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高手苏代:借刀杀人驱逐吕礼

狂飙经史 2023-06-03 15:59:17

在《孟尝君列传》中,司马迁记叙了苏代借刀杀人的故事,讲述了苏代借用孟尝君的能力驱逐了齐国丞相吕礼。

吕礼本来是秦国将领,因为与丞相穰侯魏冉关系不和,所以从秦国逃亡。吕礼一路逃亡到了齐国,而被齐湣王任为丞相,岂料又与苏代产生了矛盾……

秦将吕礼获罪出亡

A 十三年,向寿伐韩,取武始。左更白起攻新城。五大夫礼出亡奔魏。任鄙为汉中守。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城。——《史记·秦本纪》

B 欲诛吕礼,礼出奔齐。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史记·穰侯列传》

C 十九年,王为西帝,齐为东帝,皆复去之。吕礼来自归。齐破宋,宋王在魏,死温。任鄙卒。——《史记·秦本纪》

D 昭王十九年,秦称西帝,齐称东帝。月余,吕礼来,而齐、秦复归帝为王。魏冉复相秦,六岁而免。——《史记·穰侯列传》

从《秦本纪》、《穰侯列传》对比来锁定吕礼逃亡秦国的时间以及原因。

从AB记录来看,“欲诛吕礼,礼出奔齐。”这一事件发生时间锁定在秦昭王十三年,在齐国纪年为齐湣王三十年,即公元前294年。

“欲诛吕礼”,前面缺省主语,既然记录在《穰侯列传》,主语应该是穰侯。但是,关于魏冉意欲除掉吕礼的具体原因并未透露,所以只能推测为政见不合。

从CD记录来看,吕礼从齐国返回秦国时间锁定在秦昭王十九年,在齐国纪年为齐湣王三十六年,即公元前288年。再进一步具体,应该是齐、秦取消称帝之后,而齐国攻打宋国之前。也就是说吕礼在外逃亡了大约六年时间。

其中,C条记录中“来自归”,说明吕礼返回秦国是主动行为。

吕礼意欲为难苏代

再回到《孟尝君列传》继续往下看苏代的故事,“其后,秦亡将吕礼相齐,欲困苏代。”

从秦国逃亡的将领吕礼到了齐国被任命为丞相,想要为难苏代。而“其后”则是针对此前齐国发生一重大事件。

居数年,人或毁孟尝君于齐湣王曰:“孟尝君将为乱。”及田甲劫湣王,湣王意疑孟尝君,孟尝君乃奔。——《史记·孟尝君列传》

过了几年,有人进谗言败坏孟尝君,“孟尝君将作乱犯上。”及至田甲劫持齐湣王犯上作乱时,齐湣王心中怀疑孟尝君为幕后主使。孟尝君无奈辞相逃亡。

田甲劫持齐湣王在《六国年表》中记录在齐湣王三十年,即公元前294年。

正因为有了孟尝君田文的辞职,所以吕礼才能有机会出任丞相。不久以后,吕礼又与苏代产生了矛盾,“欲困苏代”。“困”字不是简简单单地为难,恐怕除掉苏代都有可能。但是,吕礼与苏代矛盾的具体原因仍未透露。

苏代心里十分清楚直接与吕礼冲突,一来身份不合适,二来实力不匹配,于是他又找到归隐薛邑的孟尝君。

“上书言孟尝君不作乱,请以身为盟,遂自刭宫门以明孟尝君。”——《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封邑在薛,曾派门客魏子去收租。魏子不仅没有收回租子,反而将租子以孟尝君的名义借给了当地贤能之人。

所以,当田甲劫持齐湣王事件之后,贤者不仅上书齐湣王以解释孟尝君无辜,甚至不惜自杀以证清白。齐湣王派人审问而查无实据,打算重新召回孟尝君。

田文听从苏代谋划

如果齐湣王重新任用孟尝君,那么吕礼的权势地位必然不稳。所以,“吕礼嫉害于孟尝君”,可想而知吕礼对孟尝君不仅仅是嫉妒,而谋害之意恐怕也有所谋画了。

代乃谓孟尝君曰:“周最于齐,至厚也,而齐王逐之,而听亲弗相吕礼者,欲取秦也。齐、秦合,则亲弗与吕礼重矣。有用,齐、秦必轻君。君不如急北兵,趋赵以和秦、魏,收周最以厚行,且反(通‘返’,挽回。)齐王之信,又禁天下之变。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史记·孟尝君列传》

苏代对孟尝君说,“周最对齐国最忠诚,可齐湣王却驱逐他,而听信了亲弗的话任用吕礼为相,无非是想与秦国搞好关系。齐秦一旦联合,亲弗和吕礼就必定被重用。他们如果掌权,您就会被秦国齐国轻视。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苏代建议孟尝君应迅速挥兵北上,进攻赵国,以此与秦、魏和好。同时向齐王提议,召回周最。既可以显示自己厚道,又可以挽回齐王信誉,还能够制止局势发生变化。

