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人惊讶的知识,蝙蝠体内携带的病毒种类超过100种,多样性极高,例如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狂犬病毒等,蝙蝠是自然界名副其实的“病毒库”。
蝙蝠有什么危险?
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爆发尼帕病毒,科学家追本溯源后发现,致命病原体来源于当地蝙蝠。
就算人类没有吃蝙蝠,也有可能感染,例如以下这个案例。
2008年,美国一位44岁的妇女在旅游两周后返程,刚回到家就出现了头痛、寒颤、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接着意识开始模糊。
幸运的是,该名女子经过抢救,及时捡回一条命,不幸的是,同行的另一位荷兰游客患病死亡。
根据分析,二人感染的是对人类有致命危险病原体之一的马尔堡病,至于为什么会感染,问题还是出现在蝙蝠身上。
虽然二人没吃蝙蝠,但却闯入蝙蝠洞穴中,在触摸岩壁时,沾染到了蝙蝠粪便,不巧感染了病毒。
从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蝙蝠体内大量病毒,除了血液传播外,还能通过唾液、粪便传播,而其体内病毒的危害性也极其的离谱。
例如埃博拉病毒,2014年~2016年,西非埃博拉病毒大爆发,感染人数超过28600人,死亡人数超过11325人,受区域医疗水平影响,整体致死率高达38%~88%,。
例如狂犬病毒,每年死亡人数超过55000人,发病致死率无限接近100%,历史上仅有7人存活,虽然捡回一条命,但却伴随着严重后遗症。
为什么蝙蝠体内有这么多病毒?诸如此类具备高危害性、高传播性的病毒,在蝙蝠体内还有很多,我们不禁好奇,这到底是为什么?
全球蝙蝠共有21科约230属约1400种,虽然大多数蝙蝠寿命仅有3~5年,但部分蝙蝠寿命却长达30年以上。
蝙蝠不仅会飞,还存在不同种混居情况,导致一个蝙蝠洞穴中,往往存在好几种蝙蝠。
寿命长、飞行跨越距离、不同种混居等因素,使得蝙蝠更容易感染和扩散病毒,久而久之,蝙蝠体内的病毒种类越来越多。
为什么蝙蝠体内这么多病毒,却没有死亡?1.蝙蝠体温较高
人体温度在36.5℃~37.5℃之间,蝙蝠飞行时体温高达40℃以上。
蝙蝠是地球上唯一飞行的哺乳动物,在飞行过程中频繁挥动翅膀肌肉,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体温升高后能更加有效支持肌肉运动和进一步刺激酶的活性。
高温能破坏或者破坏病毒内部结构,即便在漫长的岁月中,病毒进化出了抗高温功能,但较高的体温仍然能有效遏制病毒的繁衍,并且由于蝙蝠体内存在大量热休克蛋白,能有效保护细胞免受高温伤害,所以蝙蝠体温即便超过40℃,它们也没什么影响。
2.蝙蝠存在很强的抑制炎症功能
哺乳动物体内发现外来病毒后,免疫系统会迅速“派兵”前去剿灭,双方交战后会产生炎症反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炎”。
炎症加重后,病情也会跟着加重,不仅是人类,其他哺乳动物都会因为伤口发炎死亡。
为啥会发炎?
细胞质DNA发现游离DNA后,会激活炎性小体,这玩意激活后就会产生炎症反应。
蝙蝠体内超过4100种病毒,如果一遇到病毒就迅速发生炎症反应,那么蝙蝠24小时都在发炎,根本活不到3~5年。
为了解开秘密,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对中华菊头蝠、大卫鼠耳蝠和中央狐蝠进行深度研究,发现蝙蝠的炎症反应不是没有,而是很轻微,程度不影响蝙蝠日常活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因为表达AIM2细胞质DNA感受器和IFI16炎症小体的基因在PYHIN基因座中,而蝙蝠体内缺失了缺少PYHIN基因座。
简而言之,蝙蝠体内真实在发生炎症反应,但炎症表现却被抑制了,举个例子,张三和李四在玻璃房中吵架,外面能听见大吵声,当换成隔音玻璃后,张三和李四仍然在吵架,但外界的人却听不到争吵声。
炎症是免疫系统和病毒“交战”的表现,也就是说,蝙蝠体内的病毒一直在被免疫系统压制,无法兴风作浪。
3.蝙蝠和病毒协同进化
澳大利亚野兔泛滥成灾,数量曾一度达到100亿只,为了消灭野兔,澳大利亚用了多种手段,例如建造围栏等,其中一个办法是投放病毒。
1950年,澳大利亚将粘液瘤病毒投放到兔子族群中,起初效果很明显,整体数量甚至降低到了1亿只。
但没过几代,兔子体内很快产生了粘液瘤病毒抗体,数量再次恢复到了3亿只。
1996年、2012年,澳大利亚分别对野兔分别投放了杯状病毒和K5病毒,还是一样的剧情,刚开始有效果,随着几代的繁衍,新生兔子体内逐渐产生了对应病毒抗体。
蝙蝠也是如此,病毒杀死蝙蝠,蝙蝠消灭病毒,二者争斗了漫长岁月,结果蝙蝠进化出了病毒抗性,而病毒也进化的越来越难以被消灭,这是病毒与宿主在长期协同进化的产物,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以上就是“为什么蝙蝠体内有超过4100种病毒,却没有死亡”的答案,可一旦这些病毒离开蝙蝠体内,它们就会对感染者发动猛烈攻击,所以没事别手痒去招惹蝙蝠,它们居住在洞穴中,已经尽量远离人类了……
以人为本!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我听人说过一个故事,说一条眼镜蛇咬了一个人,结果蛇死了,人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