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卸载拼多多的人,都会哭着下回来

罗sir职话 2024-10-16 16:04:39

曾经有多讨厌,现在就有多喜欢。

三年前,朋友正准备在拼多多上卖抽纸。

那是朋友创立的一个新品牌,难以在传统的电商平台上树立知名度,只能以价格撬开拼多多的用户群体。

当我听说的时候,一脸不屑地反问朋友,一款抽纸,关乎人们的手口健康,怎么会在拼多多上买你家的抽纸呢?哪怕价格再便宜,也不会买这样的抽纸啊。

但三年后的今天,朋友的抽纸已经在拼多多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依靠着物美价廉,朋友靠着极致的低价,把自己的抽纸卖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这已经是朋友的极限,但不是拼多多的极限。

在拼多多上卖货也并不容易,尽管已经取得了如此的成绩,但每当有别家品牌的抽纸价格比朋友的更低,平台就会给朋友发“警报”。

当朋友降价后,拼多多的价格算法就会继续推荐朋友的产品,但一段时间后又会再次警告他,需要进一步降级,才能够将他的抽纸推荐给更多人。

靠着这套算法,和8.5亿的拼多多用户,共同塑造了今天我们许多人看到的消费降级时代。

而这,可能还仅仅只是开始。

对大多数用户而言,第一次接触到拼多多的时候,总是离不开那个令人厌恶的“砍一刀”活动;但轮到自己希望别人砍一刀的时候,又对他人的“那一刀”充满了期待。

在经过数次促销活动的失败和懊恼后,一些人又会选择卸载拼多多。

人们卸载拼多多的理由出奇一致,但选择下回来的理由,同样也是惊人的一致。

在这之前,国内没有任何一家电商平台比拼多多更能够体现目前的消费降级问题。随着消费者对价格愈发敏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重新下载拼多多,而拼多多的致胜法宝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极致地低价。

从诞生之日起,拼多多就把“拼着买,更便宜”印入到公司的血脉之中,该平台坚定不移地推行低价好货策略,到今天,拼多多已经是国内第二大在线零售商,也是那些推崇消费降级的人的首选电商平台。

而这一点,是曾经的淘宝京东不那么在乎的东西。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如果说那一年有什么值得铭记的事情的话,牛市绝对是榜上有名,也正是在这一年,推动了棚改货币化,房地产再次迎来一轮上涨,靠着地产致富、移动互联网的造富,国内的消费升级正如火如荼。

拼多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成立,起初没人会看好它,更不认为它会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2015年的时候,正是国内“新零售”概念正火之时。京东和阿里分别斥资百亿元,打造各自的新零售体系,京东入股永辉,阿里成立盒马,都在争抢线下零售的最后一块阵地。

而彼时的拼多多,才刚刚起步,重新打造线上零售。

2024年的今天,永辉被名创优品拿下,京东当初的入股已经亏了差不多一半;而阿里的盒马在烧掉数百亿资金后,才刚刚盈利。

线下的零售远没有到格局已定的时刻,但线上的零售,却开始学习起了拼多多。

风向来得快,变得也快。当阿里为了押注消费升级,打造新零售和物流准备服务更多的中产群体时,国内的中产却突然调转向下,买起了拼多多上的货品。

从不被所有人看好,到所有竞争对手都在学习。拼多多可以说从成立之初,就看到了未来十年后的机会,即我国的消费降级。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是如何抓住时代的机会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消费降级的趋势,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让拼多多在成立十年不到的时间里,从格局已立的电商市场中,坐上了前三的位置,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京东和阿里。

这背后,源自房地产的下行和消费市场的衰退影响。

国内的消费者正在如火如荼地减少支出,增加出席。物价在下跌,企业利润也在缩水,企业不愿意雇佣更多员工或投资未来,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宏观经济的担忧。

在大多数行业的危机到来之时,反倒成了拼多多的机会。

和阿里京东相比,拼多多是“最卷”的电商平台。它用更少的人,创造了极高极高的人均坪效,没有极致的卷,就换不来极致的低价。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国内总出游人次7.65亿,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亿元,从人数上看,较2019年增长了10.2%,但从花费上看,还不及去年同期。

拼多多的出现,正好撞上了国内消费者渴望消费降级的需求。人们期待更便宜的商品,更好用的商品,拼多多靠着工厂加平台的模式,用更低的价格,撬动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如今,刺激消费成了宏观上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但在具体的实施细节上,目前还没有任何具体打算。

GDP平减指数是衡量全社会经济活动价格变化的经济指标,我国的该指数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下降,这是25年来最长的连续下降。

本质上,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也并没有GDP数据显示的那么快,增长的压力依然存在,消费的降级,更是难以阻挡。

拼多多的低价,靠的是什么?

