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军的溃散与长沙的失守,军长张德能要负主要责任

浮沉聊历史 2024-03-24 13:12:16

中国军队在1944年的豫湘桂会战中,不断丧师失地,蒋介石为了挽回局势和震慑各部队长官,一气之下枪毙了两名军长。其中一位是丢失长沙的第4军军长张德能,另一位则是弃守全州的第93军军长陈牧农,本文先来讲述一下张德能和第4军丢失长沙的事情。

长沙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座名城,日军第11军先后三次发起对于长沙的进攻,但是三次都没有完成占领长沙的作战任务。到了1944年,日本虽然在太平洋战场上颓势尽显,但是日军仍旧决定在中国大陆孤注一掷发起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与东南亚的日军建立起陆路联系。

日军占领长沙只是“一号作战”中第二阶段湘桂作战的一个目标,在日军完成河南的作战之后,第9战区和国民党军队高层都或多或少已经预料到日军即将对长沙发起进攻。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日军这次进攻长沙动用的兵力规模非常庞大,远远超过之前的任何一次长沙会战。

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在日军发起进攻之后,和第三次长沙会战时的部署一样:要求前线部队在节节抵抗给予日军一定杀伤后转入侧翼,并以有力一部固守长沙,在日军主力围攻长沙之时,侧翼的各部队开始攻击和袭扰日军。

而对于让哪一支部队固守长沙的这个问题,却使得第9战区高层犯了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负责守卫长沙的是善于防守的第10军,但第10军由于在常德会战损失惨重,此时还在衡阳整补。代替第10军守长沙的最佳选择就是驻扎在长沙、湘潭的第4军。不过由于这个第4军是薛岳的嫡系部队,因此薛岳不想让第4军去守长沙。

在正式命令第4军守长沙之前,薛岳多次对其参谋长赵子立说:“让哪个部队来守长沙呢?第4军这个部队长于攻,不善于守……”以此来暗示赵子立不要把第4军部署在长沙,但是赵子立出于全局考虑,并没有顺着薛岳的意思。在1944年5月28日,薛岳还是正式下达了第4军坚守长沙的命令。

自5月26日,日军发起进攻之后,第9战区参战各部在战斗中发现日军的兵力非常强大,当时已经查明的日军师团和独立旅团的番号就多达八、九个。当时日军在第一线投入的主力师团分别是第3师团、第13师团、第34师团、第40师团、第68师团和第116师团,第二线还有第27师团和第58师团。在日军强大的攻势面前,第9战区前线各部根本就站不住脚,不断向后撤退,在岳麓山的薛岳不久之后也把指挥部搬到了耒阳。

第4军的实力与长沙的部署问题

第4军应该算是当时的第9战区各部中战斗很强的部队,是一个拥有三个师编制的甲种军,由于该军是薛岳的嫡系部队,装备和人员都可以获得优先补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4军当时还拥有一个直属山炮营,该营装备了12门美制75毫米山炮。

第4军的军长是张德能,下辖第59师、第90师和第102师,第59师和第90师是第4军的基本部队,第102师则是后来编入的第4军一支贵州部队。根据战前数据统计,第4军的总兵力为24664人,其中第59师为7399人、第90师为7894人、第102师为6879人,第4军军直属部队为2492人。

第4军的这三个师中,以第59师的战斗力最强,军长张德能就是从第59师出来的,第90师的战斗力次之,第102师的战斗力最弱。第4军接到的任务是死守长沙,因此军长张德能把第4军直属部队、第59师和第102师部署在长沙城,第90师则部署在湘江以西的岳麓山上。

为了守住长沙,第9战区还在岳麓山上部署了大量的炮兵部队,所有的大炮加起来总计约有50多门,炮兵的实力不可谓不强。其中最瞩目的就是炮兵第14团的一个营,该营装备有4门德制150毫米榴弹炮,是当时中国军队的大杀器。

张德能的这个部署在日军进攻长沙之前还不能说有什么错误,但是当日军真正发起进攻后,这个部署就暴露很快出来很多问题,为之后长沙的失守埋下了伏笔。

诚如上文所说,日军此次攻打长沙动用的兵力非常多,因此从5月27日开始发起进攻,战至到6月9日时日军就已经打到长沙外围。第9战区负责迟滞日军前进的第20军、第37军、第99军等部不敌优势日军,这些部队此时已经是自身难保了,并在日军的压迫下离长沙城越来越远。

岳麓山告急与第4军的失败

日军在相继攻占浏阳和株洲等地之后,已经完成了对于长沙守军第4军的合围。自16日起,日军开始全力进攻第4军各部防守的阵地,以第34师团和第68师团一部进攻岳麓山,以第58师团进攻长沙城。岳麓山上第90师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击,情况最糟糕,第90师长陈侃与留守在岳麓山的第9战区参谋长赵子立联名向军长张德能求援。赵子立特别指出:“以岳麓山不保,长沙势难固守;若岳麓山确保,则可以炮火控制长沙。”

长沙城内的张德能此时却犯了难,自己无法拿定主意,就在17日上午8时开了一个军事会议讨论改变部署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第59师师长林察贤表示不能变更部署,如果临时变更部署势必导致军心不稳,第4军主力仍旧应该死守长沙。到了11时,陈侃再次打来电话表示岳麓山形势危急,请求张德能火速增派援军。张德能于是再次召开会议,这一次张德能最终下定决心调整部署,让第59师和第102师分别各留下1个团坚守长沙,2个师的主力部队全部渡过湘江,向岳麓山靠拢。

不一会儿,薛岳突然发了一封电报过来,主要内容是:“长沙保否此乃国家安危,民族存亡所系,所望晓谕各将士,无论如何要死守长沙。”但此时调整部署的命令已经下达,不可能收回,张德能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而对于渡江的部署,张德能根本没有进行周密的部署,第4军各部因为没有足够的船只而滞留在了湘江东岸,延误了战机。原本第4军确实是控制了一些船只,但此时大部分船只都被私自用于运送物资,还没有回来,为此负责管理船只的第4军副官处处长潘孔昭在不久之后就被枪决。

从17日下午5时开始渡江,一直到第二天上午,第4军的渡河部队还没有全部渡过去,有的部队开始擅自行动。在渡河期间,第4军还不断遭到日军机枪和火炮的攻击,据统计这天夜里第4军的损失不下千人。

在岳麓山上的第90师,于18日上午在日军的猛攻下彻底瓦解,全军溃散,师长陈侃也带着师直属部队逃离战场。在岳麓山失守后,第59师和第102师除留守长沙的部队,其余的部队都各自分散突围了。6月20日,第4军留守长沙的部队全部伤亡殆尽,只有少数人能够突出重围,长沙完全被日军占领。战后经过收容,第4军残存的官兵只剩下6800多人,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在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战时军律》中有明确规定:“不奉命令无故放弃应守之要地,致陷军事上重大损失者死刑。”张德能没有接到命令就撤出长沙,在指挥作战的过程中又由于自己的问题导致第4军损失惨重,因此张德能完全满足判处死刑的条件。

0 阅读:2

浮沉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