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在黄大将手下打仗,嫌黄过于保守半途而走,后来后悔了吗

有历史深度普及 2024-08-03 01:04:23

十位开国大将,个个都有绝活。黄克诚大将同样如此,不过大众熟知的是他富有战略眼光,敢越级向中央提建议,等等。

其实黄大将还有一个隐蔽性比较强的绝活,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只有结合着1955年大授衔才能看得出来。

1955年授衔,共有55位上将,57年补授王建安、李聚奎两位为上将。黄克诚大将直接领导过并培养过的上将,计有刘震上将、洪学智上将、韩先楚上将三位。试问,除了粟裕大将之外,还有哪位大将级别的人物,能有这样彪悍的成绩?

一、盖不住的本事

黄克诚这个绝活是什么?我们不卖关子:培养人才。说起来似乎平平无奇,只有随着时间推移,才能看出其强大之处。

这个绝活挺挑地方,高度依赖于黄克诚所处的位置,只有他当上一把手才能体现得出来。

所以我们看红军时期的黄克诚,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稳稳地隐身于彭总的光环之下。

无论行军打仗,还是拉队伍、用人才,都轮不到黄克诚说话。其实还不止轮不到说话,黄克诚是个理性的人,既敢于拼死血战,也锐于理性分析情况,在红军早期大家普遍比较鲁莽、普遍喜欢打冲动仗的形势下,经常积极建言不要硬拼,遭到一些头脑发热的上级的质疑,黄克诚多次被批评消极作战,长征中一度被降职为营政委(红军早期,营一度也设政委,长征结束后整编,才改为营教导员)。

有意思的是,1935年9月中央红军到达甘南进行整编时,组织上给黄克诚安排了一个令他出乎意料的职务:红三军第二纵队政治部军事裁判所所长。负责审理政治路线上有问题的干部。

这个人事安排,反映了一些规律,也一定程度上诱发了黄克诚在识人用人、培养人才方面的过人之能。

反映了什么规律?长征极其危险,时刻面临生存危机,因此每一个岗位上安排的干部,都必须最符合岗位所需,军事主官必须能征善战,政治主官必须善于团结凝聚军心士气,以此类推,哪个干部都不能浪费。组织在任命干部之时,基本都是从干部自身特点出发,基于群众对某位干部的共同认知。

大家对黄克诚的共同认知,就是头脑清醒,善于分辨是非,能准确地观察人、观察事。

这个宝贵的特质,是后来黄克诚能一直稳坐一方、担当某一时某一地某一部队一号人物根本优势。

没过多久,黄克诚就大幅跨越,担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长(同时兼红一方面军同职)。

组织部长意味着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吧。

当然有些懂行的朋友可能会意识到,军队的组织部长和地方党委组织部长并不一样,只管党的建设,不管干部任免。多说一句,党建工作是管大局、看全局的,视野广度、思维高度都要求更高。

这一职务,是对黄克诚能力特质的最大认可。在组织部长位置上没做多久,在形势影响和天分使然之下,黄克诚就得到了主政一方的机会,从此开启了一段长达十八年的传奇绝活。

二、上将刘震谁培养?

平型关大捷后,黄克诚由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调任115师344旅政委。

这一任命的背景论者多矣,黄克诚调研发现,红军改编之后按国民党方面的约定,部队不设政委。虽然只是名义上不设,实际上还以副师长(旅、团同)履行政委职能,但那时红军将士文化水平较低,并不能深入领会意图,以为党指挥枪的制度变了,引发一定思想混乱和组织混乱问题。

党中央一经黄克诚提醒,迅速恢复了政治委员、政治机关制。黄克诚也被派到一线当政委去了。

刘震上将就与黄克诚在此时结缘。

评说黄克诚大将与三位上将的关系,不能强拉硬拽,把一面之缘上升为成就之恩。

几个关键指标:

1.有直接上下级的领导关系,并且共同经历过战斗。

2.提供个人成长进步方面的重要指导和帮助。

3.提供很好的平台。

掌握了这些评价方法,我们才能更好理清黄克诚与几位上将的关系。

刘震上将是红十五军团出身,全面抗战爆发至全国解放之间是刘震上将建国立业的主要时期。

其军事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六八八团政委时期,此时为徐海东指挥。不是很顺,总打硬仗消耗仗,团长陈锦绣战死。刘震无甚高光表现。

