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率军进犯宋境,逼迫北宋承认西夏的地位。第二年于三川口打败宋军,继而导致西北战事吃紧。
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夏大军,宋仁宗只能重新召回被罢黜已久的范仲淹,彼时他已经52岁了。在西北和西夏对垒之际,范仲淹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和御人才能。
范仲淹以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迫使李元昊再度向北宋称臣。在此期间,有一个比范仲淹小32岁的凤翔郿县人,专程赶往延州拜谒范仲淹。
这个人就是后来写出“横渠四句”的张载,他希望投入范仲淹麾下上阵杀敌。但范仲淹却认为张载人才难得,应该继续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后为国分忧。
张载对范仲淹的建议深以为然,临别之际范仲淹送给他一本《中庸》。此后,张载潜心钻研儒学,并成为了“关学”创始人。
范仲淹大力推行庆历新政之际,时年23岁的新科进士王安石备受鼓舞,而这也成为了他日后执着于变法的序曲。
而一生恃才傲物的苏轼,也被范仲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苏轼认为:范仲淹是一位“出为名相,处为名贤”的文武奇才。
而范仲淹“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的气节,也让苏轼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认为范仲淹拥有经天纬地之才,所以才会让天下读书人“争师尊之”。
很多人对范仲淹的了解,皆是源于书本上的《岳阳楼记》。这篇被千古传诵的绝世文章,乃是范仲淹因“庆历新政”,被贬谪于邓州时所作。
其中的佳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今被后世读书人奉为经典。一个人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能有如此大彻大悟呢?
据史料记载,范仲淹出生在苏州吴县,祖上是唐朝时期的宰相范履冰。高祖范隋自唐懿宗时渡江南下,此后便定居于吴县,也就是现在的苏州。
范氏一族均在吴越地区做官,到了范仲淹父亲范墉这一代,跟随吴越王钱俶一起降宋了。此后,他一直在军中供职。
范仲淹出生一年后,父亲范墉就因病去世,留下了谢氏和年仅2岁的儿子,孤儿寡母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
为了养大儿子,谢氏在无奈之下改嫁于朱文翰,他是淄州长山的一位读书人。后来,范仲淹改姓为“朱”,继父为他取名“朱说”。
直到范仲淹13岁时,才得知自己并非朱姓后人,此前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朱文翰的亲儿子。此事过后,范仲淹在伤心难过之余,依依不舍地辞别母亲。
按照范仲淹原来的想法,他本想回到苏州认祖归宗。但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范氏族人害怕他分家产,根本不和他相认。
无奈之下,范仲淹只能孤身前往南都应天府求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地区。由于他携带的银两较少,为了熬过那段苦日子,他只能以米粥为食。
每天早上起床后,范仲淹会煮一锅米粥,然后等到米粥彻底凉透后,用刀将米粥划分为4块,这便是他的一日三餐。
期间,他的同学以及当地的一些好心人,纷纷给他送来好的吃食,但却都被范仲淹一一拒绝了。他对大家说道:“我如果吃了这些好东西,就没有心思读书了。”
这便是流传甚广的“断齑画粥”的故事,青年时期的范仲淹勤奋刻苦的读书,就是为了“学而优则仕”。
公元1015年,27岁的范仲淹金榜题名,自此之后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宦海生涯。由于他性格刚强、不畏权贵,所以在做官期间屡有得罪人的事情发生。
不过对于心怀天下苍生的范仲淹而言,能为国分忧、为民谋福,才是他做官的真正理想。所以,他从来都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一心扑在了国事、家事和天下事上。
范仲淹的一生都在为民请命,就像他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身居庙堂之时不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也不忘忧其君。
在被贬官罢黜的日子里,范仲淹一心兴学,曾先后在苏州、邓州、湖州等地办府学,让无数学子在饱读诗书之后,能够为国、为民分忧。
结语公元1052年,64岁的范仲淹带病前往颍州做官,但还没等他抵达颍州就病逝了。
宋仁宗得知噩耗后,亲笔写下了“褒贤之碑”,并给他上了文官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