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到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一个月内相继批准了两款风靡全球的“新型减重针”(【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在我国的正式上市。
这无疑给很多想要减重却一直都没减下去的肥胖/超重人群带来了新的希望。
诺和诺德中国官网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然而,从国外肥胖/超重人群以及我国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之前的实际使用经验来看,使用这类“新型减重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很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这同时也是导致这类药物最终被停用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那么,为何这些“新型减重针”会带来很高比例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作为比【司美格鲁肽】更新的“减重针”,【替尔泊肽】激活了人体内更多的受体、带来了可能更强的疗效,那么,它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会不会也相应变得更多呢?
这篇文章就来详细回答一下,这些大家可能会关心的问题。
作用机制决定消化道反应少不了要想搞清楚为何这些“新型减重针”会很容易引起消化道方面的不良反应,我们就得先从它们的作用机制说起。
从药物分类上来看,【司美格鲁肽】是一种典型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而【替尔泊肽】则是全球首款可以同时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与“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受体”的双受体激动剂。
简言之,不论是【司美格鲁肽】还是【替尔泊肽】,它们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有通过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来发挥药效。
那么,为何一旦激活了这种所谓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就难免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呢?
原来,在人体内很多不同的部位都分布有“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比方说,在胰岛β细胞上就分布有这种受体。在激活这些受体以后,胰岛β细胞可以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来帮助控制血糖;与此同时,胰岛β细胞的凋亡还会显著减少,如此一来,胰岛功能就得以改善。也正因为如此,不论是【司美格鲁肽】还是【替尔泊肽】都是最早以“降糖药”的身份出现的。
再比如,在脂肪组织当中也分布有这种受体。虽然这些受体并不会直接对脂肪组织产生作用,但它们可以通过某些间接途径来增加脂肪组织的“燃烧”。这正是【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能够带来减重效果的部分原因。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道组织上也分布有这种受体。当中枢神经系统当中的这些受体被激活,我们的食欲会被明显抑制;而消化道内这些受体被激活,则会让食物的消化、吸收延缓。如此一来,哪怕不主动采取饮食控制的行动,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少吃东西,从而实现减重效果。
当然了,伴随这些“新型减重针”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也正是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道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的激活。尤其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当中,有一类被称为“呕吐中枢”的区域会明显受此影响,从而让人体出现恶心的感觉甚至呕吐的反应。
简言之,不论是【司美格鲁肽】还是【替尔泊肽】,它们都需要通过激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来发挥其减重与降糖效果,但只要这种受体被激活了,就无法避免地会让呕吐中枢与胃肠道受到影响。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使用这些“新型减重针”的过程中会很容易遇到消化道不良反应。
那么,这种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实际发生率究竟有多高呢?
从【司美格鲁肽“减重针”】使用说明书所提供的详细数据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为期68周的临床试验期间,司美格鲁肽治疗组(2.4mg/周)当中有高达43.9%的患者出现了恶心,同时,也有24.5%的患者出现过呕吐。
而【替尔泊肽“减重针”】使用说明书当中则是提到:“5mg/周”治疗组的患者当中有37.1%出现了胃肠道不良反应;“10mg/周”治疗组的患者当中有39.6%出现了胃肠道不良反应;而“15mg/周”治疗组的患者当中则有43.6%出现了胃肠道不良反应。(这里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均指包括恶心、呕吐在内的所有反应)
截图于丁香园用药助手
由此可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概率的确很高,恐怕超过了不少人的心理预期。
不过,大家也不需要被这些数字给“吓到”!出现过恶心、呕吐的反应,并不意味着这些反应从始至终会一直存在,更不代表它们必然会导致停药。
事实上,药物说明书当中也有明确提到:这些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多半是有限的,往往会在药物剂量递增的阶段出现,并且,相当比例的使用者可以逐渐耐受。而真正会因此而导致无法继续用药的比例,一般不超过7%。
截图于丁香园用药助手
【替尔泊肽】疗效更强但消化道反应并未增多?相信细心的朋友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如果拿药物说明书当中所提供的这些数据来进行直接对比,似乎【替尔泊肽】并未表现出比【司美格鲁肽】更高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要知道,从作用原理上来看,【司美格鲁肽】只激活了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而【替尔泊肽】则是同时激活了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在内的两种受体。
此外,在效果方面,【替尔泊肽】在临床试验当中带来了最高22.5%的平均体重降幅(15mg/周,连续治疗72周)。相较而言,【司美格鲁肽】在临床试验当中所提供的最高平均体重降幅只有17%(2.4mg/周,连续治疗68周)。
按照传统思维,【替尔泊肽】在人体内所激活的受体比【司美格鲁肽】更多,所能提供的药效也似乎更强。那么,照理说,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也会更高一些。但实际来看,却好像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那这其中又有何解释呢?