2.独立团团长至三四四旅旅长时期,此时为黄克诚指挥,当时徐海东回延安长期病休,新任代旅长杨得志地位逊于黄克诚,黄是344旅及后来八路军第二纵队一号人物。

黄克诚给予刘震极大信任,让他从政工干部转型为军事主官,并逐步把344旅交给他,八路军的旅长是非常了不得的资历,一定程度上讲是跻身开国上将的重要一环。

这一期间,刘震部是黄克诚第二纵队麾下头等主力,第二纵队南下与新四军彭雪枫第六支队会合后,根据中央精神,黄克诚大公无私地把刘震旅与彭的张爱萍总队旅对调,以加强豫皖苏新四军部队的实力。这就是著名的九十对调,刘震旅后来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十师,张爱萍部后来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九旅。

为啥对调,九旅是地方游杂武装发展起来的,装备差,人少。

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刘震之前在344旅节节攀升,地位越来越重要。离开黄克诚指挥后,基本没有实现太大发展。这一方面是十旅地方化,主要是发展根据地,没怎么打大仗。但另一方面也是乏人指点和引导。黄克诚率第三师的主要任务也是发展根据地,三师的成绩有目共睹,打仗或许不如粟裕和罗炳辉(二师)亮眼,但三师实力跃居新四军第一流,这是人所共知的的。

3.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挺进东北前夕,十旅回归黄克诚三师麾下,一同北进。这不知是黄克诚建议,还是刘震请求,正所谓风云际会,各得其宜。

刘震一回三师即有提升,升为三师第一副师长,成为黄克诚在军事指挥方面的主要助手。

黄克诚不仅人尽其才,还非常注意保护积极性。到东北后,101立即要把李天佑派到三师当第一副师长,刘震排名稍靠后一些,当第二副师长。

黄克诚非常生气,当即找到林氏,强硬怼回这一任命,说要么让李天佑同志来当三师师长,我专任政委,反正我指挥打仗不行。要么就不要让李天佑同志来。

一番斗争,东总收回成命,中央也没有批准,刘震得以继续做第一副师长。

后来三师大部分部队改编为东野二纵,刘震顺理成章地成为二纵司令员,而且是资历最老、战斗力最强悍的司令员,与李天佑旗鼓相当,并肩成为上将。

黄克诚之于刘震,倚重其军事才能,高度尊重,不搞PUA,同时还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在这样的领导麾下,想不崛起都难。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这一条经验现在仍值得很多领导干部借鉴。很有一些人,虽然也注重培养帮带部下,往往带着目的非要追求从精神到现实进行全方位控制,逢人必称这是我的人。其实这样对团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三、洪学智的成功转型

“六星上将”洪学智,若按红四方面军一众将领的一般发展路径,原本大概是程世才、郑维山甚至倪志亮那个级别的发展成就。

什么叫一般发展路径呢?即艰难地结束长征,进入抗大学习,随后分配到全国各大战略区,开枝散叶,自由生长,无人指路。重点是无人指路。

像许世友、王建安两位的,那是军事天赋过硬,红四时代就是军级干部,资历不差,故在山东也能扎下根长成参天大树。

王宏坤、王新亭二位也有过论述,遇到刘邓和徐帅这样的贵人,给平台给机会,关键时刻立大功露大脸。

程世才、郑维山二位才华横溢,王必成、陶勇同系虎将,但或是运气差了些,或是资历不够,个人性格方面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多数红四将领都止步于中将,很难走到上将这个境界。洪学智大约就是这个段位的,能说他指挥作战必定强于程郑王陶吗?不见得。能说他情商远远高于前述四位吗,恐怕也不见得。

洪学智在抗战初期甚至连郑、程二位都不如,郑维山程世才好歹也在前线指挥作战,洪学智自1936年11月进入红大(后合并改编为抗大)学习,直到百团大战时期,还在学校……

