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17岁羽毛球小将张志杰猝死的新闻让无数人扼腕叹息。
全国多地都处于高温模式,在高温环境下,人的生理功能会出现异常改变,如大量出汗、心血管负担加重等。尤其是35℃以上的高温天,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会明显上升,容易造成猝死。
易猝死的人,
有5个共同点!
我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下来每分钟都有3~4个人。
2020年《中国急救医学》上刊登的一项针对5516例猝死者的解剖结果显示,发生猝死的人身上往往都有一些特点。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猝死,男:女=2.63:1;有既往病史的猝死者中,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最为常见;情绪激动和劳累最容易诱发猝死:情绪激动占比25.66%,劳累占比24.53%。大部分是心源性猝死:占所有猝死的57.76%,非心源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主要包括肺梗死、支气管哮喘、急性脑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中青年更容易猝死:31-63周岁为心源性猝死高峰,高于其他年龄段,包括63岁以上。5个“找死”行为,
很多人都在做!
猝死的发生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有很大关系,在猝死的诱因中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加起来占比超过了50%,为何这么高?除此以外,还有哪些行为是在“找死”呢?
01
情绪激动
你是否经常听到打麻将、吵架猝死或是辅导作业心梗的新闻?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很大,这点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
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会释放出各种激素和神经递质,让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增加心脏的负担,心脏承受不了就会崩溃。其次,情绪激动还可能导致血管痉挛或破裂、影响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这些都会增加猝死的风险。
02
过度劳累
过劳死,这是一个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频繁被提及的话题。
过度劳累会导致猝死主要是因为它对心血管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持续超负荷工作和压力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及心肌缺氧,增加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风险。此外,长期疲劳会削弱免疫系统,使身体难以修复日常损伤,最终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或脑血管意外。
03
饮酒
喝酒伤肝大家都知道,其实酒精还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来维持其正常功能。如果心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就可能出现猝死。
此外,酒精还会影响电解质平衡,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尤其是低钾血症,这是导致酒后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量饮酒,能不喝就不喝。
04
吃得太饱
吃得过饱会导致我们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统,这会使心脏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增加心脏的负担。如果心脏本身存在病变,如冠心病等,这种额外的负担可能会诱发心脏疾病的急性发作,从而导致猝死。
再者,吃得过饱还会引起血糖的急剧波动,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
我们应该注意饮食的均衡和适量,七八分饱即可,避免暴饮暴食。
05
排便太用力
排便时过于用力腹压会升高,血压迅速上升,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
大便不畅,可以尝试使用开塞露或者食用乳果糖,预防便秘,平时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饮食结构,避免吃较为油腻性的食物,也要避免吃辛辣的食物,补充膳食纤维,促进胃肠道的消化蠕动。
4个“魔鬼时刻”,
别忽视!
猝死这种“瞬间的死亡”,是没有非常明确的预警信号的。但大部分人往往有一些小症状,只是平时没有引起注意,这正是猝死的危险所在。
具体来说,当出现以下4种情况的时候,需要立刻就医:
间歇性胸痛
胸口出现异常的疼痛感,感觉被反复挤压,同时还有濒死感、恐惧感。这些疼痛可能突然出现,也可能频繁发作,持续的时间剧烈而持久。
心悸、晕厥、憋气
猝死发生前的几个星期或1~2个月,患者会有心跳加快、心悸等不适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会有晕厥、憋气、无法呼吸的表现,这些症状与血管闭塞、血管狭窄导致脑供血不足相关。
体温居高不下
对于本身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出现异常的发烧症状很可能是大面积栓塞、出血的信号。
非典型症状
除了上述的症状外,猝死患者身上还可能有一些非典型症状,如牙痛、腹痛、后背痛、上肢疼痛等。
近期高温,大家平时一定要好好休息、好好吃饭,尤其是当身体已经发出信号,而你却选择忽略的时候,真的很容易引发更大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