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新论》智慧名句

周易岐黄春秋 2023-08-22 21:49:45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子 亦称《新论》、《刘子新论》、《流子》、《德言》。10卷,55篇。著者迄无定论。《旧唐书·经籍志》著录梁刘勰撰,后有北齐刘昼、汉刘歆、梁刘峻、东晋时人、唐袁孝政诸说。从该书内容看,撰者以刘勰或南北朝人为是。其学术性质,历代官私书目及各刊本序跋亦有分歧,有儒家、道家、杂家诸说。然其要旨则崇尚忠孝仁爱学说,又尚道家无为之论。其《九流》篇称:“九流之中以儒为最。”又言:“今治世之贤,宜以礼为先,嘉遁之士,应以无为是务。”反映了南朝儒生糅合儒道的思想风貌。全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等领域。讲人生哲学,主张去情、防欲、慎独、韬光。讲政治,主张以礼导俗,以仁爱治国,亦尚法术,重刑罚。在用人上,提倡知人善任,不求全责备。“才苟适治,不问世胄;智苟能谋,奚妨秕行”(《荐贤》)。论文学,主张文质并重,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重视作品的社会功用。该书材料丰富,文字平实,虽无深刻独创的思想,但对研究南北朝学术文化史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恬(tián)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恬静平和地调养精神,就会使自己内心安宁;清虚存于内心,便不会受到外物的诱惑。

林之性静,所以动者,风摇之也;水之性清,所以浊者,土浑之也;人之性贞,所以邪者,欲眩之也:树林的本性是安静,树木之所以摆动,是风使之摇荡;水的本性是清净,水之所以脏污,是土使之浑浊;人的本性是坚贞,之所以邪恶,是欲望使之迷乱。

将收情欲,必在脆微:要收敛情欲,一定要在初发之时。

古之有德者,韬迹隐智,以密其外;澄心封情,以定其内。内定则神府不乱;处密则形骸(hái)不扰。以此处身,不亦全乎:古代有德行的人,埋没形迹、隐藏智慧,以对外界隐匿;清净内心、收敛情感,以安定自身。自身安定就会使精神没有烦乱,对外隐匿就会使形体不受惊扰。以这样的方式来居处世间,不是可以保全生命吗?

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以光身者也:没有不通过学习而明察大道,不借助学问而名显于世的人。

沿浅以及深,披暗而睹明:在学习中,经过浅显才可以到达深刻,驱散黑暗才可以看见光明。

为山者基于一篑(kuì)之土,以成千丈之峭(qiào);凿(záo)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rèn)之深:堆土成山的人是以一筐土为基础,才形成千丈的峭壁;凿井的人是从三寸的坑开始,才形成了万仞的深度。

悬岩滴溜,终能穴石;规车牵索,卒至断轴。水非石之钻,绳非木之锯,然而断穴者,积渐之所成也:陡峭的山崖向下滴水,终能穿石成穴;用绳索拉动车子前进,最终导致车轴被磨断。水滴并非可以穿石,绳索并非可以锯木,然而木轴被折断、石头被穿透,都是渐渐积累才形成的。

耳形完而听不闻者,聋也;目形全而视不见者,盲也;人性美而不监道者,不学也:耳朵完整却听而不闻,是失聪;眼睛健全却视而不见,是失明;人的本性美好却不明察道理,是因为不学习。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诚信,是行为的根基,行为,是做人的根本。人没有行为就不会做成事,行为中没有诚信就无以立足。

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知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jí)而行舟也:虽然想要行善却不知道端正自己的行为,就好像没有船而想过河;知道要端正行为却不知道树立诚信,就好像没有桨而要行船。

君子知诚信之为贵,必抗信而后行。指麾(huī)动静,不失其符。以施教则立,以莅(lì)事则正,以怀远则附,以赏罚则明:君子懂得诚信的可贵,一定会先举信而后行事。言行举止,不失法度。以诚信施行教化就可以立人,面对事情就可以端正,用来安抚远方的人就可以使之归附,用来实行奖赏和惩罚就可以分明。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bèi)傲无礼,德之逆也。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忠孝仁义是顺应品德的,傲慢无礼是违逆操守的。顺应是福气产生之门,违逆是祸害所出之处。

循理处情,虽愚蠢可以立名;反道为务,虽贤哲犹有祸害:顺应规律来处理感情,即使愚蠢的人也可以树立好的名声;违反道义来做事,即使圣贤也可能招致祸害。

民恃(shì)衣食,犹鱼之须水;国之恃民,如人之倚足。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民众依赖衣服和食物,就像鱼需要水一样;国家依靠民众,就像人依赖脚一样。鱼没有水,就不能生存;人失去脚,就不能行走;国家失去民众,也就无法治理。

