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爽文女主视角,打开张幼仪一生:强大是自己的,成功却源于环境

胡不喜 2022-03-11 17:45:05

丈夫为了追求别的女人,逼着自己签离婚协议书是一种什么体验?

即便是放在当下的女性身上,都憋着一股火气,恨不得找来娘家全部的人来给自己撑腰。

可是张幼仪却望着丈夫的一张冷冷的臭脸,卑微地答应了。

作为民国第一桩文明离婚案的女主角,张幼仪的前半生被路人贴过最多的标签是“弃妇”二字。

张幼仪后期的气质变得自信很多

可是她不甘,硬是在别人嘲讽和同情的目光里,将自己逼得优秀和强大起来。

以至于后来与狠心的前夫重逢时,她看着他的落魄窘态,可以轻飘飘地说:“我送你一件衣服吧!”

如果我们用爽文女主的视角去打开张幼仪的一生,你会发现,她的人生虽彪悍,却无可复制!

从1915年和徐志摩结婚,到1922年于柏林签订离婚协议,张幼仪在徐家当家庭主妇和贤妻良母的时间是7年。

这七年里,她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早期的张幼仪和徐志摩合照

丈夫从看她照片时便表达了自己的不喜和厌恶,后来虽和她有着夫妻的名义,却是一场没有感情的婚姻。

可她却带着小女孩的憧憬和娇羞,小心翼翼地照顾丈夫,企图以此唤回一个浪子的真心。

为了和他在一起,她跑去国外撸起袖子,扫炉煮茶,洗手羹汤,每天将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就是为了让他能够舒服地生活和学习。

打扮漂亮的林徽因少女时期照

可徐志摩非但没有心生感激,整出的伤人心的事是一件接着一件,坐飞机张幼仪眩晕呕吐,他张口骂她:“土包子”。

他从不愿正眼看她,从她面前经过都总是斜着眼睛,故意冷暴力,他和谁都说话,甚至和佣人交谈,却刻意冷落张幼仪。

在国外生活,张幼仪初来乍到多有不便,有时她鼓起勇气主动和他交谈,徐志摩也总是两句话呛回来:“你懂什么,你能说什么?”

丈夫觉得她是累赘,将她从头到脚批评得体无完肤,更是在有了心爱喜欢的人之后,不顾惜她的身体安危。

一句冷淡而又霸道的“打掉”,直接给她肚子里的孩子判了死刑。

从这些态度里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徐志摩报复仇家女儿的手段。

陆小曼旗袍照

可是,张家和徐家格外交好,两家还是政治商业联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张家挑上了徐家的长子独子,将女儿下嫁过去当少奶奶的。

父母爱子,计之深远,商户之家,公婆又好相处,张幼仪这样的官宦小姐嫁过去只会被捧着,岂会受什么委屈?

可差错偏出在了一心想当新时代青年的徐志摩身上,或许从一开始对张幼仪的厌恶有一半都是因为对封建婚姻的叛逆心理。

可张幼仪何其无辜,偏偏成了这差池里的受气包。

徐志摩倔强而又执着,颇有耐心地磨着张幼仪几个月,几乎每次见面的说话重点都是围绕着“离婚”的话题。

纵然张幼仪跑到柏林生小儿子,徐志摩跟着过去,也是随身带着一份离婚协议。

张幼仪真的累了,她受够了这糟心的婚姻,他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她,强留又有什么用呢?

穿西装的张幼仪

可是真的放他走了,留在历史上备受奚落和嘲讽的却是她张幼仪。

果不其然,民国的报纸上,都刊印了这场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而其中大家最关心的主人公,正是弃妇张幼仪!

人言如虎,不可不畏。

试想想,当时的人们都是怎么看待张幼仪的,徐志摩是个颜控的事情在民国可谓是众人皆知,单看与他交往的几位红颜,哪一个不是姿容出彩的?

所以在当时徐志摩,在明知张幼仪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仍然逼迫她离婚,大家都揣度徐志摩娶妻的标准或许不是贤德,而是貌美。

可怜张幼仪大家闺秀,竟然被人将相貌拿去和林徽因、陆小曼等人进行比较,那个时候的张幼仪实力不济,自然是落了下风。

毕竟张家当年实打实是要把女儿培养成一位贤妻,而不是交际圈里的名媛。

左一是张幼仪哥哥,左三是张幼仪

可是若干年后,林徽因嫁给梁思成,徐志摩娶了陆小曼,当一切尘归尘土归土,我们的彪悍女主却悄然登场。

在大家对徐陆的婚姻摇头叹惜的时候,张幼仪穿着一身西装,登上了商业圈的舞台。

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当这些头衔露出来的时候,人们才讶然发现,那个曾被人同情和奚落的弃妇,竟然已经改头换面重新登场。

完成女主逆袭的张幼仪瞬间博得大家的好感,比起互相成就的林徽因和梁思成,比起只会享受玩乐的陆小曼,独自凭借个人能力逆袭上位的张幼仪显得更加坚韧和优秀。

任谁路过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敬佩一句:彪悍!

