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双碳”战略——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大力推动下,中国经济开启了“双碳大潮”。减碳开始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主旋律,并直接推动了涉及节能减排的相关产业出现高速增长。
暴涨10倍,强大需求推动碳酸锂飙升在“双碳大潮”下,相比传统汽车,有更低能耗的新能源汽车变为最直接的受益者,年销售量出现了翻倍增长。
3月5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全国两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今年1月和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非常好,均增长了一倍多,预计今年可能会大幅超出预期目标。
在新能源汽车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作为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电池主要原材料的碳酸锂也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价格攀升。
3月7日,上海钢联统计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经高达50.25万元/吨,创下了历史新高。
电池级碳酸锂吨价从2021年初5万元起涨,全年暴涨超过5倍,年末价格已超过25万元/吨。步入2022年,在过去两个多月碳酸锂价格又再度暴涨超过70%,价格已历史性的突破50万元/吨大关,在过去一年多累计涨幅达到惊人的10倍。
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王红,近日向央视财经记者这样描述了碳酸锂当前的市场现状。
“供不应求,现在的客户都用抢的模式,只要一说有货会立刻买走。现在仓库的货基本是寥寥无几”。王红称,她是2018年入行的,那时候是碳酸锂行情最低谷的时候,大概是两万八九、三万元一吨。
现在碳酸锂价格已经飙升到五十万元一吨,涨了十几倍。“今年过完春节那两周非常疯狂,半天可以涨一万元。付款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如果款不到,合同就得作废。”
支撑碳酸锂价格大涨的力量是下游锂电池旺盛需求。
在一家生产锂电池的企业里,记者看到,3条锂电池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生产,产线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两年企业的锂电池的、订单量一直在增长,生产线基本是满负荷运转。而电池系统成本占到了新能源整车成本的近40%,其中锂电池中30%-45%的成本又在正极材料上,锂正是正极材料所需要的核心原料。
对于碳酸锂持续大涨,市场人士的普遍看法是不排除有人会趁机浑水摸鱼,但综合供需来看,引发涨价的主因还是碳酸锂客观存在的供需缺口。
首先,从供给上看,锂资源主要位于开采难度较大的地区,从探矿到形成产能需多年努力,作为上游原料的碳酸锂要扩充产能,形成新的产能增加供应,时间周期以两年计。短期内,碳酸锂想大幅扩张产能做不到。而受新冠大流行等因素影响,现有锂矿产能同样受到了较大限制,供应链方面也存在着阻碍。
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国内锂盐有效产能为46.24万吨,但是当期总产量不过23.04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49.82%,还未过半,客观上碳酸锂供给端存在很大压力。
其次,需求方面,在“双碳”国家战略下,目前新能源车生产量高速增长,已经成为锂资源需求的主力。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69.1%。特别是近期俄乌之战爆发,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向上突破130美元/桶,创下了14年来新高。今年传统石化能源暴涨,就像上述工信部负责人判断的那样,可以预见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还会超预期增长。
另外,碳酸锂价格暴涨的动力还不仅仅只是来自新能源汽车暴增的市场需求,大量来自新兴储能电池市场的订单也进一步推高了碳酸锂的价格。
据了解,2022年春节前后,全国涉及动力及储能电池开工的项目多达9个,总投资超798亿元,产能规划超176GWh;签约投资动力电池项目6个,总投资超1080亿元,产能规划超215GWh。
对于碳酸锂未来市场的判断,业内人士甚至表示,“今年下游企业对碳酸锂的订单量一直在增长,需求量预计会增长三倍,而如何及时买到碳酸锂也成了当前的难题。”
从过去一年多碳酸锂暴涨的轨迹看,推动碳酸锂上涨的深层原因显然是产业链下游出现需求暴涨,引发了周期性产业链失衡,上游原料供给不能满足下游需求的供需错配。
多个周期价格洗礼让中国光伏领先世界与碳酸锂价格因下游需求暴增出现价格上涨相类似,多晶硅作为清洁新能源主要产业——光伏产业上游最主要的原料,过去一年多的涨幅虽然远远低于碳酸锂,但在2021年也因为价格上涨一度成为关注的热点。
在“3060双碳”国家大战略推动下,出于对未来市场发展的坚定看好,光伏产业链处于中下游的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大幅扩张,大幅超过上游多晶硅所能提供的产能。市场出现的供需力量大变化,直接推动多晶硅价格自2021年初6万元/吨左右起步,一路上涨到10月最高27万元/吨,在年末价格也超过23万元/吨。
多数时候上游材料涨价会引发中下游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利润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多晶硅去年涨幅虽然不及碳酸锂涨幅的一半,但仍引发了中下游企业的反响。