其耕不强者,无以养其生;其织不力者,无以盖其形。衣食饶(ráo)足,奸邪不生,安乐无事,天下和平:耕作不用力,就没有供养生命的物品;纺织不用力,就没有用来遮盖形体的衣物。衣食富足,奸诈邪恶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快乐地生活而相安无事,天下才会太平安宁。

人饶(ráo)足者,非独人之足,亦国之足也;渴乏者,非独人之渴乏,亦国之渴乏也:民众富足并非只是自己富足,也是国家的富足;百姓贫穷并不只是个人的贫穷,也是国家的贫穷。

峻极之山,非一石所成;凌云之榭(xiè),非一木所构;狐白之裘,非一腋之毳(cuì);宇宙为宅,非一贤之治:高大险峻的山峰,不是一块石头可以堆成的;高耸入云的阁榭,不是一根木头可以构建的;用狐狸白毛制作的裘衣,不是一只狐腋下的毛能够制成的;以整个天下为家,不是一位圣贤能够治理的。

才苟适治,不问世胄(zhòu);智苟能谋,奚妨秕(bǐ)行:一个人的才能如果适于治理,便不问他是否是出身贵族;一个人的智慧如果能够用来谋划,又怎么能被他的小节所影响呢?

为国入宝,不如能献贤:为国家进献宝物,不如能进献贤才。

处穴大呼,声郁数仞(rèn);顺风长叫,响通百里;入井望天,不过圆盖;登峰眺(tiào)目,极于烟际:处在洞穴大声呼喊,声音只能传播到几仞之内;如果顺着风向高声喊叫,回音会响彻几百里;进入深井仰望天空,天空的大小不超过圆形的井盖;登上高峰极目远眺,会看到云烟渺茫的天边。

怨不肖者,不通性也;伤不遇者,不知命也。如能临难而不慑(shè),贫贱而不忧,可为达命者矣:埋怨自己不成材,是不通晓本性;感伤自己不得志,是不了解命运。如果能够做到面临危难而不恐惧,身处贫贱而不忧虑,就可以成为知晓命运的人了。

人之情性,皆有细短。若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足以为累;若其大略非也,虽有衡门小操,未足与论大谋:人的性格当中都有微小的缺失。如果大体上正确,即使有小的缺点,也不足以成为负累;如果整体是错误的,即使有些浅薄之术,也不足以与其讨论大事。

物有美恶,施用有宜,美不常珍,恶不终弃:物品有美好的和丑陋的,使用起来却各有适合的地方,美好的并非永远都显得珍贵,丑陋的也并不是一定要被废弃。

智小不可以谋大,狭德不可以处广。以小谋大必危,以狭处广必败:智慧微小不可以谋划大的事情,品德狭隘不可以居于广阔的地方。用小智慧来谋划大事情必然危险,用狭隘的品德来居于广阔之地必然失败。

出言之善,则千里应之;出言之恶,则千里违之:说出来的话好,千里之外都会响应;说出来的话不好,千里之外都会违逆。

身亡不可复存,言出不可复追:身死就不可能复生,话说出去就不可能再追回。

明者慎言,故无失言;暗者轻言,身致害灭:明智的人说话慎重,所以不会出言失当;昏昧的人说话轻率,所以自身招致伤害和毁灭。

礼然后动,则动如春风,人不厌其动;时然后言,则言如金石,人不厌其言:按照礼制做事,那么行为就像春风,人们不会厌恶他的行为;该说话的时候再说话,那么言语就像金石,人们不会厌恶他的言语。

面之所以形,明镜之力也;发之所以理,玄栉(zhì)之功也,行之所以荣,善言之益也:脸面之所以能够呈现出来,是明镜的作用;头发之所以能够梳理好,是梳子的功劳;行为之所以荣耀,是听取良言带来的好处。

君子重正言之惠,贤于轩璧之赠;乐闻其过,胜于德义之名:君子重视良言所带来的好处,胜过赠送自己的车和美玉;乐于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胜过称述自己的道德信义。

明者纳规于未形,采言于意表,从善如转圆,遣恶如仇敌:明智的人会在事情还没显示迹象时就接受规劝,在意外的情况下随时采纳良言,听取良言就像转动圆形物体一样顺畅,排斥邪恶就像对待仇敌一样无情。

小过之来,出于意表;积怨之成,在于虑外:小过失的到来,常出于意外;怨恨积聚而成,常在考虑之外。

智者,识轻小之为害,故慎微细之危患,每畏轻微,懔(lǐn)懔焉若朽索之驭(yù)六马也:明智的人,懂得轻视小事会造成祸害,所以慎重对待细微之处可能造成的危险和祸患,常常敬畏细微的事情,就好像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帝王的六匹马车一样小心戒慎。

