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军兵团司令起义,却还要多次讲条件:解放军不能改造我的部队

漫步史书 2024-02-09 09:02:43

1948年5月24日,为了掩护华东野战军渡河南下打邱清泉的整编第五军,刘邓指挥中野发起了宛东战役,以吸引胡琏的整编十八军南下。

在原定的方案中,中野的主要任务的确是吸引整编第十八军南下即可,不过在刘伯承的巧妙运作下,事实上当时中野迎来了一个非常大的战机。

刘邓率领一纵、三纵、六纵佯攻确山的敌整编二十八师,的确是吸引了胡琏的目光,然而当时敌人还有另外一股增援,即驻信阳的国民党军第五绥靖区援兵。

一听到这个消息,刘邓立即下令,调陈赓的第四纵队,连同二纵和华野第10纵队、桐柏军区第28旅,组成西集团,在南阳以东布下口袋阵,紧紧地等待敌人钻入套中。

本来中野此战是想自己唱一回主角,整个计划也堪称完美,可没想到的是,这当中陈赓竟然出了个很大的纰漏,被敌人摆了一道,导致了煮熟的鸭子飞了。

驰援确山的国民党第五绥靖区也称张轸兵团。

当然,绥靖区和兵团算是两个不同的建制(绥靖区是守备兵力,兵团是属于机动兵力),但因为所拥有的兵力规模差不多,所以划等号其实也不算错,淮海战役期间,蒋介石就曾下令把绥靖区改为兵团。

宛东战役,陈赓之所以没在南阳以东抓住敌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轸这个人太狡猾。

张轸个人经历相当复杂,一句话概括,他不是蒋介石嫡系,不过,张轸曾出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战术教官,这倒是一个颇为贴金的履历,但即便如此他也没进了蒋介石的圈子。

大革命时期,张轸调程潜的第六军任团长,此后军旅生涯都和程潜没有脱开关系。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程潜的第六军被肢解,虽然后来又重建,但随着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程潜被软禁,副军长胡文斗继任军长后被害,第六军又一次遭到毁灭性打击,程潜也不得不暂时脱离军界。

一直到1936年,蒋介石重新启用程潜为参谋长,张轸也受邀到南京,在军政部任职。

只是,对于非嫡系出身的将领,蒋介石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信任,张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是有职无权。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张轸在豫北办了一个游击班,并且还邀请八路军驻第一战区长官部代表朱瑞、唐天际等担任教官。张轸以训练民兵的形式组建五个独立营,扩编为第110师。

张轸是个相当有能力的人,在很短时间里,就把这支民兵组成的部队训练成很强的战斗力。

不久之后,张轸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因战功卓著,升任十三军军长,并陆续获得晋升,先后担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66军军长、第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豫南挺进军总指挥兼豫东南行署主任、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明眼人也看得出来,蒋介石根本不愿意张轸掌握兵权,只要他带出来一支部队,就会被拉走。

抗战胜利后,张轸出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手上其实根本无一兵一卒。张轸也颇有些心灰意冷,不愿意再干下去。

可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却求上了门。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蒋介石惊慌失措,慌忙调集重兵对我军围追堵截,并下令要武汉行营主任程潜在河南漯河设“前进指挥所”。

当然,以蒋介石的意思,是要张轸出任“前进指挥所”的指挥官。

张轸一开始不愿意给老蒋卖命,硬拖着不肯去,蒋介石一连八次电催,张轸都不为所动,后来是请动了程潜出面,张轸这才勉为其难上任。

不过,即便是张轸亲统大军,也没能挡得住刘邓大军渡汝河。

有意思的事,毛主席在挺进中原的战略上,安排的是三路大军,陈粟率华野主力挺进豫皖苏,陈谢集团在豫西“哪吒闹海”。

对陈谢集团出动,张轸几乎挡不住,甚至有两次都被陈赓打到了洛阳城下。

张轸急匆匆率军撤到豫南,不敢再轻易挪动。

1948年3月,程潜参加副总统的竞选,有感于国民党当局的黑暗,一气之下把所有选票投了李宗仁,就返回了武汉。

不久之后,武汉行营被撤销,白崇禧以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兼任华中“剿总”司令,程潜改任湖南绥靖公署主任兼省主席,虽然仍旧掌握军政大权,但实际上已经算是靠边站。

