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餐桌上的癌症催化剂,不得不防

晗溢评健康 2024-02-06 03:47:47

腌制食物——胃癌的催化剂

腌制食物如咸菜、咸鱼、火腿、香肠等,含有较高的硝酸盐,硝酸盐可还原成亚硝酸盐,进而危害身体健康。

食用腌制食物后,亚硝酸盐在胃内胃酸及硝酸还原菌的作用下,与膳食蛋白质分解产物二级胺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会增加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

比如我国的几大胃癌高发地,当地人口味都比较重。

图片来源:吃好每天三顿饭

过量红肉——结直肠癌的催化剂

常见的红肉有猪肉、牛肉、羊肉、驴肉等。世界卫生组织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对人致癌证据有限,可能致癌)。

日本人吃红肉少,得结肠癌乳腺癌的人少。中国人比日本人吃红肉要高,结肠癌、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比日本人高。德国人红肉消费量比中国人高,乳腺癌、结肠癌也比中国人高。红肉吃得越多的国家,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病率往往也越高。

当然,红肉也不是一点儿都不能吃,别长期超大量吃就行。膳食指南建议一般成人平均每天可摄入生重40~75克的禽肉+畜肉,其中可以禽肉为主,畜肉为辅。

热饮——食管癌的催化剂

65℃以上的热饮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A类致癌物,已有动物实验也证实,65℃~70℃的热饮足以烫伤喉咙,可能导致食管癌。

我们的口腔和食管表面的黏膜对温度很敏感:一般来说,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超过65℃便能烫伤黏膜。

习惯热食的人,黏膜由于反复刺激而增生变厚,对温度不敏感,这样的人更应注意,一定要改掉吃烫食的习惯,否则长此以往,容易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

图片来源:吃好每天三顿饭

槟榔——口腔癌的催化剂

槟榔早在200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1级致癌物。从流行病学上观察所得,经常嚼槟榔的地区或人群,均较容易得口腔癌。

经常嚼槟榔,易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属于癌前状态,可显著增加患癌风险。

经常嚼槟榔,粗糙的槟榔会反复摩擦口腔黏膜,使口腔黏膜形成白斑。而白斑属于癌前病变,比正常组织更易变成癌,经统计,5%的白斑可以变成口腔癌。

酒精——肝癌的催化剂

酒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造成转氨酶升高。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饮酒会增加肝癌的患癌风险,且致癌概率取决于饮酒的量和频率。

不论是啤酒,葡萄酒还是白酒,都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总之,饮酒量无论多少,都会危害健康。所谓的“适量饮酒”只是对于过度饮酒行为的劝诫,而最好的行为就是“零饮酒”。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

于康教授

0 阅读:21

晗溢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