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哥釉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瓶恬淡隽秀

单眼皮小妞 2024-03-27 03:05:15

哥釉瓷又称哥瓷、哥窑瓷,南宋龙泉青瓷窑系中一些技术力量很强的作坊,受官窑工艺的影响,生产出的一种釉面满布碎片纹的青瓷。瓷器釉层开裂片纹,是由于胎体原料受热时膨胀系数大于釉层的膨胀系数,在瓷器烧成后冷却时,胎体将表面玻璃釉层拉碎,即为百圾碎。由于胎釉密合极佳,釉层不剥落,也不划手,除了出现奇特自然的片纹,没有任何有碍使用之感。宋代龙泉窑的工匠人为控制胎釉成分作出这种奇特片纹的瓷器,为宋代瓷器艺术的百花园增添了光彩。

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窑病,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控制并强调开片,造成了一种缺陷美,从而打破了单釉瓷的均衡与单调,令历史文人骚客大加赞赏。由于历史上的哥窑窑址至今尚未找到,加之它的年代确实存疑,因而,成为目前学术界的一大悬案。瓷器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灿烂了中国的历史。

规格;瓶口直徑6公分,瓶寬16公分,瓶底直徑6公分

釉里红(underglazered)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1300℃还原焰烧成。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釉里红,这种稀少的瓷器品种开始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销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而且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

规格;瓶口直徑6公分,瓶寬16公分,瓶底直徑6公分

本品釉质坚致细腻,釉色肥腴莹润,古雅隽美,色古而宝光内蕴,质朴而莹润凝厚,深得宋人雅韵,魅力非凡,釉汁滋润古朴,匠心之巧、技艺之高、气韵之卓,尽览无遗,哥釉之釉犹如隐含酥光宝晕一般,所采用的绘法并不以细腻工整取胜,而是竭力突出一种古朴而稚拙的意象,温润莹澈,纹理清晰均匀,自然交错,釉里红一色妍丽而不炫,恰如其分,含蓄之美宛如美人初醉,苍妍深沉之色,相互辉映,实乃妙哉,其釉里红纹饰采用线描法绘就,不加点染,纯以繁密、清晰的线条取胜,更见画笔之清丽,于浑厚古朴中见恬淡隽秀,其形制之美感也达至臻之境界。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造和使用了陶器,瓷器则更是我们中国的发明,尤其哥釉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哥釉制作极其困难,但是哥釉极为美观,各代皇帝更是爱不释手,哥釉是古代瓷器崛起的契机,为世人所钟爱。从古代的原始瓷到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斑斓夺目的艺术精品,中国瓷器在熊熊烈火中书写历史、缔造辉煌。一件件或素雅或艳丽的瓷器,都似乎在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从它们质朴的阐述中,能让人感知到中国历史的分量。

规格;瓶口直徑6公分,瓶寬16公分,瓶底直徑6公分

中国瓷器发展到宋代名窑崛起,技艺,流派众多,呈现出百花争艳、繁荣的局面。同时,宋代亦是文化发展得为蓬勃的时期。在这个得天厚大环境下,开始飞速发展。宋代瓷器工艺发达,品质与产量都有很大提升,花色、纹饰也更为丰富。不像铜炉那样适于精雕细琢,朴实、大雅、质地精良,形成了简洁洗练的风格,美学价值甚高。2008年在香港一个哥釉葫芦瓶出了50万,2013年当这个哥釉葫芦瓶再次出现在香港,让人意外的是,众多收藏家竟然激烈争夺,最终以860万定锤。仅仅隔了5年,升值了17倍有多。学者认为860万的价格在今天或许是高价,若干年后,这个价格只能说“捡漏”了,因为哥釉存世量极为稀少,且都是精品,深受历代皇帝万般喜爱。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杰出代表,瓷器这样一种源于百姓生活的创作,还巧妙的融入了书画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因此一直以来深受海内外藏家的喜爱。在今天,随着我们国内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瓷器收藏也开始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尤其是那些存世量极少的精品古董瓷器,不断在拍卖场上刷新纪录,仅仅牵引着广大瓷器收藏者的目光。

规格;瓶口直徑6公分,瓶寬16公分,瓶底直徑6公分

0 阅读:0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