张轸则是出任了华中“剿总”副司令。

白崇禧是个人精,自然不愿意平白消耗桂系的力量,他以保卫武汉为名,改驻豫南的张轸所部为第五绥靖区。

可即便如此,张轸也没有挡住我军南下的步伐。

1948年5月宛东战役中,由于确山遭到我军围攻,蒋介石严令张轸出动救援,张轸迫于无奈,只好率五万大军出动。

可走到半路,张轸就察觉出了不对劲儿。

刘邓大军打确山打的轰轰烈烈,却始终没拿下确山,张轸认为很不合理,于是他通过情报系统,竟然发现了我军在南阳以东张网以待的情况。

张轸见状,故意装出一副全力救援的样子,私底下却暗中布置后撤,陈赓没有及时察觉这一情况,因而忘了在西面设伏堵截敌军,导致了张轸全师而还。

宛东战役后,刘伯承批评陈赓的西集团:

“西兵团陈之十、十一两旅顾虑自己部分的伤亡,于二十九日夜脱离埠口之张敌,向赊旗镇北撤退,未将张敌抓住,而西兵团又迷于敌人表面的现象,误认为张敌东进,没有照顾我东面有东兵团……此为未全歼张敌的重大失着,是未能把握基本情况发展的规律,迷失战役指导方向的重大教训。”

1948年7月豫东战役后,我军解放开封。蒋介石大怒之余,下令解除河南省主席刘茂恩的职务,并由张轸接替。

张轸一开始确实展现出一副“投桃报李”的架势,一改往日反蒋的言论,还到南京活动,声称要守住河南,蒋介石也很高兴,大笔一挥,拨了四个旅的番号给他。

蒋介石当然不可能真的给张轸部队,张轸心知肚明,他所要的不过就是个名义而已。

张轸依托于这四个旅的番号,很快拉起了一支部队,并重新拉拢了一些旧部回来。不久之后,张轸正式报请南京政府授予正式番号,蒋介石无奈,只好下令授予“第五纵队”的番号。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南下,彻底解放了河南,张轸率部退至湖北祁家湾。

白崇禧为了拉拢张轸,给了张轸一个“十九兵团”的番号,并允许其将下辖各旅扩编为师,并且还把58军也划归十九兵团。

至此,张轸兵团形成了下辖三个军,八万余人的规模。

可张轸心里也很清楚,光凭这些七拼八凑起来的部队,是很难挡得住我军的。

其实从1948年春,我地下党工作人员就接触过张轸,并希望劝说他起义,张轸那时也的确是流露出过起义的想法,当时党中央通过代表给张轸传话,如果要起义,和随时同中野联系。

张轸就这么略一犹豫,三大战役就打响了,东野彻底解放东北后挥师入关,杜聿明兵败陈官庄,就连傅作义也率华北“剿总”起义了。

1949年1月25日,焦虑的张轸加快了与我军沟通起义事项,并派女婿张尹人、亲信张了且前往解放区。

当时张轸提出了四个条件:

一、保留他的河南省政府主席职务;

二、保留他10个旅的建制;

三、保持他的第5绥靖区的地盘;

四、解放军撤出他的辖区。

显然这个要求过分了点,我军没有答应。

张轸没办法,又略降低了一些要求:

一、部队建制和驻地不变;

二、解放军不用派政工人员进驻,部队政治教育由自己负责;

三、要一个“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继续控制目前的地盘。

同样我军仍然没答应。

1949年3月底,我军百万大军兵临长江,当时张轸兵团被安排在长江岸边防守。

其实,到此时张轸的心里活动更加剧烈,特别是前河南省议长刘积学劝张轸:

“起义晚了,就不值钱了。”

也因为这句话,张轸下定了决心起义,并计划在我军发起渡江战役时,在岸边放一个口子让我军进来,本来这件事情已经谈妥,但后来又横生枝节。

当时,十二兵团司令员萧劲光传话给张轸起义的条件:

“部队起义后,建制不变,到指定地点集中接受改造,连以上军官待遇不变,不愿意留下的可妥善安排到地方工作。”

张轸心里很不高兴:

“对部队彻底改造?对犯人才改造!我要求解放军不能改造我的部队。”

结果直至渡江战役,张轸未能按照事先计划起义。

可没想到的是,我军仅用了一天就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长江江防,这让张轸彻底意识到一点,就是即便是他不起义,我军也有能力解放全中国。

1949年5月25日,张轸率部两万五千余人在武汉金口起义,当然也因为起义的仓促,加上白崇禧狡猾多端,张轸起义也没能拉走全部的部队。

起义部队暂时改番号为“五五五五五部队”,所有起义部队摘掉国民党军的帽激,左臂缠上白毛巾作为起义军的标记。

张轸率部起义后,积极配合了我军在武汉长江下游的渡江作战,对保护武汉起到了积极意义。

建国后,张轸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1军军长、湖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并在1955年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一枚,以表彰他在我军渡江战役时的突出贡献。

4 阅读:805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