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泸定桥炸毁,红军很可能全军覆没,当时刘文辉为何没有炸?

论史鉴过去 2024-02-06 19:51: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红军飞夺泸定桥,是影响红军未来走向的一场重要战斗。

在课文和相关资料中我们知道22勇士飞夺泸定桥,但有一个问题一直都被人提起,那就是当初为什么敌人没有直接炸掉这座咽喉要地上的唯一通道,做到一劳永逸呢?

在红军指挥官杨成武和川军守将刘文辉女儿的回忆中,不仅当时夺桥时的情景有所回忆,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

飞夺泸定桥

1935年,蒋介石集结了国民党的部队和川军等地方部队组成了所谓的“围剿联军”对红军部队穷追猛打。

当时为了保存实力,红军选择了离开瑞金向国民党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西方转移,而转移的必经之地,就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泸定桥是横跨在大渡河上的一座悬桥,由13根铁索链组成,在铁索上铺上木板就可以成为一座悬浮桥直接渡过103米大渡河。

这里自古就是从四川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不仅往来的商贾都从这里走上茶马古道,也是军队驻守的兵家要地。

清末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就曾经在这里被大渡河阻挡,最终造成被围兵败的下场。如今蒋介石也调动军队“围剿”红军,准备让红军重蹈石达开的覆辙。

为了能够快速渡过大渡河,当时中央军委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从当地征集了少量没有被国民党销毁的渡船渡河,另一路选择正面强攻泸定桥。

杨成武的红四团作为先锋队伍,为了完成“三天夺下泸定桥”的任务,两天急行军320里,在5月29日凌晨便占领了泸定桥的西岸桥头。

当时守卫泸定桥的国民党队伍也不过比红四团早到半天时间,当时还没有来得及拆除原本搭在铁索上的木板,只能一面以重机枪和迫击炮向红军射击,一面抓紧时间撤桥板、封锁泸定桥。

为了抢夺泸定桥给后面大部队通过争取时间,红军从各部队之间抽调了22名英雄组成了突击队,携带着短枪、手雷、马刀顶着对面的炮火冲上了光滑的铁索桥。

当天负责守卫泸定桥的部队虽然名义上是当时西康省主席刘文辉的38团,但实际上这个团并不是满编,并且同样是连夜赶路之后便开始拆除木板,战斗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因为有22英雄在铁索上奋不顾身地表现,同时从安顺场渡河的红军也从侧翼逼近,这让对面的38团团长李全山慌了手脚,忙不迭地向旅长袁国瑞求援。

当得知没有援兵之后,李全山便自己带队先行逃走,只留下一个连用来拖延红军追击。

最终,国民党没有守住这座铁索桥,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着红军大部队跨过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计划。

在杨成武和其他人回忆当时作战过程中,都提到了敌人曾经用放火的方式阻挡红军夺桥。

那么既然敌人能够放火烧桥,为什么没有选择一劳永逸的方法直接炸断铁索呢?

其实,这个问题还要从西康省主席同时也是28军军长刘文辉的身上说起。

刘文辉

刘文辉的“难处”

刘文辉是四川人,和被称为四川王的刘湘有亲属关系,他也是因为这一层关系逐渐成长为四川军阀中的顶流人物,然而两者却在发展理念上有了一些分歧。

刘湘只想稳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刘文辉却想趁着中原各路军阀大战时向外发展势力。

