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赏释:生脉散

皇铭安康 2023-02-15 12:10:03

生脉散

人参 麦门冬各五分(各9g)五味子七粒(6g)

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1剂煎3次,1天服完。

【原方证治】

上方功擅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医学启源》卷下谓:“补肺中元气不足。”

【制方背景】

1.承理学之风,开创方药共荣新局面

生脉散首载于《医学启源》卷下麦门冬条下。《医学启源》谓麦门冬“气寒,味微苦甘,治肺中伏火,脉气欲绝。加五味子、人参二味,为生脉散,补肺中元气不足,须用之。”[1]在唐宋以前,中医界以方书居多,如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即为其代表。而在宋代以前,虽有一批有影响的本草著作,但多为大部头的官修本草,且数量不多。

金元以后,本草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并在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影响的本草学著作。这与金元医家特别是以张元素为代表的易水学派医家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受宋明理学“格物致知”思潮的影响,张元素等金元医家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他们在宋人基础上,以药物形、色、气、味、体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并首倡升降浮沉、归经等学说。金元医家在理论上各立门户的同时,也创立了许多新方来支持其理论。药理学说的进展为其创制新方提供了武器,甚至可以说,许多新方就是医理和药理结合的产物,生脉散即为其中的代表之一。至此中医药学的发展也进入了方药共荣时代。

2.脏腑辨证用药,指导临证遣方

张元素在《内经》、《金匮要略》以及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证实践总结出脏腑辨证用药规律。《医学启源》中生脉散乃用于“补肺中元气不足”。张元素在《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中在肺病辨治中指出:肺“气虚用补”,下分三法:“补母”(“土为金母,补脾胃,正以益肺气”,“补母是补肺中之气”);“润燥”(“润燥是补肺中之阴,金为火刑则燥,润燥不外泻火······泻虚火则用甘寒”);“敛肺”(“久咳伤肺,其气散漫,或收而补之,或敛而降之”。生脉散中人参“补母”,麦冬“润燥”,五味子“敛肺”,正合张元素补肺气虚所列三法。由此亦可证实,张元素所倡导的脏腑辨证用药模式,对指导临床遣方论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3.依据五味五脏关系,倡导脏气法时补泻

《素问·脏气法时论》已有关于五味与五脏的关系的论述。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列“脏气法时补泻法”专篇,倡导五脏五味补泻理论,为《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五脏的欲、补、泻均一一补充了药物。这既是张氏对《内经》原文的发挥与补充,又是其独到用药经验的总结。

《医学启源》谓:“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五味子。”说明生脉散中的五味子因其酸涩之性,具有滋补肺的气阴之功。而“肺气宜聚不宜散”,因肺为娇脏,不忍峻攻,尤其是体质素虚,肺气不足的患者,在治病的同时应注重勿伤肺气,固护阴液。

《医学启源》所提到的“肺、大肠:味酸补······气凉补”亦证实该理论的正确性。由此说明,五脏五味补泻理论不仅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还是对《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的补充,同时对指导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生脉散亦是该学术思想的体现。

【制方要旨】

生脉散为益气养阴法的代表方。清代医家王子接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谓:“凡曰散者,留药于胃,徐行其性也。脉者,主于心,而发原于肺。然脉中之气,所赖以生者,尤必资藉于肾阴。故《内经》言: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也。麦冬清肺经治节之司,五味收先天癸水之原,人参引领麦冬、五味都气于三焦,归于肺而朝百脉,犹天之云雾清,白露降,故日生脉。”

方中人参甘温,“甘温,气薄味厚,阳中微阴。能补肺中元气”,“补肺气以生阴”,功能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微苦寒,清心润肺”,功能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五味俱备,酸咸为多。敛肺补肾,益气生津·····强阴退热,敛汗止呕,宁嗽定喘,除渴止泻”,功能敛肺止汗,生津止渴,既可固气阴之外泄,又能复气阴之损耗,与参、麦相辅相成,为佐药。

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效。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诚如《医方集解》所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对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之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之功,亦可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

本方配伍特点为:补、润、敛并用,酸、甘、温、寒同施。

本方乃补敛合法,故宜于气阴两虚,纯虚无实之证。使用本方应注意:若温病气阴虽伤,但余热未清,或久咳肺虚,仍有痰热者,均非所宜。

1 阅读:36

皇铭安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