对此,刊发在《中华糖尿病杂志》上的一篇重要综述性论文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原来,在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当中,除了有“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以外,也同时存在着【替尔泊肽】所能激活的另一种“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受体”。
研究发现,这两种受体在被激活以后都具有“抑制食欲”的作用,并且,它们之间还可以相互协同。因此,【替尔泊肽】才表现出了可能比【司美格鲁肽】更强的减重疗效。
但是,这两种受体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却并不相同。比方说,“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被激活以后会刺激人体的呕吐中枢,这正是【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会引起恶心、呕吐的关键原因。但“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受体”并不会刺激人体的呕吐中枢,并且,还有研究认为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对呕吐中枢的刺激。
因此,理论上,【替尔泊肽】引发恶心、呕吐的概率不仅不会更高,甚至还有可能会比【司美格鲁肽】更低。
《中华糖尿病杂志》
从相关临床试验当中所总结出的下面这张表格可以看出:即便是按照最大剂量(15mg/周)来使用【替尔泊肽】,恶心的发生率也仅为18%,而呕吐的发生率则只有9%。直观看上去,似乎比【司美格鲁肽】的43.9%和24.5%要低了不少。
截图于丁香园用药助手
当然了,由于不同的临床试验所开展的条件不同、纳入的患者也有差异,并且,样本量的大小也存在限制。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种程度的比较就得出【替尔泊肽】恶心、呕吐发生率一定低于【司美格鲁肽】的结论。
但至少,从机制上来推测,大家有理由相信【替尔泊肽】在可能带来更强减重效果的同时,并不会让使用者出现更多的消化道不良反应。
使用“新型减重针”前 应做好心理准备在了解了前面的这些内容以后,相信大家一定可以体会到:从来都没有“完美”的药物!
虽然,【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这样的“新型减重针”给肥胖/超重人群带了“只要用药就有可能让体重下降15%-20%”的希望。但与此同时,也让大家不得不去面对“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长期皮下注射”等难题。
在很多其他国家与地区,【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已经在肥胖/超重人群当中积累了众多的经验。但必须承认,相当比例的使用者并没有长期坚持下来。他们最终都因为各种“不耐受”因素,导致了停药。而停药以后所一定会面对的,则是失去药物作用之后的大幅体重反弹……
所以,在文章的最后再次提醒那些想要通过【司美格鲁肽】或【替尔泊肽】来减重的肥胖/超重人群,在正式用药以前务必做好以下这几点心理准备:
只有长期坚持用药才能维持住减重效果;要能接受每周都对自己进行一次皮下注射;有很大概率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并且,的确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耐受并坚持下去的。在做好了这些心理准备以后,如果依然确认自己想要用药,那么,就到正规医疗机构去,在医生的处方和指导下正确使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2,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药品使用说明书---丁香园用药助手
3,替尔泊肽注射液 药品使用说明书---丁香园用药助手
4,【综述】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从作用机制看其如何实现强效降糖减重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16(5):579-585.
5,Tirzepatide Once Weekly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N Engl J Med.》 2022 Jul 21;387(3):205-216.
6,Once-Weekly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N Engl J Med.》 2021 Mar 18;384(11):989-1002.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