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醒之后还疲倦,你的觉真的睡对了吗?

养生杂志养护说 2024-02-09 03:28:48

文/黄攀攀 湖北中医药大学 教授

人的一生中,有超过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科学健康的睡眠不仅能够保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还能降低患基础性疾病的风险。但有些人睡醒之后还会感觉疲倦,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的人睡足10小时还是感觉疲惫不堪,有的人仅仅睡几个小时就精力满满,这是因为每个人身体需要的睡眠时长不同。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可以更加高效地休息,缓解疲劳。

睡眠时长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的睡眠时间不一样。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在18~20小时;出生16周后,每天睡眠时间在14~15小时;3~5岁,每天睡眠时间减少到了10~12小时;10岁以后,每天睡眠时间会小于10小时;成年后,每天睡眠时间在8个小时左右;老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在6~7个小时,而且会出现碎片化睡眠。

长期睡眠时间过短,对身体的危害十分严重。研究表明,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5小时,会增加死亡风险。因此想要健康长寿,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长必不可少。

睡眠质量的好坏,不能以睡眠时长为评判标准,而应该以入睡后,第二天精力、体力是否充足为标准。

睡前好习惯,夜晚睡得香

想要第二天一起床就活力满满,首先要了解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哪些。比如睡前的一些刺激会使神经兴奋而难以入睡,一些疾病也会影响睡眠。

《黄帝内经·素问》记载:“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一天就是一年的浓缩,夜晚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此时,一定要让人体“收藏”起来,顺应四时的变化。阴气在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到达顶点,阳气开始生发,人体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很多还未睡觉的人会觉得这个时候特别精神,其实这是阳气生发的表现,如果这时候还不能进入睡眠状态,阳气就生发不起来,阴气必然也就无法收藏起来。阴阳失调带来的只能是身体疾病丛生,难得安宁。因此,为保证充足的睡眠,要顺应昼夜节律,不能昼伏夜出。

提高睡眠质量小妙招

调整睡眠环境

尽量提升休息的房间与床的舒适度,避免噪音或者强光刺激。这些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注意心理调节

对于焦虑、抑郁等情绪,或者一些来自内在、外在的压力,要及时疏解,让内心变得平和一些,以提高睡眠质量。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前尽量避免摄入一些会让人过度兴奋的饮料,如咖啡、浓茶等;避免看惊恐、刺激的书籍、视频等。

适当运动

睡前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舒缓、放松心情的活动,如腹式呼吸、伸展运动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重视睡眠周期

睡眠周期是指睡眠存在一定的生物节律。

睡眠分为5个周期,分别是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前4个阶段归为非快速眼动期;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交替1次就是1个周期时间,为90~100分钟。人一晚上需要经历5个睡眠周期,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高质量的睡眠,这也是为什么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会在8小时左右。

一般来说,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可以恢复体力;快速眼动睡眠期,可以巩固记忆力,恢复精力。如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出现异常,人们会感到疲劳、乏力,睡醒后无轻松感;如快速眼动睡眠期出现异常,人们常会感到精力差,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如果出现对应的情况,要及时就医治疗。

睡眠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不仅是身体得以恢复和“充电”的时刻,更是大脑得以修整和重建的重要阶段。总之,为了保持高效的睡眠质量,我们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睡眠方式和时长,让自己拥有更高效、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0 阅读:0

养生杂志养护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