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两朝诗人的政治远见

尔诗林 2024-06-02 06:14:43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有人爱拿李白这首《登金陵凤凰台》跟崔颢的《黄鹤楼》比较,甚至说李白这首诗是模仿崔颢的,没有崔颢的诗写得好。

其实这是坊间为了推高崔颢而制造的无稽之谈,笔者认为无论从律诗的规范,还是诗的立意与格局,崔颢的《黄鹤楼》根本没法跟李白的《登》诗匹敌。

严格说,崔颢《黄鹤楼》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就不符合七律颔联对仗的要求,而李白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则对仗工整。

崔颢《黄鹤楼》的立意只是通过黄鹤的传说,表达了一人一己的思乡之愁;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则站在历史的深度和家国的高度,探寻历史更迭的沧海桑田,以及自己对国家兴亡的担忧。从这点来看,两者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不是有意贬低崔颢的诗,其实笔者非常喜欢《黄鹤楼》这首诗,确实写得很美,读之朗朗上口。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李白的诗不可能是模仿崔诗的观点。

下面聊聊对《登金陵凤凰台》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理解,为此,必须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奉诏入宫,供奉翰林,一年多后便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重新过上游历生活。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游历来到范阳,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范阳,古称幽州,就是陈子昂写《登幽州台歌》的地方,后来改范阳郡,差不多在现在的北京、河北一带。

关键在于,范阳是安禄山的大本营所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正是从范阳起兵叛乱。

当时朝堂上曾有极少数几个人预见安禄山会叛乱,包括张九龄、郭子仪等,但都没有引起唐玄宗的重视。

其实,最早预见安禄山谋反的人是李白。就在这次游历范阳,亲眼目睹了安禄山的嚣张气焰,他敏锐地预见了安禄山谋反的狼子野心。

离开幽州后,李白曾写了一首诗,题为《幽州胡马客歌》,其中“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便是暗指安禄山。而“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则道出了李白对国家的担忧。

不久后,李白重游金陵(今南京)、吴越,在金陵写了这首《登金陵凤凰台》。

其中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正是表达了李白对于安禄山即将叛乱,国家危在旦夕的担忧以及自己人微言轻,无力而为的无奈。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并茂,在文学上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大家。

但是在政治上,王安石历来是一个极受争议的人物,褒之者把他捧为伟大的改革家,贬之者把他当成一个大奸大恶的阴谋家。

褒也好,贬也好,都源于他的“王安石变法”,也即发生在宋神宗熙宁初年的“熙宁变法”。

其实王安石的变法思想,早萌芽于宋仁宗时期,并在那时已形成系统的一套体系,只是当时他觉得时机没有成熟,朝廷多次召他进京为官,他却选择蛰伏地方。

对王安石改革思想影响最大的人是范仲淹,他的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却对王安石产生深刻的影响。

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只进行了一年多便宣告失败,之后他被迫离开朝廷政治中枢。1049年范仲淹任杭州知州,这时年轻的王安石正任鄞县知县。

公元1050年,王安石特地前往杭州拜谒范仲淹,亲受教导。

这一次会面,是两代改革家的一次思想碰撞,有人形容说,这次会面是范仲淹跟王安石完成改革接力棒的交接,历史上也评价王安石变法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延续。

这次会面,范仲淹高尚的人格和高远的政治理念给王安石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

就在这次会面后,王安石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登飞来峰》。

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既是对范仲淹高瞻远瞩政治理念的讴歌,也是王安石自己对于未来不畏艰险参与改革的决心体现。

0 阅读:4

尔诗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