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老兵徐良春晚一唱成名,之后却意外卷入杀人案,闹得妻离子散

同巍聊历史 2024-04-08 07:48:43

1997年7月,越战老兵徐良独自在家中看报时,电话铃声骤响。

原来是当地电视台的音乐编剧,想邀请他共同为八一建军节写一首歌,并主演相关音乐短片。

“十年前春晚舞台上,您的一首《血染的风采》,感动了全国观众,现在再唱一首,就当是纪念和告别。”

听着编剧的劝说,再回首十年间的种种,徐良不由得感到一阵唏嘘。

当初自己投笔从戎,参与老山战役,却在战斗中九死一生,身负重伤。凯旋后,荣获解放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事迹还被各大报纸争相报道。

之后更是收到春晚邀请,登台唱歌,声名大噪,一时风头无两。可随之而来的谣言与诋毁,却让他备受打击。

但编剧的一番话还是深深触动了他,在告别的心态下,他应下邀请。

谁料,正是这次邀请让他从云端彻底跌入谷底。那么接受邀请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意外卷入,被关一年

距离建军节已不足一月之久,时间紧迫。待徐良接受邀请后,编剧很快便着手展开各项工作。

为建军节创造词曲并非编剧的临时起意,他是在完成歌曲的雏形后才找上徐良,邀请他进行完善。

因此他们并未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歌曲创作,而是留足时间去拍摄音乐短片。

而变故就发生在第一天拍摄结束后。

那天收工时,徐良本打算直接回家,结果刚走到门口,却被编剧拦住。

称自己一个朋友今天过生日,仰慕他许久,听说这几天一起工作,便想趁机见上一面。

毕竟共事半月已久,后面还有合作,徐良不好拒绝,便答应前去。不巧的是,当天晚上徐良事务繁忙,吃饭期间多次到外面接电话。

等事情终于处理完回到包间,只剩下编剧和朋友。两人醉态明显,却还未尽兴,便又招呼来两个陪酒女。

徐良虽不认同他们的行为,但苦于没有身份立场阻止,只能借口打电话从包间逃去外面享清静。

片刻,他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再次返回包间。

两人终于尽兴,编剧见他回来,抱歉地表示今天没招待好,等短剧拍摄结束再请吃一顿。

三人就这样聊着天走到车旁,结果一进车就见刚才的陪酒女之一对着一群人指着他们的车,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突然,对方气势汹汹地走到车旁。

正当徐良摸不着头脑时,为首的男人竟直接将编剧从车上拽下。

看到此情此景,徐良意识到情况不妙,于是赶忙喊上其朋友一起下车。可是双拳难敌众手,对方至少有十人,三人很快落了下风,被毒打一顿。

徐良后来在采访中描述“像是被人套了个麻袋,拳打脚踢,哪哪都疼”。

或许是见徐良是个残疾人便放过他,转而殴打另外两人。

让徐良得以利用这半刻喘息的时间,拨通朋友的电话,喊其来帮忙。

那群人见徐良打电话叫人,不敢再多待,很快逃离现场。见他朋友到来,编剧指着一条小巷,“他们往哪跑了!”

朋友也是个冲动的性子,一听这话,立马开着车追上去。

等徐良一瘸一拐赶到,现场已经乱作一锅粥。为避免事态扩大,他赶忙上前拉架,却没想到黑暗中被砸了脑袋,当即晕倒在地。

第二天醒来时,却发现入目的竟是昏暗的禁闭室。

他百思不得其解,问过来探视的朋友才知道,当晚混战之下对方死了一个人。

顷刻之间,关于越战老兵徐良参与打架斗殴,还打死了人的新闻就已铺天盖地。

警方也将其逮捕关了禁闭。

事后,虽然他多次辩解自己并未参与,只是单方面被殴打,其朋友也承认是自己杀的人,但无奈没有证据,他最终还是被关押一年。

在这一年里,妻子带来离婚协议想与他分开。

“外面都说你杀了人,现在学校里没人愿意和孩子交朋友,走到哪都感觉有人对着我们指指点点,还是离婚吧。”

尽管他心中多有不舍,但确实是自己连累了妻儿,面对离婚协议,他低下头沉默了许久,才拿起笔,签上自己的名字。

春晚一首歌火遍大江南北

在关禁闭的一年里,徐良想起了许多以前的事。

想到十几年前自己作为音乐学院的学生,按照学校安排到军队开展慰问演出。

却在目睹英姿飒爽的军人风采后,决定报名参军。经过三个月的特训后,随部队奔赴云南老山战役前线。

在一场战斗中不幸被子弹打中左腿,大腿内侧最粗的血管断裂,血液随着心跳往外喷,做了九次手术才保住性命。

只是左腿截肢,落下残疾,行动只能靠坐轮椅或拄拐。

起初他并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尤其是之后在家,听到父亲扛着七十多斤的煤气罐上楼,每上一级台阶,就传来“咚”的一声,这声音听得他心慌。

直到十二月份,他收到春晚的邀请,在春晚上以一首《血染的风采》被人们熟知。

而后出演以自己为原型的歌曲同名电视剧,感动了无数人,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那段时间,徐良基本上每天至少有一场报告会,其中在人民大会堂就有四次,每场报告之后都有无数记者守着采访他,社会各界都给他写信。

但他真正意识到自己出名了,是一次他骑着车在路上,被人认出来,大喊了一句:“这不是徐良吗!”

