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毛主席会见蒙哥马利:我有5种死法,随时准备灭亡

学林看历史 2023-06-10 22:54:05

1961年9月24日,湖北武汉,东湖宾馆。

这座专供中央领导人下榻的宾馆,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

一位是毛泽东主席,一位是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二战风云人物,以性格执拗著称,原本跟中国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蒙哥马利却先后于1960年、1961年两度访问中国,与毛主席深入交谈,被我国官方评为“英国杰出的军事家、中国人民的朋友”。

毛主席和蒙哥马利谈了很多话题,当被问及继承人问题时,毛主席却突然主动谈到了死亡问题,他乐观地说:“我有5种死法,随时准备灭亡。”

蒙哥马利猛然一惊,他比毛主席大6岁,还从没想过死亡的问题,毛泽东为什么突然讲到死亡?即便在西方,死亡还是一个颇为忌讳的话题。

毛主席表情淡然,掰着手指头讲了自己可能的5种死法,还说:“这5种死法,我都已准备了”,甚至安排了自己的后事说:“人死后最好火葬,把骨灰丢在海里去喂鱼。”

毛主席讲的5种死法,究竟是哪5种?他最后去世的原因又是如何呢?今天,狄飞惊就给大家讲一讲毛主席的生死观,回顾伟人一生中那些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毛主席讲到的第1种死法,是“被敌人开枪打死”

毛主席革命了一辈子,最推崇武装斗争。武装斗争就要打仗,打仗就难免伤亡。可是毛主席有一个特点,不喜欢佩枪,也不喜欢摸枪。毛主席一生指挥过数百万大军,打了无数次战役战斗,但是他自己拿枪战斗的场合却屈指可数。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正在读书的毛主席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起义新军,被编入第25混成协第50标第1营左队,当了一名新兵。当兵期间,毛主席在训练时却配过枪、摸过枪、打过枪,只是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斗。此后,哪怕是组织发动秋收起义,毛主席也没有持枪战斗过。

毛主席虽然不配枪,但是子弹却不长眼睛,不可能绕着他走,且不提新中国成立后,就在他第一次领导武装起义的时候,就经历了一次真正的生死考验。

1927年9月,毛主席作为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奔走于萍乡和铜鼓之间,准备到位于铜鼓的第三团驻地领导起义。9月8日,毛主席途经浏阳张家坊时,不幸被当地团防局的清乡队抓住,几名清乡队队员奉命把毛主席押到民团总部去处死。

半路上,毛主席从一个同志那里借了几十块大洋,贿赂了一名押送自己的士兵,乘机逃跑,但是敌人很快就发现了,从后面一边追一边开枪。毛主席手无寸铁,子弹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他躲到一个水塘周围的草丛里,差一点就被敌人发现,最终捡了一条性命。

1930年12月29日夜,红军叛徒派出刺客暗杀毛主席。刺客借机靠近毫无防备的毛主席,就在他扣动扳机的一刹那,毛主席的警卫员细伢子发现异常,一下子扑倒了刺客,刺客在慌乱中举枪杀害了细伢子,即将射击毛主席时,被闻声赶来的哨兵击毙。

1934年9月,一个富农因土地改革对毛主席怀恨在心,拿着一支火枪埋伏在毛主席外出必经之路的竹林里,当毛主席在此经过时,他扣动了扳机,谁知这一枪竟然瞎了火,毛主席再一次与死亡擦身而过,事后,他还幽默地说,“子弹与我毛泽东无缘”。

上述3次历险只是毛主席遇险生涯的缩影。事实上,从秋收起义开始,毛主席就和“危险”两个字结了缘,从井冈山的斗争到万里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转战陕北,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面临过很多次敌人或明或暗的死亡威胁,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幸运的是,冥冥中似乎有一种力量在保护着毛主席,他虽然多次九死一生,却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或许正因为如此,毛主席认为自己最可能的“死法”就是“被敌人开枪打死”,因为他一生确实多次遭遇过此类危险。

毛主席讲到的第2种死法,是“坐飞机摔死”

毛主席一生走遍千山万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他走的范围更广,几乎踏遍了中国国的每一片土地。有意思的是,毛主席出行极少选择最快的飞机,而是喜欢乘坐列车,就连唯一一次出国访问塑料,都是乘坐火车,穿越了数千公里的西伯利亚。

毛主席为何不愿坐飞机?对于其中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有道理的,那就是坐飞机不安全。当时的飞机还不像现在这么安全,一旦出现故障或者遇到极端天气,很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名将叶挺就是因空难牺牲的。以毛主席的地位而言,乘坐飞机的危险系数太大,不但毛主席本人不愿意乘坐,中央也不希望他经常乘坐。

