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漠不关心,常常对身体的小警报视而不见,选择拖延或是自行到药店解决问题。
然而,许多严重的疾病往往是由小病拖延而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对身体的小信号视而不见,应该及时进行检查,采取防患于未然的态度,以免小病拖成大病,后悔莫及。
脸黑脸黄--检查肝
肝主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流量和全身气机。肝正常则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面色红润有光泽。若是经脉阻滞,气血不通,则表现为面色青黑。寒气流于血脉,气滞血瘀,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均可见面色为青黑色;还有一种是肝功能出现异常,肝病导致血不养筋,也会导致面色青黑或者面色发黄。
黄疸是肝胆系统疾病中最普遍的症状和体征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导致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这种状况在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以及其他组织呈现出明显的黄色着色。
在中医辨证中,黄疸根据其病因病机可辨证为阴黄与阳黄,其差异在于阳黄表现为黄色鲜明,而阴黄表现为黄色晦暗。
脸红胸闷--查心脏
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心悸等症状,首先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出现心血管疾病了,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心烦不寐, 五心烦热等症状,可能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他病犯心,但病机不外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在西医上可能属于心肌供血不足,及时干预,消除病因,即可控制病情。但若任由病情发展,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有发展为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疾病的可能。
汗味异常--查内科
糖尿病患者常见汗出会出现异常,临床比较常见,大约占糖尿病的60%,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并发症之一,机体的高血糖状态引起微小血管病变,神经营养不良,累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从而导致汗腺功能失常而出现汗液排泄异常。
汗液为腥臭味,可能和湿、热有关,应排除肝脏疾病,初步检查肝功能是否异常。汗出后有尿味,应怀疑肾脏疾病,尿毒症患者分泌的汗液常会有尿味。从中医角度来讲,汗味异常的病因多为湿、热,营卫失和,腠理不固,日久则络脉瘀滞,瘀血内阻经脉导致汗液外泄失常。
低烧不退--查血液
低热不退,首先要排除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疾病。研究发现与肿瘤相关的发热,发热由肿瘤自身引起的占1/3,合并复杂感染的占2/3,并且肿瘤引起的发热的机制不明,血液肿瘤特别是淋巴瘤的诊断仍然是一个难点。
除了肿瘤相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温调定功能障碍导致的功能性低热、神经性低热也是反复低热,不明原因发热的原因之一。
中医上低热可能是由湿引起,湿温初起,阻遏卫阳,内生之湿留扰气分,湿胜则阳微,故见身热不扬,患者多表现为自觉身热,但体温不高;或是气虚发热,饮食劳倦,内伤脾胃等导致元气不足,中虚而生内热;或是阴虚发热,邪伏阴分证,温病后期,邪热渐入营血分,伏于阴分之证,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夜间低热。治疗上实则宣上利湿,虚则甘温除热,热邪深伏阴分,当养阴清热,透邪外达。
高烧不退--查白细胞
出现高热,首先要考虑的是感染导致的,一般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会升高,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但除了感染性发热,布氏杆菌感染也会导致高热的症状,是一类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高热不退,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应该要考虑到这种情况。
成人still病(结缔组织病)也应该作为一类临床排除性诊断,该病多发生在16岁-35岁,典型的表现是高热,发热超过39.5℃甚至能达到42℃,并伴有肌肉疼痛、关节痛、脾脏增大、淋巴结增大、红色斑丘疹等症状,白细胞计数也会有增多的表现,诊断这类疾病需谨慎。
浮肿水肿--检查肾
肾者水脏,后天之本,主水,主纳气,为水之下源。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失常,导致水液纳摄无权,肾虚失于纳气,水气代谢及气化功能下降,水液潴留于人体,则表现为水肿。若患者肾功能出现异常,水肿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但除此之外,一般还会伴有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升高等其他症状。
中医上认为,肾性水肿与水液代谢相关脏腑的气化不利有关,病位在肺、脾、肾,其中以肾为关键,多因外邪或内伤劳倦所致,导致气、血、水三者代谢失调。
因此,小病不要拖,及时干预,及时治疗,防止小病拖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