然后路上的行人都纷纷回头看他,就连公交车上坐着的人都伸出手来和他打招呼。

为了避免引起骚乱,之后徐良出门都是坐出租车。

可就算这样也会有一些意外出现。有一次徐良因急事要赶飞机,可是好不容易赶到机场,飞机都要起飞了。

有机场工作人员认出他,看他面色着急,便走上前问他有什么需要。徐良不想麻烦别人,只说自己要赶飞机。

结果,旁边的同事开口补充说:“他要赶四点半去北京的飞机。”

于是,工作人员立马拿起对讲机联系塔台,飞机当即停下返回,让徐良一行人登机。

后来,徐良回忆过往,表示当年的自己太过年轻,面对各种夸赞、追捧,高兴得昏了头,殊不知只是叫人看了笑话。

人红是非多,流言四起

“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名声大了,诋毁也就多了。

对于徐良的爆火,自然有人看不惯,各种是非诽谤就纷至沓来。

1987年12月18日,上海文化艺术报刊刊登了一篇名为《索价三千元带来的震荡》的文章,矛头直指徐良。

指责其面对上海金秋文艺晚会的邀请,要价三千元,不得少一分一毫,否则拒绝出演。

与造谣者交涉未果后,徐良以造谣生事,损害自身名誉权将其告上法庭。

案件最终以徐良拿出演出结算支票,证明其三场演出也仅仅得到一千二的酬劳,判徐良胜诉。

此事刚过,一篇报道就又将其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一位笔名为北明的撰稿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徐良是逃兵,腿上的伤是为躲避上战场,自己开枪演的一出戏。

说他因曾遭到连长批评,怀恨在心,战斗时对连长见死不救,导致其坠崖身亡。

文章列举出他的“种种罪状”,抨击他根本不是英雄模范,而是逃兵、谋杀犯。

得知此事的徐良感慨“祸不单行”,却又无可奈何。

他找到当地媒体想要登报澄清此事,可空口无凭,且先入为主的习惯,让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先看到的。

又或者说,人们内心更能接受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人。

眼看舆论愈演愈烈,徐良只好费心费力找关系,联系当年的连长、医生为他作证。

这件事闹得很大,他们自然也有所耳闻,因此当徐良找上他们时,他们二话不说,爽快应下。

“不能让英雄蒙冤!”

可即使后来他们出面澄清谣言,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件事终归给徐良带来了很深的影响。

这两件事之后,徐良很少再在公共场合露面,直到1997年那个音乐编剧找上门。

徐良本以为七八年过去,自己的身份不会再掀起什么风浪,结果天不遂人愿。

自己不仅无缘无故挨顿打,拉架还被安上杀人犯的罪名,明明无罪,却还是被关禁闭一年。

在禁闭室中,徐良想通许多事,十年来,这些事闹得他妻离子散,也许做名人,不如做老百姓自在舒服。

结语

事情过去许久后,曾经有记者到他家中去采访他,注意到他每次外出回家后,衣服总是被汗水浸透。

可那时是三月份,北京的天气怎么也不会让人的汗水湿透衣服。问他原因,他总是闭口不谈,一句没事就打发了记者。

采访家人,才得知是当年手术落下的病根,现在走动得多就会痛,不愿意说的原因,大概是他自己说的,要像个男人一样活着。

采访的最后,记者想让他再唱一次《血染的风采》,他不肯。

记者退而求其次,让他唱首歌,什么都行,于是他开口唱了一首《我不想说》。

或是他明白记者想询问其对当年事情的感受,他不想说,或是他只是单纯想唱这一首。

不过这些对徐良来说已经不再重要,现在的他可以坦然地走在大街上,不会再造成骚乱,也不会有人指指点点。

他不再是英雄徐良,而只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

经历过跌宕起伏的人生,徐良择回归平静的生活,这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和勇气。

他在喧嚣中沉静下来,守住内心的那份坚定,不被过去的辉煌或者挫折所束缚,找到最舒服的人生旅途方式。

-END-

【文|过冬】

【编辑|长庚】

0 阅读:3

同巍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