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胃胀患者,用了几剂汤药就治愈了,这个方子我分享给大家

中医脾胃教授余幼鸣 2024-03-09 17:50:18

胃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胃部饱胀、不适、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很多人胃胀多年,习以为常,不重视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其实,胃胀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脾胃功能失调,只要调理好脾胃,胃胀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个胃胀6年的患者,是如何用5剂汤药治愈的。

经典医案:脾胃虚寒,气滞血瘀案

李某,女,42岁,2018年10月10日诊。主诉“胃胀不适6年余”来诊。

现症:胃部经常胀满,有时伴有隐隐作痛,饭后尤甚,喜按揉,喜暖饮,呃逆频繁,口干口苦不欲饮,大便干燥,月经量少色暗,舌淡,苔白,脉沉细。

辨证:脾胃虚弱,肝气郁滞,寒热交错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祛寒。

处方:半夏15g,黄连10g,干姜10g,黄芩10g,党参10g,茯苓15g,佛手10g,香橼10g,枳壳10g,甘草10g。5剂,水煎300mL,分早晚2次服,日1剂。

2剂后胃胀明显减轻,3剂后胃痛消失,5剂后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半夏泻心汤源于《伤寒论》,由七味药物组成,分别是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此方具有平衡寒热、散结消痞的作用,适用于寒热混杂的症状。

此方的特点是辛苦甘三味相配。方中半夏能降胃气,止呃逆;黄芩、黄连能清热泻火,干姜、半夏能温中散寒,加上人参、大枣、炙甘草能补益脾胃,共同调节脾胃的升降功能。半夏泻心汤以辛苦降升、寒温调和、攻补并施,是调理脾胃的典型方剂。

关于脾胃病用药,临证有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温补健运

如脾胃虚寒与气滞血瘀并见,症见胃胀痛,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燥,月经量少色暗等,常用附子配白术、茯苓配炙甘草、当归配川芎、桃仁配红花等温补健运之药。

清热养阴

如脾胃阴虚与胃热并见,症见胃痛,口干口渴,嗳气酸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常用麦冬配黄连、沙参配黄芩、玉竹配黄柏等清热养阴之药。

消导化积

如脾胃不运与食积并见,症见胃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舌苔厚腻等,常用山楂配神曲、麦芽配酒曲、厚朴配枳壳、砂仁配草豆蔻等消导化积之药。

疏肝和胃

如肝郁犯胃与胃气不畅并见,症见胃痛,胸闷,嗳气,口苦,情绪抑郁等,常用柴胡配白芍、香附配陈皮、郁金配木香、佛手配香橼等疏肝和胃之药。

选药讲究

所谓“讲究”,乃遵循脾胃之生理病理。

如临证时温胃药常用附子、干姜、吴茱萸、细辛等;养胃药常选麦冬、石斛、玉竹、沙参等;清胃药常用黄连、黄芩、黄柏、青皮等;健胃药常用白术、茯苓、山药、苍术等;和胃药常用白芍、荷叶、陈皮、佛手等;消胃药常用山楂、神曲、麦芽、厚朴等。

以上这些用药都说明我们在注重脾胃生理病理的同时,也要选药进究、重视配伍。

47 阅读:6652
评论列表
  • 2024-03-17 18:42

    5剂估计不行,15剂估计可以

  • du 3
    2024-03-10 21:04

    说的和传统的中医不一样,传统中医治病看病讲究经方,这里是……没看懂

  • 2024-04-10 08:14

    喜暖饭黄连10g?多了

    用户32xxx59 回复:
    看配什么药量,也不能单一说量多,能治好就不多
  • 2024-06-13 17:21

    请教余主任,胃酸少如何治疗?

    中医脾胃教授余幼鸣 回复:
    您好,可以后台斯信我
  • 2024-08-18 22:05

    有好方有什么用,现在没好的中药呀!

  • 8282 1
    2024-04-15 20:59

  • 2024-07-20 15:33

    [赞]

  • 2024-08-19 22:54

    好[点赞]

中医脾胃教授余幼鸣

简介:脾胃科|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