张幼仪的完美逆袭,也给当时的女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更是给那些被丈夫抛弃的女子莫大的鼓舞和信心。

她让人们意识到:即便是弃妇,也有可以重新掌握全新人生的权利。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张幼仪给儿子找到的漂亮儿媳妇

如果一件事情的成功,我们不去分析它背后复杂错综的关系,而简单地把一切去做努力归因,那就会陷入到一种狭隘的盲区里。

就像张幼仪的成功不可复制,也绝不是单单付出努力和勤奋就可以得到的。

她背后的家族给她很大的支撑和底气,张幼仪家里的兄弟都是争气上进之人,晚清官宦出身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张幼仪兄妹12人,几乎一半都是上海滩的风云人物。

在这样诗书礼仪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兄长胞弟,对待嫁出去的妹妹也是关爱有加。

当初张幼仪去国外和徐志摩团聚,就是哥哥帮忙向她的公婆周旋,否则像徐家这般古板的公婆是很难同意儿媳远行的。

张幼仪的哥哥

后来张幼仪离婚投奔国外念书的兄弟,他们也都鼓励张幼仪去德国读书和学习,因此张幼仪从悲痛中醒来,学习德文,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专业。

4年后的夏天,张幼仪的八弟张禹九,将她从国外接回了上海的家中,家人待她也是一如从前那般的关爱和疼惜。

但张幼仪或许是觉得出嫁的姑娘长期住在家里不合适,所以便带着徐志摩的长子阿欢去往北京念书。

作为一个母亲,她仍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教育和未来是重中之重,为此不惜背井离乡,也要让儿子接受到最优秀的教育。

直到后来母亲去世,张幼仪才返回上海,并得到兄长的帮助,出任了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

张幼仪晚年的气质很干练

虽是被兄长举荐,但是能够坐稳这个位置,张幼仪却是凭借自己的经营能力。

张家哥哥并不傻,如果贸然给妹妹一个不符合她实力的地位,那就容易导致灾祸。

张幼仪一路虽有人提携帮助,但无非“好风凭借力”,真正送她上青天的,还有她多年积淀的努力和成绩。

她能坐稳那个位置,便已经说明了张幼仪的实力出众,不然徐家公婆又怎会慷慨大方的将祖上产业都交托到一个妇人手里。

因为他们知道,不善经营的徐志摩只会败光家产,挥霍钱财讨陆小曼的欢心,这才是让徐家公婆最不能忍受的。

张幼仪和儿子、公公在一起拍照

儿媳虽不是儿媳了,但是孙子却是实打实的长孙,给了张幼仪就相当于给了未来的宝贝孙子。

徐家公婆对张幼仪确实爱护和疼惜,不过这其中多少也带着些精明的算计。

陆小曼为了嫁给徐志摩堕胎伤身导致终身无法再生育,那便意味着张幼仪生的长子阿欢,便是徐家唯一的血脉。

儿子不肖,便只能把希望放在孙子的身上,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大号”练废了,就开始练“小号”。

而作为练小号的当事人张幼仪,便自然成了徐家公婆眼里的香饽饽。

徐志摩和陆小曼

为此他们一脚把徐志摩和陆小曼踹出家门,任他们自力更生,绝不当被啃的老人,随后便携带着徐家的产业,连夜投奔了他们的“贤惠儿媳”张幼仪。

因此接过重担的张幼仪,也承担了为徐家公婆养老送终的责任。

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不得不说徐家公婆的这一步棋走得绝妙,张幼仪不负众望,担起了徐家的大梁,直到将儿子养育成人。

但除此以外,张幼仪自己重掌命运的勇气和决心,才是她紧紧握住命运给予馈赠厚礼的原因。

徐志摩

当初离婚后,张幼仪并没有失魂落魄地选择回国归家,或许是心中憋着一口气,但也能看出张幼仪的聪明。

当时民国国内的思想对女性并不友好,如果真的回去了,就真的很难再摘掉“弃妇”的标签了。

她选择去德国,她严肃的人生理念,刚好契合德国人严谨的作风,她在那里慢慢找回了自己丢失的自信,开始变得心性坚韧,勇往直前。

回国之后,更是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踏实苦干,她原本身上就带着的勤劳务实,在时间的打磨下,越加脱颖而出。

尤其是每一个时机到来的时候,她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作为一个女商人,她工作上难免要接受到外人的挑衅和刁难,但这些都被她一一化解。

张幼仪前后气质变化可以从照片上看出来

和以前那个唯唯诺诺的家庭妇女相比,她在气质上明显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连眼神里都带着自信的锋芒。

在爱情婚姻上,她也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一直在等待一个良人的到来。

1953年,在征得儿子的欣然支持后,张幼仪与一位从事中医工作的邻居苏纪之步入了结婚的殿堂。

苏纪之待张幼仪很好,温柔小意,眼中含笑,那个时候的张幼仪,过尽千帆才终于感受到了在婚姻里被爱护的温情。

后来,苏纪之陪着张幼仪到英国的康桥,德国的柏林,故地重游时,张幼仪牵着爱人的手,似乎想起了当年那些沉痛的岁月。

张幼仪的儿子和儿媳在花树下合照

泪眼朦胧之际,只听她说:“没有办法相信,自己曾那么年轻过……”

直至故事的最后,张幼仪晚年曾在侄女出版的《小脚和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里,谈起对徐志摩的感激:

“我要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另一个人?什么人?自然是爽文小说里彪悍的大女主,从浑噩无知被家族安排,到离婚被弃,带着孩子逆袭翻盘,自己掌握人生的命运,在下一个转角,重遇良人再婚配。

即便张幼仪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是张幼仪面对婚姻苦难的态度,绝不放弃自我的女性精神,却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1 阅读:59
评论列表
  • 2022-03-13 14:03

    人,该是如此。成就自我,而不忘本

胡不喜

简介:尘封在旧光阴里的故事,揭开风月背后的一段深情与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