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二百上将传

德哥讲史 2024-03-14 14:54:51

这本“中国国民党二百上将传”是1994年5月由我所居住的城市天水新华印刷厂印刷,印数只有四千册,定价18.8元,是一本地道的资料书。天水新华印刷厂在城市最西头的城郊结合部,当时比较荒凉。我有一个朋友在印刷工作,是个部门小领导,他知道我喜欢收藏书,在印制完成“中国国民党二百上将传”的时候他就送给我了一本样书。所谓样书,就是印刷每印刷一种书的时候,由印刷厂交由出版社图书责任编辑检查的图书。这种样书通常不超过五本,这是图书进入流通渠道前对其质量的最后一次把关。

样书检查项目不仅包括四封、内文,还包括版权页、书号、定价、印制质量、装订质量等,通常需出版单位和作者签字盖章后方可退回印刷厂,才允许大批量印刷。这种样书也叫“签样样书”,“作者样书”、“出版社样书”、“库存资料样书”等,我这本样书属于印刷库存资料样书。

天水新华印刷厂的朋友说:这本书印数只有四千册,做为资料书不会公开销售,大部分被图书馆和单位收藏,个人很少有机会获得这本书。做为一个男人,我对军事题材的书籍很感兴趣,在我收藏的书中有一半是有关军事的,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已经快三十年了。近日整理旧书,想起这段往事,送我这本书的朋友早已失去联系,心中十分感慨。写下点文字,重温一下历史,也许三十年前送我这本书的朋友能看见。

这本书收录了国民革命军自1935年开始授衔至1949年败退台湾由国民政府正式授予上将军衔的221人。这本书资料性极强,详细介绍了每名上将的生卒年、宇号、籍贯、学历、主要任职等。对人物及涉及事件的表述均采审慎态度,一般不作评述。这本书对历史人物特别是现代历史人物,能做到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实事求是的科学评述。

(‬特‬级上将)‬

1925年7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在1925年至1935年这十年时间里,国民革命军的军衔制度是比较紊乱的,“将军”之衔授予不大严肃,军事参议院里更是上将排排座。为改变这种军阶过滥的现象,时任军政部长何应钦遵照蒋介石的旨意,于1935年初, 以“陆军官阶过滥,殊非尊重名器之道”为由,呈请国民党中央,提出减少上将员额,对一些名实不符的上将下调至中将,对中将、少将晋升进行严格控制,这一报告在国民党中政会上表决获得通过。

(‬一级‬上‬将‬)‬

1935年的中国,蒋介石认为中央红军已被他赶入绝境,彻底消灭只是时间迟早而已。地方实力派已无翻江倒海之力,天下英雄就尽入彀中。统一军令、集中指挥,重整江山期有时。1935年3月,《国民政府公报》公布了《特级上将授任条例》、《上将任官施行条例》,明确规定“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为特级上将”;而符合晋升条件的“陆军上将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

(‬二‬级‬上将)‬

国民党革命军沿用了北洋政府的军街制,国民革命军将级军官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特五个等级。

1935年4月1日,蒋介石被国民政府授任为民国史上唯一陆海空军特级上将。4月2日,授任陆军一级上将8人,为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

4月3日,授任陆军二级上将20人,为陈调元、何成浚、朱绍良、韩复榘、宋哲元、刘湘、刘峙、万福麟、何键、白崇禧、刘镇华、顾祝同、商震、傅作义、徐永昌、于学忠、杨虎城、蒋鼎文、龙云、徐源泉。国民政府为防止上将军衔过多,同时也特别规定,陆军上将的名额有限,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都不能再扩编上将名额。4月4日至10日,授任杨杰等89人为陆军中将。4月13日至4月22日,授任黄杰等230多人为陆军少将。

(‬中‬将‬加‬上将‬衔)‬

1936年,为解决高级将领中具备授予上将条件的,但又受上将员额所限而不能授予的问题,

国民政府于1936年补充了《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创造出了“中将加上将”这一特殊军衔。

在条例出台之后,国民政府就立即拟定了一批获得“中将加上将”的将军名单,他们包括:陈诚、张治中、卫立煌、薛岳、钱大钧、张发奎等人。

1936年至1949年,共有45人被授予该军衔,在这45人中,最终也只有区区10人如愿以偿晋升为上将。大部分人也就在这个“预备上将”的位子上原地不动了,国民党军败退台湾之后才停止了中将授上将的授衔。

(‬追‬赠‬上‬将‬军衔)‬

“中将领上将衔”其实就是介于上将与中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军衔,授予此军衔者,可以享受部分二级上将的待遇,比如军领章上可以有三颗将星,看起来和二级上将并无区别,可以被授予二级上将担任的职务,在二级上将出现空缺名额时,可以比普通中将有优先递补的权力。但是其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正式档案里还是中将,其工资待遇也只能拿中将的上限。因此,也可以认为此类将军是“准上将”或者“候补上将”。

中将加上将衔”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民党军队制度方面的弊端。首先便于授予此衔的将领指挥作战。毕竟国民党军队对中将名额没有限制,集团军司令、军长甚至师长有中将头衔的大有人在,如果战区级别的高阶指挥官仅仅也只是个中将,那么指挥起来就没有那么名正言顺、得心应手。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兵多将广”。不仅兵力众多达数百万之众,就连将官数量也是极其庞大。因此当时就有“少将多如狗,中将满街走”的戏称,而与中将、少将泛滥成灾相对应的,是国民党对于上将军衔的授予却是慎之又慎,有极为严格的人数限制,以致于像杜聿明、王耀武这样深受老蒋宠信的黄埔系嫡系将领,尽管后来都成为了指挥大兵团作战的高阶指挥官,但在军衔上也只能在中将的位子上停滞不前。

这本书收录了从1935年至1949年国民党军队正式授街以来被授以的上將 221 人。其中特级上将1人(蒋介石),一级上将38 人,二级上将154 人,中将加上将街*28 人。

21 阅读:8590
评论列表
  • 2024-03-20 10:59

    孙连仲将军,台儿庄会战正面主力部队,国内首次抗日大捷[点赞]

    砖家 回复: 米老鼠点秋香
    你把喜峰口大捷放哪里?
    米老鼠点秋香 回复:
    首次是平型关大捷
  • 2024-03-19 22:18

    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这是抗战时期的叫法

  • 2024-04-24 10:49

    这书我看过,老版本,上中下三册,而且都很厚 这个应该是再版而且简化

  • 2024-07-24 03:45

    国民党都败退了,这些上将不上将的,就没什么含金量了

  • 2024-04-12 15:48

    哪里有买?

  • 2024-03-15 16:56

    耳机上将怎么会有154个人

  • 2024-08-29 08:09

    221哪有这么多?就算递补的上将也就是100来人

德哥讲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