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的隶书——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更觉方

抱朴轩文化人 2024-02-08 14:23:14

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号散耳、江上老人等,安徽和县乌江人。他自幼喜欢涂鸦,后随范培开学书,随张栗庵学诗古文辞,1930 年代拜黄宾虹为师。1963 年,他调入江苏省国画院,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1972 年,他的草书作品在中日书法交流展览中广受赞誉,因此声名鹊起,被誉为“当代草圣”。

虽然林散之因草书的杰出表现而被誉为“当代草圣”,但实际上他的隶书同样非同凡响,在 20 世纪的书法家中,他的隶书成就名列前茅。

林散之曾自述其学书历程中的四次变化。第一次变化是在十六岁时,他跟随乡人范培开学习唐碑,开启了书法启蒙之路。第二次变化是在弱冠之后,他师从安徽含山县的前清进士张栗庵,学习晋唐书法兼诗古文辞。第三次变化发生在“三十开外”,他负笈沪上,拜谒黄宾虹,得到其传授著名的“五笔七墨”之道,并通过读书和壮游来防止俗病。

第四次变化则发生在古稀之年。1962 年春,65 岁的林散之被江苏省国画院聘为画师。他所说的“第四变”与其进入国画院开始职业书画家生涯并着手大规模临摹汉隶有关。

林散之对汉隶极为重视。当有人请教草书之道时,他说:“有人开头便学草书,不对。用功学隶书,其次学行草,唐人楷书亦可。”他在晚年的自述中强调自己曾系统临摹汉碑:“余初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于汉师《礼器》、《张迁》、《孔宙》、《衡方》、《乙瑛》、《曹全》……”林散之之子林昌庚在记述老人 1963~1966 年的生活时也写道:“练会太极拳和身体转好后,父亲又恢复了过去年轻时的生活习惯。每天,天不亮起床,先打太极拳,接着临写汉隶。白天和夜晚看书、写诗、作字画,孜孜不辍。当时主要临写《石门颂》、《乙瑛》、《礼器》、《张迁》、《西狭颂》、《孔宙》、《曹全》等碑。每写完一幅,便装订成册。朋友和学生索取,随手奉赠。”

林散之的临摹追求毫发不爽,努力深入到每一汉碑的细微幽邈之处,在用笔、结体、章法的每一细节上贴近对象,最终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而何绍基则不同,他所临摹的大约九种汉碑基本雷同,在形式构成层面似乎放弃了准确性指标。

林散之的论书诗是他书法观的精髓,他曾写道:“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更觉方”,“用笔宜留更宜涩,功夫出入在刚柔”。如果没有深入临摹隶书的体验,他是不易获得这样的领悟的。他在 20 世纪草书中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与扎实的隶书功底存在重要关联。

林散之写汉碑,不仅仅在于成就草书,也有在隶书领域作出专门贡献的愿望。因而在大量临摹之外,他也从事创作。其留存隶书作品虽然数量不及草书,但风格多样,质量上乘。他的隶书将《石门颂》与《爨宝子碑》等杂糅,将传统中一向横向展开的隶书变为纵向延展,同时,加入了行书乃至早期楷书的笔法与节奏,在分间布白上增加错杂与穿插,形成类似于行草书的灵动绰约、刚健婀娜之感。林散之隶书作品中还有一些引人注意之处,他试图挖掘汉隶中的拙朴、凝重与硬朗,试图将《石门颂》、《曹全碑》与北碑中的《石门铭》三者相融,虽未臻化境,但将跨度如此巨大的三者融合为一,其艺术目标难能可贵。这些都显露出林散之在隶书方面过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0 阅读:10
评论列表

抱朴轩文化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