例如,去年国庆大假前一天,多家组件企业就联合向市场发出公开信:恳请有关部门政策灵活部署、恳请电站推迟抢装、产业链互通有无。
在上下游供需错配,下游强大的市场需求支撑下,一些光伏企业去年想人为改变市场价格运行规律,力图让多晶硅价格出现大幅回落的目的最终却未能实现。
在市场之手对资源配置发挥主导作用下,无论是去年多晶硅的价格变化,还是碳酸锂延续至今的价格飙升,如果涨价背后没有市场的旺盛需求作支撑,没有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多晶硅和碳酸锂想凭空涨价是无法实现的。
另外,在市场经济下,因供需错配出现的价格涨跌从长远来看并非都是坏事。
以光伏行业为例,光伏行业从2000年开始高速发展,到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需求下滑,然后再经历短暂反弹后又面临双反的限制;从2012年开始的复苏到2018年的“5.31”淘汰落后产能,之后再次迎来了光伏行业的高速增长。在这几轮光伏产业周期中,多晶硅价格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正是经过这几轮市场周期性价格涨跌洗礼,最终实现了光伏产业从政策扶持驱动行业发展到市场需求驱动行业发展的转变。
中国光伏产业,正是在这几次的潮起潮落周期发展中,淘汰出局了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让在价格变动中活下来的企业竞争力更强,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并最终让中国光伏蜕变成今天全球光伏的龙头。
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多晶硅、硅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占全球的产量占比已分别高达 67.30%、97.40%、78.70%和 71.30%,远远将其他国家甩在了自己身后。
以多晶硅生产龙头企业通威股份为例,早在2020年一季度疫情爆发初期,多晶硅价格尚处在近10年最低点时,通威就极具前瞻性的宣布扩产,并没有等到一年后多晶硅价格开始大涨后才开始扩张产能。
市场最终也证明了通威决策的正确性,同时通威提前扩张产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多晶硅去年价格的变化没有像碳酸锂那样剧烈。
供应大规模释放才可能引发价格拐点价格上涨必然会引发市场供应量增加,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价格作为资源配置指挥棒要发挥的主要作用。
多晶硅和碳酸锂价格上行同样引发了生产企业扩张,甚至引来了新的跨界企业进入。
多晶硅生产龙头企业通威股份去年产能大约10万吨,目前经过扩产已经达到了18万吨。
根据该公司去年公布的高纯晶硅业务发展规划,乐山二期5万吨、保山一期5万吨已经于2021年底投产,包头二期5万吨将于2022年内投产。同时,该公司计划在乐山新增投资20万吨高纯晶硅产能,其中10万吨计划2022年底建成投产,预计2022年底公司高纯晶硅产能规模将达到33万吨。
在价格上涨,利润大增的激励下,其他几家主要的硅料企业在2021年下半年以来,基本上都宣布了扩产计划。
根据硅业分会统计,预计到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86万吨/年以上,环比上一年度增加34万吨/年。增量包括保利协鑫能源11万吨/年、新特能源2万吨/年、新疆大全4万吨/年、通威永祥12-15万吨/年、亚洲硅业3万吨/年,以及其他小计2万吨/年。
市场对于多晶硅产能扩张的预期,在去年底一度引发多晶硅价格从27万元/吨回落至23万元/吨。这说明价格作为市场调节之手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但在“双碳”国家大战略支撑下,加速发展光伏等能新能源产业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仍是大势所趋,市场潜在的强大需求仍推动多晶硅价格在今年初开始连续六周小幅回升。目前多晶硅价格又回升到25万元/吨附近。
与此类似,持续暴涨后的碳酸锂也引来了锂矿公司加速锂资源开发,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领等域公司均出现了投扩产忙。
2月16日晚,云天化、恩捷股份、亿纬锂能及华友钴业控股股东华友控股与玉溪市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未来围绕玉溪市目标矿产资源,在玉溪市建设新能源电池、锂电池隔离膜、磷酸铁及磷酸铁锂、铜箔项目等电池配套项目。项目计划分三期,一期和二期合计承诺投资额高达517亿元。
2月14日,宁德时代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资源有限公司与甘孜州投资集团、宜宾三江汇达公司、四川省天府矿业公司在成都签订合资协议。各方将加快全省锂矿资源勘查开发,增加锂资源供给,为四川省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月16日晚间,贝特瑞公告,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背景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出更高标准,相对应的硅基负极材料也迎来了发展期。为此,公司拟在深圳市光明区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50亿元。
.....
从上述多晶硅和碳酸锂生产企业宣布新增产能看,市场经济下产品价格上涨后必然会引发生产企业扩张产能寻求更多的利润。
目前,在多晶硅生产企业扩产影响下,多晶硅价格在2022年一季度基本上处于小幅上涨状态,但上下游产能错配更厉害、产能扩张没有及时跟上的碳酸锂价格还在继续大涨。
碳酸锂价格何时出现拐点,保持平稳,最终仍然要取决于市场供需力量的对比。
只有新增的产能上来以后,中下游旺盛的需求可以满足后,碳酸锂的价格才可能出现平稳,或者回落。(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