但是出于工作需要,毛主席有时还要坐飞机的,比如1945年重庆谈判时,他就是乘坐飞机从延安往返重庆的,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乘坐飞机时也确实遭遇过险情,甚至一度十分危险。

1956年6月4日下午,毛主席乘坐专机从广州飞回北京。一路之上,天气晴朗,但是当飞机飞抵河北衡水上空时,突然遇到大面的积雷雨云。这种云团对飞行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甚至致命的。为毛主席的安全起见,机长决定绕过云团,改向沧州飞行,再由沧州转向正北,经天津飞往北京。

但是在绕道过程中,飞机难免还是受到了强大的雷电干扰,飞机出现严重的颠簸,机上无线电设备突然失灵,导致飞机与地面塔台完全失去联系,地面的人们急得团团转,万一飞机出现故障,那可就是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

整整40分钟后,飞机终于传回信号,地面才确认毛主席是安全的。

这次历险过程中,不管地面还是机组都高度紧张,反倒是毛主席表现十分淡定,悠然自得地读书,彷佛一切都与他无关。不过,我相信毛主席对这次经历应该是印象深刻,所以在分析自己的“5种死法”时,才会专门提到“坐飞机摔死。”

毛主席讲到的第3种死法,是“坐火车翻车翻死”

如前所述,毛主席出行选择最多的是坐火车。

相比汽车、飞机,火车应该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了,即便现在也是如此。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最安全不代表绝对的安全,火车也存在脱轨翻车的可能,一旦出现事故,后果同样不堪设想,更何况敌人还把暗杀毛主席的目光盯住了他的专列。

1949年12月,毛主席乘坐专列访问苏联。敌特得知这一消息,竟然准备在火车经过的轨道上安装炸弹,妄图重演“皇姑屯事件”,炸毁专列。尽管公安保卫部门在专列沿线进行了严密监控搜索,但仍然遇到了险情。

列车刚出北京不久,警卫人员就在专列即将经过的铁轨中间发现一颗手榴弹。所幸虚惊一场,这是一枚锈迹斑斑的旧弹,已不可能再爆炸,应该不是敌人安置的。随后,公安又对铁路沿线进行了一番紧急排查,居然在专列途径的一处大桥桥墩上发现一个敌人安装的炸药包,立即进行了排除。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公安部门最新查获的情报显示,敌特头子毛人凤制订了一个周密的暗杀计划,准备在距哈尔滨市10多个小时车程的大兴安岭隧道里安置烈性炸弹,企图炸毁列车,而毛主席的专列很快就要抵达。

公安部队立即派重兵检查,并展开24小时不间断巡逻,果然发现了两名安装炸药的敌特人员。敌人发现行迹败露,准备点燃炸药,被公安战士当场击毙。几个小时后,毛主席的专列安全驶过隧道。如果不是发现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实际上,毛主席的专列每次出行,公安部队都要对沿线进行严密检查监控,发现的安全隐患和敌人炸毁专列的阴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尽管如此,这些险情也阻挡不了毛主席乘坐专列外出视察的选择。对于死亡,毛主席早已置之度外。

毛主席讲到的第4种死法,是“游泳时淹死”

毛主席有很多爱好,但若要讲最喜欢最擅长的,莫过于游泳。毛主席在韶山冲上屋场的老宅前就有一处池塘,根据毛主席的回忆,他小时就喜欢在塘里游泳,练出了一身好泳技。后来,毛主席走出韶山,走向湖南,走向全国,眼界宽了,开始在大江大河里游泳。

湘江、长江、珠江、钱塘江、庐林湖、韶山青年水库,北戴河、青岛的大海……除了没有过下黄河,毛主席到过的江河湖海,都游了一遍。而毛主席游泳次数最多的莫过于长江。据统计,毛主席一生曾18次畅游长江,最后一次游长江是1966年73岁高龄时。

毛主席尤其喜爱到大风大浪中去游泳,他的诗词留下了不少关于游泳的记录。比如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再比如《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都是毛主席搏击风浪的生动写照。

毛主席之所以喜爱游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如同他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二是可以放松身心,磨砺意志,如同他自己讲的“风浪越大越好,这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一个人战胜困难的勇气。”

对于毛主席的这一爱好,蒙哥马利是有真实体会的。因为就在武汉期间,毛主席邀请蒙哥马利游览长江,观看他在长江游泳,并且亲自手书《水调歌头·游泳》送给了蒙哥马利,成为蒙哥马利毕生珍藏。

