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腰功的传统论断
极腰功岂可无,缺腰何必费功夫。腰功毕生研不尽,身手轻灵腰劲出。不练腰功白费力,数年十载也糊涂。
腰功的重要性, 有许多论述,如:在拳论中有“主宰於腰” 。十三势歌里有“十三总势莫轻视, 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间, 腹内松静气腾然”。十三势行功心解也有“气如车轮, 腰似车轴”。这都说明“腰功”在练拳架和推手中的重要。近代一些太极拳著作中,也都或多或少的谈到了腰的重要。但遗憾的是都未提出腰的具体练法。曾听练传统套路的老
前辈也常讲:“进门引路须口授, 功法无息法自修”。口授什么呢?拳架子练熟了以后, 第一步就要口授“腰功”。把腰练出来, 使内劲通过腰轴的旋转似离心力的传导而贯注於四肢尖端,它才真正起到活似车轮的作用。把“腰功”贯穿在练拳和推手当中, 效果可达事半功倍。所以,有的老前辈说:“腰功”是练太极拳的推手的绝密, 不肯妄传。
1.在体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腰功”与双重有以下关系:
所谓双重广义来说,两手用劲与方向皆相同,为手之双重。两脚用劲与方向相同,为脚之双重。两手两脚同时用劲与方向相同,为全身之双重推手时顶牛为双重,推手时彼攻击我身体某一部位,我意念马上注意到被攻击的部位,称为意之双重。这都是双重之病,它违反了人刚我柔谓之走的原则。
走不是躲,更不是弱。所谓走,首先要腰走 在人体上部位 就是两个肾脏连同后面的两块肌肉我们统称这两部位为两个腰子,两个腰子常态是处於同一水平线上,对方来力攻击到两个腰子中间时,腰当即受制,构成了双重之病。
王宗岳太极拳论云:“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武禹襄太极拳论说:“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在可以讨论一下腰究竟应该怎么求。如果要左右平转,极难避开双重,腰往后撤也是弱,而且进攻者奋力前进,推土机式的紧逼,撤腰就造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如果在同样情况下,只要将受力大的一侧腰子,走上弧形向后撤,另一侧放松应付对主。
从外形上看,身体动的很小,彼之来力将被走上弧的腰子引进落空,失中或跌出。吾之腰子是一个虚,一个实,动者为虚,静者为实。同时,腰部的虚实与腿部的虚实也是一致的。
所以说太极拳的精髓是“腰功”。应该把腰子练活了,使两个腰子不但可以上下动,左右动,而且可以前后动。
前人们就把上述阴阳互相之变换比做一个圆的太极球,使之内涵阴阳哲理,动之则分,分阴阳,分虚实,分动静的幻变机制。
2.腰功与锻炼。
从生理解剖学上看,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维持水代谢的重要脏器。肾壮则精足而气充,精神而目明。练习“腰功”,对于脊髓神经及植物神经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中医理论认为,内脏皆赖髓以养。腰子由腰椎下至尾闾,上至腰背筋膜的背长肌,向上直达背脊颈后。练起“腰功”来,使筋膜不断伸缩,形成上下节节贯穿,一动无有不动。常练“腰功”,时刻注意腰的运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使精神易于集中。
3. 腰功与推手。
有人提出“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
其实这就是一种后发先至的“腰功”在推手工艺的具体运动下面举个例子:
彼伸右手的进击我身体之左侧部分,不管真进击,还是假进击,都要把他比作刚。要注意身体和手臂不要动,只须将左边的腰子走上弧向后微微一转,这时左边的腰子虚了,左手和左腿也变虚。彼如为实手真进攻,当即落空,彼之力失其中则背矣。
如彼假进攻,由实变虚,彼接触我一刹那,我手脚都不动,左边的腰子由后向上向前走上弧,我即变实。但须注意,自己的肩,肘一定要放松,用左手向彼身后一指,即可使彼跌出很远。此虚实全视来者之意而定,彼虚我实,彼实我虚,实者腰一转忽变而为虚,虚者腰一动而又忽变而后为实,彼不知我,我能知彼,则无不胜矣。
这样也最符合发劲原则,即“根送催,中通顺,稍发透”。根指腰,发劲时要全身松开,不要有分毫挫力,肩和肘为中,要通顺。手为稍,是指方向的,要发透,要完整一气。
推手有腰功最符合力学原理,推手的力学分析可分为:刚体力学,弹性力学,场力学。
一般退守最常碰到的力学现象有:杆杠力,三角力及圆切线力。后两种力另文讨论。
本文就以杆杠力来剖析一下推手中的力现象。
