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2年六月,朱棣率燕军攻入应天府,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一大批建文死忠纷纷为国殉难,当然也有人为此弹冠相庆。
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他就是朱棣的大舅哥魏国公徐辉祖,他一直留守父祠拒不迎降。
无奈之下,朱棣只能亲自询问:“你我既是君臣又是姻亲,为何对我如此凉薄?”
相比于朱棣的殷勤询问,徐辉祖却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恼羞成怒的朱棣,只能将他交由法司逼供,但他却振笔直书:“吾乃中山王之后,开国功臣子孙可免死!”。
朱棣被徐辉祖的行为气个半死,甚至想要将他诛杀,但无奈于他是开国元勋之后,而且还是仁孝文皇后徐妙云的亲哥哥,为此也只能作罢!
此后,徐辉祖被削爵并取消俸禄,一直圈禁在私宅之中,5年后郁郁而终。那么,徐辉祖是纯臣还是愚忠呢?朱棣缘何对他爱恨交加?他真正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徐辉祖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长子,约公元1368年出生在濠州,生母乃徐达正妻谢氏。初名允恭,后为避建文帝名讳,改为辉祖。
据《明史》记载,徐辉祖自幼聪颖灵秀,长至成年时身高足有八尺五寸,相当于现在的1.9米左右。
长相更是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更为重要的是他不仅武力超强,而且还是一个难得的文武双全之人。
徐达对徐辉祖的教育十分严格,平时他经常告诫子女:“你们不要像纨绔子弟一样玩物丧志,应该把时间放在有用的事情上。”
徐辉祖身为长子,自然对父亲的教导铭记于心。徐达外出征战和镇守北平期间,徐辉祖便以一家之主的身份,管理一大家子的大事小情,并且都能做到井井有条。
家里人也都非常信服徐辉祖,他不仅深得父亲徐达的喜爱,而且深受朱元璋的赏识。徐辉祖18岁时,以功臣子女的身份进入左军都督府担任侍卫。
期间,他每个月可以获得二十石禄米,明朝的一担相当于今天的50千克左右。20担禄米差不多有1000千克,也就是一吨粮食。
朱元璋时期一担米约为30两白银,按照这种计算方面,徐辉祖一个月的俸禄大约为600两,相当于普通农民几十年的收入。
公元1385年,徐达因背疽复发病重去世。3年后,朱元璋命徐辉祖承袭父亲魏国公爵位,其目的就是让徐辉祖“扬中山王之烈”。
徐辉祖身为中山王徐达长子,在袭魏国公爵位之后,成为了明朝时期名副其实的权贵。朱元璋为了锻炼徐辉祖的能力,将他下放至军营进行历练。
徐辉祖此后率军驻守常德府,期间还曾奉命考察湖广各卫所军士,并负责练兵备边。回到应天之后,朱元璋又命他回到凤阳御赐宅第,并赐予其护卫亲兵120人。
可见,朱元璋不仅非常器重徐辉祖,而且还对他寄予厚望。此后,朱元璋屡次派遣徐辉祖前往各地练兵防边,而且还让他和朱棣一起,平定阿鲁帖木儿和乃儿不花反叛。
公元1396年,徐辉祖返回应天,同礼部和翰林院考核国子师生。期间,他和朱允炆的接触十分频繁。
建文元年四月,适逢朱元璋忌日,按照明朝的祖制,各藩王需要入京祭祀。但燕王朱棣却托病不来,只派遣三个儿子来到应天进行拜祭。
期间,齐泰和黄子澄二人出现分歧,齐泰建议朱允炆将三人留下,而黄子澄却极力反对。
徐辉祖对建文帝说道:“我这三个外甥中,老二朱高煦最为无赖,他日一定会成为心腹大患。”
实则,徐辉祖的意思同齐泰相同,都是将三人留在应天当做质子,但建文帝却听从了徐达幼子徐增寿,以及驸马王宁二人的意见,最终将三人放归燕地。
当三人返回燕京之后,朱棣便发动了靖难之役,可见如果建文帝能听从齐泰和徐辉祖的建议,或许就不会发生靖难之战。
建文帝曾十分后悔地说道:“当初真应该相信徐辉祖,现在我后悔不用他的建议!”但一切都为时已晚了。
当然,建文帝后来又错误地让李景隆担任主帅,即便后来他重新启用徐辉祖,但却根本无法挽回颓势了。
结语朱棣率燕军靖难之时,最怕遇到的人就是大舅哥徐辉祖,因为他不仅用兵如神,而且麾下将士都特别能打,为此让朱棣吃了不少亏。
甚至在徐辉祖的不断围剿之下,朱棣差一点放弃靖难,但最终徐辉祖仍然无法挽救危局。这才是朱棣对这位大舅哥,又爱又恨的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