从平台推荐来看,拼多多的指标权重最高的就是价格,一款商品的价格如果不能够做到最低,那么在拼多多的算法机制下,就不会得到更多的平台推荐,反过来,越低的价格,意味着用户看到它的机会也就越多。

在这样的算法机制下,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用价格去竞争,而不是其他。

而厂家之所以能够给出如此低价,本质上还是因为货太多,产能过剩,充足的供应有助于维持产品的低价。

供应链上的问题,也近乎完美契合了拼多多的用户心智。

由于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电商平台购物,而拼多多的低价也为消费降级做了一定的贡献。

根据汇丰银行的统计,国内约60%的消费者购物发生在电商平台,这已经占到所有零售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拼多多,它既是消费降级的结果,也是消费降级的原因。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帮助拼多多取得了一个快速长足的进步。在最近的一个季度里,拼多多收入增长了86%,在一个成熟的电商市场里,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但更难能可贵的,还是拼多多的“低调”。

在那场财报会议上,拼多多警告称,未来的利润可能会减少,因为公司打算投入巨资,以支持“高质量”的商家。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表示,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满足用户心里觉得占便宜的感觉。

拼多多在成立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占据着消费市场如此重要的体量,在某种意义上,它也会影响消费市场本身。

2010年代中期,国外的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提出“亚马逊效应”的现象。该效应说的是,占主导地位的电商平台亚马逊,有压低其他网上商店和实体店价格的影响力。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卡瓦洛在2018年的论文中说,电子商务正在让价格对经济冲击变得更敏感。卡瓦洛指出,如果冲击是通货膨胀性的,价格就会大幅上涨,反过来依然。

而今天,我们就正在经历类似的,但方向相反的事情;消费降级造成的冲击正在加大,而电商平台,则会无限放大这个影响力。

逻辑上这个效应也成立。一个电商平台的价格更低,就会迫使消费者转向消费,而其他竞争对手为了跟进,也会纷纷效仿,推出低价竞争。

当消费者进入实体店发现线上平台价格差异太大的时候,又会更倾向于在线上消费,最终这个影响力一步步传导,进一步加大了消费降级的趋势。

在这个即将到来的双十一,京东和阿里已经开始发力低价。

京东推出了号称历年力度最大的双十一前低价活动。其中“月黑风高”是2004年创始人刘强东带队时推出的晚间低价抢购活动,如今这个称号卷土重来,低价也正在成为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低价是否就意味着更好,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就当下的宏观经济大环境而言,消费者的主动低价消费行为,反过来迫使了电商平台做出改变。

记者张卓曾写过一篇《拼多多越好,时代越糟》的文章,她在文章中写道,拼多多已让购物者习惯于忽视品牌,寻找最便宜的商品,而网络商家则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低价,要么牺牲销售规模。

这个观点我并不同意。消费降级的趋势,不是某一家电商公司、平台能够决定的,而是大环境使然,迫使了消费者做出更少消费、更多储蓄的主观选择。

而电商平台,仅仅只是顺应了这种趋势,仅此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眼下消费降级的负面影响,对整个宏观经济的伤害正越来越大,对一个公司而言,价格已经成了越来越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当商家只有两个选择的时候,整个通缩的风险就会愈来愈高。

届时我们的就业、收入的增长,也就会更难。

低价的代价,是以牺牲利润率为前提的;而那些所有被牺牲掉的利润率,都会反映在我们的就业、收入上面,最后又体现到消费上。

而拼多多则顺应时代,完美诠释了“所有上拼多多购物的人都希望物有所值”这句话。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0 阅读:29

罗sir职话

简介: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