例如:彼右弓步,用两手推我,彼腰部为重心,右腿为支点,两手臂为杆杠。此时我不采取顺乎自然而避开彼之手,也去攻击彼之身体,即为舍近求远矣。太极推手,以静制动,不自作主张,处处从人。
彼任何动作都有一方向,我随其动之方向,用腰功向其手轻轻一击,彼之手正是杠杆之远端,彼必落空或跌出。同理如我进攻彼,彼假如为一重物,彼之前脚为一支点,我之手臂为杆杠之臂,此时用手使力就违背了杠杆受力分析,形成以力相抗。
如我手轻使彼不觉,用“腰功”在远端发力这就符合杆杠原理,彼必失中跌出。所以在体用中欲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只有真正练好“腰功”才行。一旦练到腰能变幻无穷像一个太极球一样,可做到圆转自如,支掌六面,自然就会领会“腰功”的奥妙和威力了。
理虽然这样讲,但实际运用,就不很简单,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对于一个死东西,可以用杆杠原理,用棍撬,不用急着从容对付。但对于一个变幻不定的体用对象,他在不停的运动,而且还在不停的攻击你。这时要在某一瞬间构成一个杆杠力学结构,就会产生一定难度。但只要把“腰功”练纯熟以后,即真正避免双重,解决虚实问题,而虚实变化的标准就是不丢不顶。
彼实我虚,彼虚我实。看似舍己从人,实是主宰于我,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我的重心时时在我掌握之中,待到得机得势,一发即去。
二, “腰功”的科学初探
统的经典论述,都是从体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辟论断,这些至理名言为我国的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研究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而在这些论断中,对腰的论述似乎有它的特殊的重要性。
为此,我们除了将传统的腰功实践谈了一些粗细的体会外,下面还想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谈一点我们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 信息
信息在控制论中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什么概念呢?它实际上是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认识。这是一种广义上的提法,具体到太极拳体用实践中,所谓信息就是人体通过听,看,触觉所感受到的一切反应。这些从外部获取到的信息就可存在人体大脑中来作为控制过程的主要因素,因为人体大脑具有巨大的信息容量和信息密度。据有的文献记载,人脑记忆信息之容量可达到10X15BIT(信息量之单位)。这相当于7亿7千万册信息量为6X10X6BIT的图书,这比当前最大计算机容量要大上千万倍。人脑这一巨大的存储容量,使人体可随时存储内外部所获得之信息。除此之外,人脑还可存储由遗传而固有的大量信息,这些内部和外部获得的信息存入人脑后,通过信息的交换,传递来实现信息的价值。另外,通过对信息的筛选,累集来提高信息的质量。
人体主要是靠感觉器官从外界来获取信息,并沿神经纤维来传输。当神经末梢受到某种刺激到一定值时,延伸经就会以脉冲调频编码形式来传送生物电流。例如,在太极推手中,“听劲”所获得之信息就是这样传输的,只不过一个训练有素的太极训练者,受到激值会比一般人灵敏得多(俗称懂劲)也就是拳论所讲能有“一羽不能加”之灵敏程度。正因为这样灵敏得值(推手磨练中所获得之存储信息)“听劲”值,就可完成推手之中高度灵敏之控制过程。
2. 反馈
反馈是控制论的主要概念,因为反馈可使控制更为精确和稳定。在人体中反馈存在于肌肉系统,嗅觉,听觉,触觉等系统。总之,不论是单细胞活动,还是人体群体活动,不论是自主系统(系意识的活动),都存在着反馈。在人体中正是因为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各种反馈,所以使得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协调的,统一的整体。因此,反馈即保证了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又保证了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和平衡。我们练太极拳的人在体用实践中,实际上就是通过信息的获取和传输来控制本身的整体的平衡性(内,外部的平衡)。
