元春戌时起身省亲,到丑正三刻启驾回銮,离开大观园,包括来时路途,总共不到四个时辰。其间对元春的称呼有:元春二次,贵人一次,贵妃三次,元妃五次,贾妃三十三次。贵人,是贾政隔着帘子与元春对话时说的;元春、贵妃统一于元妃;元春回家省亲,多用贾妃呼之。
书里大多用贾妃,依红楼用语风格,贾妃有假妃之疑。皇帝后宫有严格的规矩和指标限制。皇后,皇贵妃,贵妃,德妃,彩嫔,贵人,常在,答应,等级森严。元春在宫是什么级别?清廷后宫,皇后,贵妃,妃、嫔,是高级别。贵人地位在嫔之下,高于常在,答应,人数没有限制。归省这事,贵人可能还是够格的。贾琏说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工盖省亲别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这里贵人,在自己家里动土盖别院,贵妃家另起楼台,到城外选址。贾府也是在自己家造大观园。这是否皇家规矩?
元春晋爵封妃也够古怪的,想她贾元春进宫多年,就算十几岁进宫,现在也将近三十岁了。早吧封妃,联想到前番秦可卿丧事的情况,我们几乎可以确信皇上绝不是出于色,更不可能是因为爱。凤藻宫尚书、贤德妃,贵妃,元妃,贾妃,贵人元春归省,一看贾府的作派,在心里叹息奢华过费,游幸之时,又劝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元春是不是有点心虚。贤德妃宫尚书,按红楼用语风格:没准元妃只是贵人。这就是如幻如梦的《红楼梦》。
《红楼梦》表面写爱情,更是写兴衰。贾元春一头连着贾氏家族,一头连着皇家,她作为纽带,是家族的依靠,更是家族在皇宫的人质,家族因为她站上官僚阶层的金字塔尖。皇帝的女人莫不是在走钢丝。可惜,贾元春这个国公府的大小姐,政治智慧不及格,她受皇恩回家省亲,原本一次大好机会,被她接连犯错,将一手好牌打烂,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也拉上了整个家族给她陪葬。
元妃省亲,高贵奢华,但元春的表现,龙袍遮掩下步步皆错,贾府对这位需要担当政治责任的小姐,教育有缺失。小门小户的女儿犯个错很难关乎生存,元春站位不同、使命不同,她没有改错的机会。
贾府为迎接大小姐,大兴土木建造大观园,银子哗哗地淌,贾府管事操办的人一点儿不敢放松,贾赦、贾珍、贾琏平时都不干正事,这一年也不敢懈怠。元宵佳节省亲,贵妃娘娘和家族女眷们见面,悲喜交加,话未出口泪先流,哽咽半天,终于说出那么一句话来。
“当日即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
不得见人的去处,意思是皇宫纪律森严,规矩甚多,元春在宫中呆了这么多年,随行人员这么多,哪个不是虎视眈眈地有可能想当皇帝的眼线妄图告密立功。混出个名堂来。这种有损皇家声誉的话,就算是真心话,于她的修养身份,于她的地位也都不该说。除了皇上爱听的,想说什么说什么就是缺心眼。
皇帝的女人拥有最高的地位,背后的家族是皇亲国戚,皇家只能赞颂,这关乎家族的前途命运,哪怕皇宫确如监狱般窒息,也不能说。当时大批随从在侧,人到这个位置,除了内心毫无隐私。如此公然抱怨,就是授人以柄,就是闯祸。元春这么多年在皇宫,看来没有长进,还是那个随心所欲的国公府小姐。
为了迎接贵妃,贾府专门买了戏班子,元春点的戏,有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的,皇帝的女人希望得到皇帝专情。可是这就太幼稚了,皇帝娶臣下的女儿,是对大臣的控制、利用和拉拢,绝对和爱情无关。
贵妃省亲要行赏,赏赐要遵循一定标准。贾母的没得说,姊妹们和宝玉都一样,对亲侄子贾兰也比较照顾。可是元春还有一个同父异母弟弟贾环,贾府的男人不分嫡庶,待遇一样。宝玉和贾环应该完全一样。可是元春对贾环的赏赐和贾琏、贾珍一样。此事虽不大,却反映出元春心胸,这是厌恶赵姨娘母子的王夫人做派,但如此顾此失彼,就是制造家庭矛盾,太欠考虑、太不周详。
元春省亲不久,宝玉就因为结交蒋玉菡,得罪了忠顺王爷,忠顺府长史官来荣国府要人,话里话外都是威胁,一点儿也不给贵妃娘娘面子,表明贵妃娘娘根本没什么面子。没多久,宫里的太监纷纷跑来贾府借钱,到第七十二回,贾府的经济已经频临崩溃,贾琏都开始抵押老太太的私房器皿借当度难关了,夏太监买宅子说缺二百两银子,派个小太监来借钱,此前夏太监已经借了一千二百两银子,其实他已经敲诈荣国府少说几千两银子。周太监来荣国府开口就借一千两,贾琏略迟疑一下,周太监就甩脸子。这周太监和准备省亲的周贵人是不是一家?
太监们纷纷来敲诈,就是在欺负贵妃娘娘,如果元春受宠,如果元春有智慧,这些太监作为奴才,借给他们一百个胆也不敢,将贾府视为提款机,说明元春在宫里要看太监的脸色过日子,在这种情况下太监们还不宰贾府这头肥羊,那就不是他们了。
看来元春肯定是做错了什么,她在宫里的情况,咱们不知道。其实她省亲时的表现就很说明问题。元春关乎家族兴衰,就应该跳出自我,开拓生存空间,可她难堪大任,路越走越窄,反而对家族的经济危机推波助澜,她那场豪华的省亲,就是一场落人把柄的作死秀,还拉上整个家族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