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招,终于来了……

讯仕评财经 2023-01-14 11:10:02

文/刘晓博 刘晓博说楼市

今天(11月13日)中午,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财联社”,发布了如下消息:

这篇报道对于“金融16条”的内容披露比较有限,但仅从“通知印发之日起,未来半年内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可不调整贷款分类”这一条判断,其力度非常大。

如果消息属实,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到期的贷款,可以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可不调整贷款分类”则意味着,央行对银行的考核也对应放松。

至此,房地产板块周五大涨的真正原因“水落石出”,不仅仅是传说中的“第二支箭”。只靠数千亿的第二支箭,无法支撑房地产板块如此幅度的大涨。

过去一周人民币资产的强劲反弹,地产板块的绝地逢生,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经济是有周期的,每一个最惨的时刻,都在孕育着下一个春天。多重利空、多只黑天鹅共同作用出的底部,往往是超级底部,往往是十年难遇的黄金坑。

你可以止盈离场,一批人可以止盈离场,但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玩下一轮游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天花板太低,身份和语言成本太高。

这也证实了我一直以来的重要观点:作为中国含税率最高的行业,带动力最强的行业,房地产必须回暖,才能撑起整个国家的财政、就业等。

这张图我曾给大家展示过,它显示了2007年以来每年全国卖地收入占“中央+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百分比。一般预算收入主要来自税收,不含卖地收入。卖地收入相当于地方政府的增量收入、不确定收入。

可以看出,这个百分比是不断上升的。而且每当经济遇到“过坎”的时候,比如2008年到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这个占比就大幅反弹,或者创新高。

最近一轮的高点,是疫情之后的2020年创造的。

有人会说:这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要“戒掉房地产”。但问题是,房地产是“征税神器”,这个行业突然倒下,财政靠什么支撑?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今年前9个月,全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850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3%。

看起来跌幅也不算很高,但你要知道:今年的土地大部分是被央企、国企买了的,其中相当比例是地方融资平台,这相当于地方政府把土地从左手卖给了右手,买地的钱来自地方银行。这种玩法,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剔除这个因素,卖地收入恐怕要下降一半。

今天的财政缺口,主要靠国债、地方债、央行上交外汇储备运营利润等支撑着。

还有人幻想,将来政府多建保障房,取代商品房。他们不懂一个道理:建设保障房的钱,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商品房。商品房不行了,保障房的建设也会因为缺钱而减速。

上图是近年来商品房贷款和保障房贷款的增速对比。

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商品房市场越来越不景气的时候,保障房贷款是下降的。当然,供应量也一定是下降的。

有“经济洁癖”的人会说:我们就是要抑制房地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但问题是,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都要减税扶持,芯片等行业还离不开“财政奶嘴”,钱从哪里来?

提高政府杠杆率,大量发行国债、地方债,固然可以支撑几年,但政府杠杆率也是有上限的,超过了警戒线会影响国家信用评级。

所以,尽快形成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在刚需、改善的支撑下,让房地产健康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这样,财政缺口可以尽量少一些,可以为经济转型赢得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

新发布的“金融16条”,以及融资的“第二支箭”,都对房地产行业构成了重大利好,甚至有“救命的效果”。

但房地产的回暖,还需要“天时”的配合,这就是疫情逐步减缓,最终让社会生活恢复常态。只有这样,这一列金融上的利好,才能转化成全面回暖的动力。

即便疫情结束,房地产业很难回到过去,国家也不希望回到过去。所以,未来房价不会有V型反转,只有底部逐步抬高,以及部分城市的显著回暖。

虽然有了“金融16条”、“第二支箭”,降准、降息、放松认房认贷等措施仍然需要进一步落地。B端(开发商)的利好,跟C端(购房者)的利好结合起来,楼市才能重回正轨。

有人期待,未来的房地产税,会有全面的累进制税率,对多套房加税。我再次预言:这是不可能的。

在少数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或许会有累进制税率。其他城市,都没有这种条件。绝大部分城市,未来会鼓励大家的住房消费。

重要提醒:

最近又有人冒用我的名义、照片,注册了多个谈股票的公众号,比如下面这张截图红框中的三个号,都跟我没有任何关系,请大家注意分辨。我不会注册股票类的账号,也不会在任何场合荐股、诊股,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0 阅读:4

讯仕评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