若无奇遇,无法前线指挥部队,新中国大授衔能走到什么境界就很难说了。

万幸的是,洪学智来到新四军并遇到了黄克诚。

黄克诚是高度近视,人送绰号黄瞎子。但这位瞎子在识人用人方面,却是眼光犀利,看人从不会错。

洪学智一到三师,就被黄克诚任命为代理参谋长。黄克诚怕洪学智不安其位,推诚以戴地说:“先代理参谋长,正式任命很快就到。”没过多久果然言出诺践,黄克诚向新四军军部要来了洪学智的参谋长命令。

为啥把这么重要的位置给洪学智呢?人家是有观察的。

洪学智来到新四军后先在盐阜军区干了一年有余,那时要兵无兵,要枪无枪,要根据无根据地,洪学智带着抗大分校一帮半是学员半是干部的力量,硬是慢慢把根据地弄起来,队伍也日渐成长。

这意味着什么呢?

1.洪学智有定力,能在敌伪混杂的环境里站出脚,不慌,这是大将之风,素为黄克诚所好。

2.有一定政治才能,不仅会打仗,还能管杂事。这种人最适合干什么?独当一面。

3.参谋能力。抗大学习数年,具备一定军事科学素养。

黄克诚正八方,而且在新四军三师这样的部队里,洪学智又是最紧俏、专业最对口的人才。

洪学智完成了一步十分关键的跨越,从此步入一线作战部队指挥序列。

到东北后,黄克诚向中央建议,任命洪学智为第三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同时把李天佑来当副师长之令顶回去,让洪学智在级别上再进一步。

当时东北机会多,各条战线上都需要人,洪学智迅速被任命为铁道司令,专门负责疏通北宁线。

续后又在刚刚建立起来的西满军区担任副司令,西满部队主要是新四军三师。

四平保卫战失败后,黄克诚又积极主动地把洪学智推出去,到北满当黑龙江军区司令,主抓大后方剿匪。

剿匪任务说不上多难,但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干完,其特点一在于琐碎、繁杂,土匪好打不好找,对军事主官的耐性和定力考验极大,不用说,这都是洪学智的强项。二在于剿匪要和土改一并推进,否则剿一批又一批,抓不住农村、抓不住民心,一切都是治标不治本。

洪学智这项任务完成的极好。

再后来,就是东北民主联军大整编,新四军三师是仅次于山东八路军部队的大股力量,整编出两个主力纵队,刘震在二纵,洪学智在六纵。六纵只有一个七旅是老三师部队,其他都是山东部队。这都难不住洪学智,在黄克诚那里数年,统合人心、整顿部队,那还不是手拿把攥之事。

刘、洪二位军旅之路,黄老之作用有多大不言而喻。

至于张爱萍、韩先楚二位上将,也都与黄老有不少交集,不准备多说,约略点一下题。

张爱萍上将也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和独特军事作风的高人,气场极其强大,又能指挥,还具备高超的军事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和一定领域,甚至可以和黄老分庭抗礼,他因伤缺席几乎全部解放战争,归来后仍能迅速回归部队一线,55年毫无争议地荣授上将,这是他个人能力所致,与黄老可能并没有太大关系。

至于韩先楚上将,坊间多有传言,韩先楚在黄克诚麾下已经做到旅长,抗战时中道而回,似乎是黄老不合。这倒也不用过分揣测,黄、韩二位都是个性极强之人,二人军事风格迥然而异。黄老自述偏于持重谨慎,从不打不保险、没把握的仗。韩上将则是出了名的旋风将军,敢打险仗恶仗,敢于出奇制胜,有一些粟大将的影子。舌头和牙齿还有打架的时候,这二位风格差别这么大,工作理念不合那是情理之中。

不管韩上将离开一线回延安是何原因,可以肯定地说,韩上将进步速度因此打了折扣,若是一直跟着黄老南下,以他的军事天才,至少能和刘、洪二位平起平坐。55年授上将主要是靠逆天的才华,在朝鲜战场强行超车,硬生生挤进上将队伍。

黄克诚大将一生耿介,从来都是把强硬一面示于世人。而在培养人才方面,他一肚子绝活从来没有公开拿出来讲过,为什么一直藏着掖着呢?黄老是大公无私之人,不搞自己的小帮派,不搞植党营私,不说出来,对人对己都是好事。

世人也不怎么关注这一点,直到1955年大授衔,区区一个新四军三师系统,竟然走出三位上将,称黄老育人之术为绝活,恐不为过也。

1 阅读:49

有历史深度普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