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为现代医学的病名,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两大类。中医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大致属于水肿,虚劳等病范围。
急性肾炎多见风水、阳水证候,在病因上不外风、湿 、热等毒邪的侵袭;在病位上不外肺、脾、肾等脏的病变。治法以宣肺、利湿、解毒为主,可选用苏叶、杏仁、桔梗等以宣肺,用茯苓,苡仁 、车前、茅根等以利湿,用鸭跖草、蒲公英、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等以解毒,如血压偏高,可用夏枯草、草决明等以平肝降压。风邪已去,肿消过半以后,则可进益气健脾、利湿解毒之品,如此调治适当,多数患者可望根治。家族验方~茅竹汤简便、可口、适用,影响较广,即茅根、鸭跖草、(鸭跖草在本地名野竹叶茅,可以食用)、苡仁,煎服,笔者沿用治疗小儿急性肾炎较好。
慢性肾炎多见阴水、虚劳证候,以“脾肾两虚、湿浊逗留”或“湿从热化”、“夹有瘀血”等病变较为突出。治疗上以水肿和蛋白尿两大问题较难。关于水肿,自古以来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慢性肾炎的水肿,多为肺虚不能宣化、脾虚不能运化、肾虚不能温化所致。心得:宣化上焦以麻黄、杏仁为优;运化中焦则干姜为必不可少,温化下焦则又非桂附不可。曾治一慢性肾炎达十年之久的女性患者;因水肿咳喘发作三月;用西药抗炎、利尿及中药济生肾气丸等方不解,处方用济生肾气汤方中加用炙麻黄、炙桑皮、杏仁等三味,服药3剂以后,即收肿消喘平之效。另一慢性肾炎肾变型患者,经用西药抗炎、利尿、激素及中药降生肾气汤、防己黄芪汤、五皮饮等而水肿不消,尤以腹水胀满为苦,后于原方中加用干姜、厚朴二味,即见腹水逐渐消退,由是更加笃信“肺脾肾相干”的关系是不能偏废的。关于蛋白尿,近代学者认为系脾肾亏损、精华漏泄、水浊滞留的外在表现,治疗多以益气健脾、补肾填精为主。重用黄芪以大补脾气,用山萸肉大补肾气,用苡米根渗利湿气,似有一定效果。其中苡米根为同里一家半农半医祖传秘方,经多方窥探始得其奥,尤以鲜品更好。夹有湿热者(如镜检脓尿亦可认为兼有湿热)加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土茯苓、黄柏等以清热利湿,夹有淤血者可加益母草、赤芍、丹参等以活血化淤。此外, 近来报导的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等药品,也有一定疗效,可配合运用。
总之,中医治疗肾炎,急性期应以宣肺、利湿、解毒为先,益气健脾于后,慢性期则当调补脾肾为主,配以利湿、解毒为主、活血等法。
哈
肾病就是被堵了,只是这种堵住的是什么物质很重要,是排石还是排晶,晶里面有分很多种有西药结晶有草酸结晶还有尿酸结晶,然后这些结晶附着在肾组织上就会把血管堵塞,问题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