人体中的反馈调节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因为神经系统传递信息速度快(约120M/S),而且自动采用调编码传输,因而可使传递之信息可靠而准确。
比如,我们在推手中,通过触觉获得信息后马上就通过神经系统(即意念)反馈来调节控制“腰功”作出正确的反应。
人体内部的控制系统中,有两种反馈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人体为了保持体内和体外的整体平衡,都是以反馈的形式来进行控制。例如,在推手中,对方来攻击我,把对方的攻击视为刚(阳),我只要以柔(阴)相接才能起到中和平衡作用,这一瞬间显然是一个反馈。
如果不是这样,“即为双重”既是刚对刚 。
在比较中,必有一方失掉平衡,但是在推手全部过程中,往往都是正负反馈交替出现的。例如,在以上对抗中,先是以负反馈来控制自身平衡,进而通过引进落空的方式可使对方处于正反馈形式而顺势跌出。所以说,人体之反馈形式,一般是以某种目的终结,即调节控制之目的。一旦达到,反馈便自行结束,因为我们称这种正反馈为开环的控制过程,而负反馈总以控制平衡来循环,所以它是一种闭环的控制系统。
如果我们能够练成一个真正的太极球,就可以达到一个理想的控制系统。因为反馈过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因此,在推手中,控制的执行过程都是以“腰功”来完成。
3. 控制
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高级有序的自适应的控制系统。生命的产生,意味着自然界最初的自我调节系统的出现。而自我调节是生命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人体温表自我控制是自觉和不自觉的,这时长期进化的结果。有的是通过遗传,有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和训练形成的。例如,我们盘拳和推手都能获得某种处理过程的(能力)。
人体内准确而有效地控制是在对存在于大脑中大量信息的筛选,处理,累积的基础上,进而通过准确,有力地反馈来实现的。因此,控制,信息和反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控制的关键在于“决断”。因为,每个系统必须有一个负责决断的指挥系统,人体系统的指挥系统就是大脑,在太极拳运动中就是所谓的意念。
人类之大脑大约由一百亿个神经细胞所组成,当某些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便产生动作电脉冲,这个脉冲能迅速即传到脑神经的轴突,从而引起轴突末梢的兴奋并释放出某种化学物质。越过两种神经细胞间的突触,在另一神经的树突上产生电反应,这样使刺激得到了响声和处理。
这种由神经细胞所组成的系统,就起到了保证身体控制作用。一般的控制过程是: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觉器官收集起来(例如推手听劲),然后沿神经纤维传输到周围之神经系统。
例如,太极拳和推手中之意念活动,再传到中区神经系统的适当部位,所传到的信息与存储在大脑中之信息进行比较,使信息得以鉴定和加工。如果有必要就把信息存储起来形成相应之命令,并把命令再沿神经纤维传输到运动器官(例如推手中之“腰”) 起到如期之作用。这里应着重指出,所谓信息比较,就是把获得之信息(例如推手中之“腰”),与大脑中已存在经过一定训练而练就的功夫信息,来进行比较,作出决定。
根据这种分析,可以肯定说,如果平时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当然也不会形成一种存储信息来进行比较。所以说,“功夫无息法自修”,就是要在大脑中存储下久经训练的不断修改的正确比较信息。
另外,以上所述形成命令后,输给运动器官。这在推手中,实际上就是指腰这个运动器官,以及“腰功”所执行的命令。
我们就传统论述和现代科学观点对太极推手之“腰功”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我们深信随着科学和太极拳运动的不断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控制论,以及计算机科学,一定会把传统的古朴的太极拳体用过程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描述出来。
这将像中医诊断病软件,像其他系统工程一样,今后太极拳传授一定会以科学化,规范化的教授方法使太极拳运动者,得到如期之收获,达到一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