祸之所伤,甚于邑(yì)室,将防其萌,急于水火:祸患所造成的伤害,比城市中房屋的毁灭还要严重,在它萌芽的时候有所防备,比防备凶猛的水火还要紧急。

知进而不知退,则践盈满之危;处存而不忘危,必履泰山之安:只知道前进而不知道后退,就会遇到满而倾覆的危险;身处安宁而不忘记危难,一定会像脚踏泰山一样安稳。

圣人知盛满之难持,每居德而谦冲。虽聪明睿智而志愈下,富贵广大而心愈降,勋(xūn)盖天下而情愈惕(tì),不以德厚而矜(jīn)物,不以身尊而骄民:圣人懂得盛极满盈的现象难以保持,因此常常保有谦虚的美德。越是聪明睿智而心志越发低调,越是富贵广大而心境越发减退,越是功勋显赫于天下而心思越发谨慎,不因为道德深厚而恃才傲物,不因为身份尊贵而对人骄横。

在贵而忘贵,故能以贵下民;处高而遗高,故能以高就卑:身处尊位而忘却尊贵,就能够以尊贵来接近百姓;居处高位而遗忘高位,就能以高位屈就低位。

情常忘善,故能以善下物;情恒存善,故欲以善胜人:心中常常遗忘自己的优点,所以能够凭借优点虚心对待事物;心中常常存有善良,因而能够以善良超越他人。

生苟背道,不以为利;死必合义,不足为害:如果违背道义地生存,便不会得到什么好处;遵守道义而死,也不足以成为危害。

不可以威胁而变其操,不可以利诱而易其心:不要因为被威胁而改变操守,不要因为利益的诱惑而改变思想。

注思于细者,必忘其大;锐精于近者,必略于远:过度专注于细小琐碎的事情,必然会忽视宏观方面的事物;过度计较眼前的事情,必定会忽略长远的打算。

仰而贯针,望不见天;俯而拾虱(shī),视不见地:仰起头来穿针,就会看不到天空;俯下身来拾取地上的虱子,就会看不到大地。

人皆知就利而避害,莫知缘害而见利;皆识爱得而憎(zēng)失,莫识由失以至得:人们都知道追逐利益而躲避灾祸,却不知道通过灾祸也可以受益;都知道喜欢得益而憎恶损失,却不知道通过损失也可以有所得。

智者见利而思难,暗者见利而忘患。思难而难不至,忘患而患反生:有智慧的人看到好处就想到可能会发生的灾难,愚蠢的人看到好处却忽略了可能发生的祸患。想到了灾难,灾难不一定到来;忘记了祸患,祸患反而会发生。

人有祸必惧,惧必有敬,敬则有福,福则有喜,喜则有骄,骄有祸:人们遇到灾祸必定会恐惧,恐惧必定会心生敬畏,心存敬畏便容易得到好处,得到好处就会欢喜,心中欢喜就容易骄躁,骄躁又容易招致灾祸。

祥至不深喜,逾敬慎以俭身;妖见不为戚,逾修德以为务:吉祥降临不过分欢喜,而是更加恭敬谨慎地勤俭自身;凶险出现却不忧愁悲哀,而是更把修养德行当作重要的事。

苟贪小利则大利必亡,不遗小吝(lìn)则大祸必至:如果贪图小的利益必然会伤害大的利益,不放弃对小事的吝惜就会有大的灾祸降临。

达人睹祸福之机,鉴成败之原,不以苟得自伤,不以过吝(lìn)自害:通达事理的人观察灾祸和幸福的征兆,审察成功和失败的原由,不因为非分的所得而使自己受到伤害,不因为过分的吝惜而使自己遭受灾难。

居不隐者,思不远也;身不危者,志不广也:不隐居的人,思虑不会深远;不处于危难的人,志向不会远大。

以险而陟(zhì),然后为贵;以难而升,所以为贤:在危险中攀登,然后才显得珍贵;在危难中向上,所以才成为贤者。

昔之君子,欲行仁义于天下,则与时竞驰,不吝盈尺之璧,而珍分寸之阴:古代的君子,要在世间施行仁义,就要与时光赛跑,不吝惜直径满尺的璧玉,却珍惜点滴的光阴。

信让者,百行之顺也;诞伐者,百行之悖(bèi)也:诚信谦让是顺应各种品行的;荒诞虚妄是违背各种品行的。

宿不树惠,临难而施恩;本不防萌,害成而修慎。是以临渴而穿井,方饥而植禾,虽疾,无所及也:平时不给予他人好处,面临危难时才施与恩惠;开始的时候不防止祸患的萌生,形成危害时才处世谨慎。这就像口渴时才凿井,饥饿时才种庄稼一样,即使速度快,也没有用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 阅读:62

周易岐黄春秋

简介:读史明智,鉴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