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第四十七回中写道,因鸳鸯誓死不愿嫁给贾赦为妾,拿着剪刀闹到贾母面前,说谁逼她她就一死了之。贾母本也离不开鸳鸯,而且她也看出了贾赦要鸳鸯的目的是打自己私房钱的主意,所以贾母出言维护鸳鸯,批评贾赦年纪一大把了还不懂得保养身体,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的娶,不成体统。并指责邢夫人太过贤惠缺乏主见,一味只听丈夫的话,贾母对邢夫人说:
“正要打发人和你老爷说去,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就只这个丫头不能。留下他伏侍我几年,就比他日夜伏侍我尽了孝的一般。你来的也巧,你就去说,更妥当了。”
邢夫人回去后,将贾母的话略说了几句。贾赦听了以后,自然也无可奈何。书上写他:
贾赦无法,又含愧,自此便告病,且不敢见贾母,只打发邢夫人及贾琏每日过去请安。只得又各处遣人购求寻觅,终久费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来,名唤嫣红,收在屋内。不在话下。
贾赦费了八百两银子才买到的嫣红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书上好像没有再提到了。其实不然,花了如此高的银两才买来的一个女孩子,不会就这样一笔带过,再没有她的痕迹。如果这样,那这里如此强调八百两银子的身价,岂不是白写了?
在书中第七十回的时候,宝玉有提到一位姑娘,那应该就是当初的嫣红姑娘。当时湘云、黛玉、宝钗、宝琴和宝玉等人填好了柳絮词。,正在评论谁的写得好,谁该罚。
此时却发生了一件小事情,通过宝玉的话提到了嫣红,终于和前文有了呼应。原文写道: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唬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断了绳,拿下他来。”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这里有个细节,宝玉见了这个风筝,直接说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这里的娇红姑娘,应该就是当初八百两银子买来的嫣红,娇红可能只是作者的误笔或记错。不
然嫣红姑娘没有写到,这里又出来一个无关要紧的娇红,委实没有必要,因此嫣红娇红实为同一人。而且这娇红必定是小妾的身份,而不是丫头,因为如果是丫头,宝玉会说是娇红姐姐,比如鸳鸯姐姐。但是小妾则称姑娘,比如平儿姑娘。
那么问题来了,娇红既然是贾赦的小妾,宝玉怎么会认识她呢?
一般老爷少爷的屋里人很少出来接触外人的,不过宝玉也不算外人,他在怡红院甚至贾府都是个例外,不同于其他男子,他是可以见到府中的女眷的。他会认识娇红姑娘,说明他平时到贾赦那边经常会见到她,且还挺熟稔的,否则不会连她的风筝都记得这么清楚。
宝玉这人特别喜欢和关爱女孩子,但也不是所有的女孩子,而是有才、有貌或自有个性的女子才得他的眷恋与怜惜。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这嫣红姑娘定然也是个雅而不俗的女子,当初贾赦可是各处遣人购求才买到的,若是普通女子也不必到处寻觅,更不必花上八百两银子。
她应该是正常人家的女儿,她的才情与为人也许堪比香菱、妙玉、黛玉这般,只是她家穷,身份卑微,家中为了那一笔“巨款”过日子,不得不狠心将她卖给贾赦为妾。
纵然如此,她依然美丽的绽放着,所以宝玉到贾赦那边时见到了她,感叹于她的不凡,认识并与她成为朋友,就像他身边的其他姐妹一般看待。
而嫣红这样不俗的姑娘,又怎么甘心嫁给嫁给贾赦这样的老头为妾呢,虽是命运所迫,但她依然渴望自由,渴望像蝴蝶一样飞出这个困住她的牢笼,飞向她的天空。
可是她的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却暗示了她根本飞不出去,她的一生只能禁锢在这个院子里,就像她的风筝挂在竹梢上,再也飞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