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武林真相之:不怕文人练拳,就怕“文人式”教拳

顺江聊武术 2024-09-17 18:28:48

中国传统武术到了民国时期,终于迎来了一次属于它的春天。其突出的特点是越来越多的文人加入到习武的行列。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精武会、武士会、国术训练馆等各式武术教学机构场所。

文人习武,为武林注入了活力与营养,对于弥补传统武术理论的不足及文字资料留存稀少的缺点,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武术技艺作为一门行业,呈现出一派购销两旺的热闹繁荣。其中,太极拳技艺,作为其中一份不为俗世所熟悉,而且被吹乎的神乎其神的高雅技艺,受到世人的瞩目与追逐。在吴鉴泉、田兆麟,杨澄甫等几位先生,前后二批,南下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教拳开始,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传统技艺,广泛传播开来。当时著名的武术家们纷纷著书立说,宣誓门户,接引门生。这些问世的武术著作,绝大多数都是由武术家们的弟子操刀或雇请文人墨客来做枪手完成的,武术著作理论繁荣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浮夸没落,埋下了伏笔。

文人习武,文人教拳,不可避免地把文人的习气,带入武林之中。文武异途,各有不同。习文,练武,都是为了让人能得到其修养和锤炼,所以,文人可以练武,以补其阳刚之不足;武人亦应该习文,以修正其粗鄙野蛮之习性,增益其阴柔。但是,武人习文,要力戒沾染文人习气,以免助长武人的夸夸其谈,云山雾罩,信口开河,不切实际的恶劣;文人习武,更要切忌文人先入为主,重理论,轻实践的浮夸习气。虽然,文武兼备,文武兼修,是有识之士们的美好追求,但是,其前提是,必须做到求真务实,知行合一。无论读书作文,还是练拳炼功,都要扎扎实实地付出汗水,用真功夫说话才行。

文人习武,武人习文,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以此降低武林的文盲率,提升习武之人的素养和品味,从这一方面来看,是有积极向好意义的。渐渐的传统武林大老粗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习武之人占了主流。文人习武,已经成了常态,这既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同时,也给传统武术的传承带来新的问题和弊端。

譬如,文人习气,带动和影响了太多的习武之人,把练武当成了习文一样的路径,文武不分。最糟糕的是,一些好为人师的习武之人,本身就是文人出身,又是半路出家,仗着自己有点文化知识水平,就先入为主,对武术技艺,胡解释,乱编辑,高谈阔论,把原本很简易行的传统武术技艺给搞得极其复杂;几句话能说明白的拳理,硬生生地给扩展变成一篇论文;原本连续的动作技艺,给故意弄成分解动作练习。可以说,这帮子无良文人把传统武术技艺肢解阉割,掺水造假,无坏不作,一个个的还乐在其中。实在是危害极大,真正葬送破坏传统武术技艺的就是这些有文化的习武之人。“不怕文人练拳,就怕“文人式”教拳。”无论人们承认与否,“文人式”教拳,弊端百出,成了主流,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武术的传承,离不开教学,所以说,武术教学首先是个良心工程,身为教拳者,要有做传统武术技艺搬运工的本分,怀着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敬爱之心,不胡编乱教,要传递尽可能原汁原味的原传原生态的技艺。对于传统武术技艺中,最忌讳的东西,要及时给弟子学生讲明,要传授能出真功夫的方法,不能搞那些高飘美,提着气,满场跑的体操不体操,舞蹈不舞蹈,杂技不杂技,武术不武术,“四不像”的恶心玩意。要时刻牢记,教拳的责任是传真方法,能使一个人获的功夫技艺上身的益处,而不是简单的如同贩卖快餐和商品一样,一经售出,概不负责。

中国的武术界,历来就是一个人只要足够的胆子大、脸皮厚、心眼黑、手段毒,就完全可以把自己包装成举世闻名的武术大师、武术名家、武术主席、太极文化家、武术思想家、武术导师等。百年过去,今天的中国传统武术,已经完全蜕变成套路为主,表演为主,“文人式”教拳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情况。如何整治这类“文人式”教拳,先人为主,好为人师的弊病呢?依靠外部的整治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中国传统武术这一行当,门槛儿低,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武术行业,就没有门槛儿可言,没有相应的标准,也没有一定的规格,国家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说到那个有名无实的武术协会,人们便会想到曲协,只会令传统武术人,呵呵一笑而已。

前人对于著书立说,视为立功立德立言的行为,甚为严谨,生怕白纸黑字,一旦问世,覆水难收,无法更改。然而,当今时代的人,却把出书当成儿戏,把出书当做招摇撞骗,换取虚名的工具,什么样的假话胡话大话坏话都敢写,颠倒黑白,编造历史,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无中生有,极尽吹牛意淫、编神话说梦话之能事坏事,只要足够胆大,敢吹牛逼,什么样的武术书籍作品都能问世发行。一本胡说八道的书,就能成就一个假大师骗子的系统工程。

如今的著书立说,早已失去了古人著书的实际意义,令广大拳众武术小白们,眼迷心乱,真假难辨。这帮子牛鬼蛇神魑魅魍魉的嘴炮神棍骗子大师们,靠着三寸不烂之舌,用嘴说,也能把人说服了;说也能给自己说出个200,300名弟子来;说也能把中国武术说成厉害无比,世界闻名,欧耶,“猜你死功夫”!所以,如何整治“文人式”教拳误人害人的乱象与弊端,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因为,它已经是病入膏肓、毒入骨髓,无法医治的绝症。

当综合格斗(MMA)运动形式,出现在世界运动体坛时,一切的击打(拳击、踢拳、肘击)和擒拿(摔跤)形式的无限制,站立和地面上的无限制时。UFC综合格斗赛事,把人类的武术技艺,发挥到极致,彻底地突破了传统武术的对抗形式与水平,这是人类对武术技艺的世界性的共识。中国传统武术如果不看到这个差距,还依然陶醉于什么反科学的用意不用力,要点不要面地练习松懈梦想成就太极神功,以“闪电五驴鞭”的全网追捧,幻想代表中国传统武术功夫,誓死关门也不与世界接轨,这势必会让中国传统武术彻底沦为一种既不能防身,也不能健身,只能用来娱乐开玩笑,令国际耻笑的肢体接触与不接触式的游戏和表演。

我的这点认识与看法,是我五十载习武经验体会的沉淀与总结,写出来,发点感慨,给热爱武术的同道们看看而已。以此提醒有良知的习武同道们,力戒文人习气,扎扎实实地刻苦炼功,管好我们自己,谨慎地负责任地教拳育人,从而不亏于我们的良心和本分。能真练然后真教,才是中国传统武术技艺得以传承的魂魄与动力。三十八年前,恩师阎公景泰曾说:“力不打拳,拳不打功,功里有拳,拳中带功。过招比武,不分内家外家,控制住对方,是好家伙。八卦也好,六卦也好;太极、通背、形意也罢,功夫没下到,练不好,照样不管用。”恩师阎公这段话,阐述了一个道理,一门技艺练成了叫技艺,练不成,什么也不是。就如同今日练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的满天下都是,但是,没练对,没练成,就不能红口白牙地到处说自己是练什么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内家拳的。

五星级“世界拳圣”乔治·麦克阿瑟,曾经专门点评:“中国传统武术不缺大师、不缺思想,不缺理论、不缺文人、不缺套路、不缺功法、不缺吹牛,最缺的是欠练!欠抽!欠揍!”

3 阅读:44
评论列表

顺江聊武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