齐国不与秦国相联合,那么各诸侯国都会归向齐国,亲弗之流就无立足之地。到那时,齐湣王治理齐国还要依靠孟尝君您一个人了。

齐湣王召回孟尝君时,“孟尝君因谢病,归老于薛”。但是,当孟尝君听到苏代的分析,似乎有所醒悟,“于是孟尝君从其计”——孟尝君听后便采纳了苏代的建议。

田文联手穰侯魏冉

“孟尝君惧,乃遗秦相穰侯魏冉书”,孟尝君害怕吕礼对自己不利,于是就给秦相穰侯魏冉写了一封信。

“吾闻秦欲以吕礼收齐。齐,天下之强国也,子必轻矣。齐、秦相取以临三晋,吕礼必并相矣,是子通齐以重吕礼也。若齐免于天下之兵,其仇子必深矣。子不如劝秦王伐齐。齐破,吾请以所得封子。齐破,秦畏晋之强,秦必重子以取晋。晋国弊于齐耳畏秦,晋必重子以取秦。是子破齐以为功,挟晋以为重。是子破齐定封,秦、晋交重子。若齐不破,吕礼复用,子必大穷。”——《史记·孟尝君列传》

“我听说秦国打算让吕礼来联合齐国。齐国乃是天下的强大国家,齐、秦联合成功吕礼将要得势,您必会被秦王轻视了。

如果秦、齐结盟来对付韩、赵、魏三国,那么吕礼必将为秦、齐两国丞相了,这是您结交齐国反而使吕礼的地位显重啊。

再说,即使齐国免于诸侯国攻击的兵祸,齐国还是会深深地仇恨您。您不如劝说秦王攻打齐国。齐国被攻破,我会设法请求秦王把所得的齐国土地封给您。齐国被攻破,秦国会害怕魏国强大起来,秦王必定重用您去结交魏国。魏国败于齐国又害怕秦国,必然推重您以便结交秦国。

如此,您既能够凭攻破齐国建立自己的功劳,挟持魏国提高的地位;又可以攻破齐国得到封邑,使秦、魏两国同时敬重您。如果齐国不被攻破,吕礼再被任用,您将陷于极端的困境中。”

吕礼离齐重返秦国

对于孟尝君给魏冉的这封信,其内容简单来说,孟尝君把苏代给他分析的影响移植到了穰侯身上。而仅仅是一封书信便让穰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让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相位受影响,更不愿意被秦王轻视了,而且也愿意得到打下来的封地。

“于是穰侯言于秦昭王伐齐,而吕礼亡”,于是魏冉听从孟尝君的建议,劝说秦昭王攻打齐国,吕礼便逃离了齐国。

从《田敬仲完世家》来看,秦国并未攻打齐国,在齐湣王二十九年到三十六年司马迁并无任何相关记录。而《秦本纪》中,从秦昭王十三年吕礼出亡,到秦昭王十九年吕礼来自归,也没有伐齐记录。

但是,《秦本纪》中秦昭王十六年,“封公子市宛,公子悝邓,魏冉陶(为今山东曹县定陶),为诸侯”。魏冉又成为穰侯,其封邑本应在穰(今河南邓县),此次竟跑到了秦国辖区之外。

“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穰侯”(《穰侯列传》),时间承接上文应为秦昭王十六年。十四年吕礼出奔,魏冉举荐白起为将;十五年,客卿寿烛代替魏冉相职。

魏冉封邑为穰,陶是秦昭王为其追加的封邑。那么,陶邑是否为孟尝君给魏冉请封所得?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不太像,毕竟事过三年后,吕礼才从齐国返回。而参照上文所说,大概率为举荐白起为将有功,所以才增加的封邑。从《白起列传》来看,白起被举荐后三年为秦国攻城略地立功无数。

关于“吕礼出奔”究竟是矛盾,还是阴谋呢?

大概是后者,分析有以下几个证据:

其一,孟尝君给魏冉信中所说,“以吕礼收齐”,这说明吕礼是带着任务负罪外逃;

其二,吕礼在齐国作内奸任务失败,主动回到了秦国,如果与魏冉有仇怎么可能主动跑回去送死;

其三,在苏秦、张仪的故事中,也曾经假装获罪而逃亡它国任相,从而制定了倾向于本国的政策,吕礼大概效仿了苏秦、张仪;

其四,“十九年,王为西帝,齐为东帝,皆复去之。吕礼来自归。齐破宋”,从《秦本纪》判断吕礼返回秦国,应是齐国取消称帝后。齐国取消称帝意味着齐秦关系破裂,所以吕礼才不得已回归秦国。而齐秦关系破裂直接原因是苏代劝说齐湣王取消称帝。

0 阅读:0

狂飙经史

简介:历史精彩等你来观看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