但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下水多了,确实会增加溺水的概率。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游泳的风险会增加。从这个角度而言,毛主席说自己的第4种死法是“游泳时淹死”,看似开玩笑,其实也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

不过,即便是在晚年游泳,在大江大河大海中搏击风浪,毛主席也没有出过任何意外,一是因为毛主席的泳技太过高超,二是因为他老人家游泳时,都有警卫战士在附近陪泳保护。所以,毛主席自嘲“游泳时淹死”这种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毛主席讲到的第5种死法,是“生病被细菌杀死”

“生病被细菌杀死”就是病逝。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自然规律。身为马列主义者,毛主席当然明白“人固有一死”,而生病是最常见的因素,恐怕自己也无法免俗。后来,毛主席果然是因病去世,摧毁他身体健康的正是肺部细菌感染。

毛主席经历了数十年的革命斗争,什么困难挫折都遇到过,但是由于他注重锻炼保健,修身养性,身体一直很健康,六十岁以前很少生病。从60年代后期开始,肺炎、失眠、便秘……多种疾病开始找上老年的毛主席,毛主席靠安眠药助眠已经成为常态乃至依赖。

从1970年开始,毛主席的健康状况更是急转直下,肺炎复发而且感染严重,一度出现昏迷。尽管保健组进行了精心诊治,但未能根治肺炎,反而又新添了老年白内障、右侧运动神经麻痹、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中国人忌讳谈死亡,尤其是老年人。毛主席在会见蒙哥马利时自己主动提出“5种死法”,并且强调“5种死法,我都已准备了”,并不是在开玩笑,而是严肃认真的,充分彰显出他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此,毛主席甚至还安排了自己的后事,对蒙哥马利说:“人死后最好火葬,把骨灰丢在海里去喂鱼。”

事实上,毛主席关于“死后火葬”的说法,也是非常严肃认真的。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就在考虑酝酿在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带头实行一种节俭的丧葬方式。1954年,毛主席视察杭州,看到西湖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坟墓,很忧虑地说:“死人与活人争地不好。”

195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一份《倡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被呈报到毛主席跟前,毛主席看后十分满意,连声说好,并且第一个倡议书上写下了“毛泽东”3个大字。在毛主席的率先垂范下,朱德、彭德怀、康生、刘少奇、周恩来、彭真、董必武、邓小平等136人先后在火葬倡议书上签字。

也就是说,早在1956年4月,毛主席就带头倡导火葬了。由此可见,毛主席在1961年对蒙哥马利说“自己死后最好火葬”,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白纸黑字,早有承诺,而且在此之后,毛主席也不止一次讲过自己死后要火葬,骨灰撒入江河湖海喂鱼。

1963年12月,罗荣桓元帅病逝后,毛主席感慨至深,跟自己的保健医生吴旭君长谈了一次生死观。他讲到:“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

通过这段话,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毛主席作为一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于死亡的看法,非常淡定,毫无畏惧。

蒙哥马利毕竟是英国人,信上帝不信马列,对于毛主席分析“自己的5种死法”以及“火化后骨灰撒入海里喂鱼”的说法,他还不能完全理解,却很敬佩。

谈完自己的生死观,毛主席突然问蒙哥马利:“元帅今年多大岁数?”

“74岁。”蒙哥马利比毛主席大6岁。

“哦,过了73岁了,咱们都老喽。”毛主席颇为感慨:“中国有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如果闯过了这两个年头,就可以活到100岁。”

蒙哥马利一脸迷惑不解。

毛主席笑着解释说:“我们说的阎王,就是你们说的上帝。我今年68岁,只有一个五年计划,到时候我就去见我的上帝了。我的上帝是马克思。”毛主席的意思很清楚,是说自己只能活到73岁,恐怕活不到84岁。

蒙哥马利这才明白,赶紧安慰说:“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访问,我感到中国人民需要你,你不能离他们而去,你至少应该活到84岁。”

毛主席闻言哈哈一笑,说:“不行!我有很多事情要同马克思讨论,在这里再呆4年已经足够了!”

蒙哥马利也笑了:“要是我知道马克思在哪里,我要告诉他,中国人民需要你,你不能到他那里去。我得同他谈谈这个问题!”

然而,自然规律不会为任何人改变。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寿命不像他自己预测的那么短,而是更接近蒙哥马利的期望。1976年9月日零时10分,毛主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3岁,中国人民失去了他们最伟大的领袖。

最终,这位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还是被细菌打败了。

0 阅读:18

学林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