他不仅参与了中原大战中反对蒋介石的战斗,还让追求稳定而向蒋介石示好的刘湘感到不满,最终爆发了刘湘和刘文辉牵动四川各派军阀30多万人的大战。

一年之后,“两刘战争”以刘文辉战败告终,他带着剩下的12个团退到了雅安。

虽然接受了蒋介石授予的“西康省主席”,但实际上却面和心不和。

蒋介石始终想收编刘文辉和他的部队、染指西康的统治权,然而刘文辉却始终没有让老蒋得逞。

这一次虽然刘文辉按照蒋介石的命令派出了部队阻拦红军,但实际上并没有按照蒋介石的命令直接炸掉泸定桥,而是用“拆掉桥上木板就行”作为对蒋介石的回应。

有人说,红军到桥边时防守部队还没有把桥板完全拆除,就证明刘文辉没有下令炸桥完全是因为时间仓促,来不及炸桥。

但双方是进行交战的状态,刘文辉完全可以命令守军用手雷或者炸药炸断铁索,而不是在桥头点火。

另外,泸定桥103米的距离完全在双方火力覆盖的范围之内,刘文辉的部队虽然不是老蒋的嫡系部队但武器也要比红军好很多,但他只放在桥头一个不满编的团进行防守,而且还在李全山撤退时给蒋介石发电报称“李团长正在沿河奋战”。

从这些情况来看,刘文辉在炸桥的问题上,的确是给红军“放水”了。那么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首先,刘文辉不想让老蒋的势力进入西康省。

王家烈曾经是“贵州王”,蒋介石用“剿共”的名义夺取了贵州的实际控制权,让王家烈成了“光杆司令”,刘湘的四川当时也已经被蒋介石的亲信渗透。

如果刘文辉放红军进入领地,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加强防备,不给蒋介石用“接管”的名义有进入西康的机会。

其次,刘文辉不想失去民心断了自己的后路。

这座泸定桥是清朝时期就有的建筑,不仅川藏两地的百姓都靠这座桥沟通交流、相互贸易,而且也是文人墨客经常光顾的胜地。

如果毁在刘文辉的手上,百姓生活不便、文人口诛笔伐,这也是让他难以承受的后果。

简单说,刘文辉是有意通过泸定桥保留自己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主动权,这也是让红军在穿越西康雪山时没有遇到过多阻拦的原因之一。

走到人民的阵营

因为把红军放进西康省,不久之后还让红军通过了藏区的雪山,刘文辉自然受到了蒋介石的斥责。

刘文辉在表面对蒋介石时表现得唯唯诺诺,实际上却在暗地里和川军将领潘文华、“云南王”龙云一同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民盟。

其实,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刘文辉亲眼见到蒋介石的无能,他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和周总理联系,在暗中给八路军提供抗日便利条件,也默许了共产党人王少春潜伏在自己身边通过电台联系延安的行为。

尽管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曾经亲自要求刘文辉交出身边的共产党,但刘文辉矢口否认,稳妥地保护了身边的共产党员,也让延安的领导能够得知西康省的情况。

西康省处在四川和西藏交界地区,1939年时西藏的班禅曾经要割据西康省的甘孜地区,蒋介石借机让刘文辉出兵西藏,其目的就想趁机掌握西康。

当时刘文辉和王少春商量之后干脆将计就计,狮子大开口向蒋介石索要大量的枪支武器,让老蒋心疼得不得不暂时放弃继续对西藏派兵的想法。

刘元彦

通过王少春,刘文辉对共产党有了更多的了解,他的儿子刘元彦就曾经不止一次看到过他在看毛主席的著作,刘元彦这时才知道父亲已经早早就开始和共产党接触。

1949年初,国民党队伍在与解放军的战斗中接连失利,蒋介石曾经让刘文辉出兵,但被刘文辉委婉拒绝。

不过这并没有让蒋介石放弃把他“拉下水”的念头,还多次邀请刘文辉到南京议事,尽量向刘文辉示好。

张澜

在到访南京的途中,刘文辉派人秘密联系了被蒋介石软禁的张澜,当时张澜就建议“如果国共在北平和谈成功,就马上表示拥护和平”,刘文辉虽然当时并没有表态,但实际上从心理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当解放军接连解放西宁、银川等地之后,蒋介石也感到了危机,准备让刘文辉一同撤往台湾。

当时刘文辉的心里比较纠结,一方面担心拒绝蒋介石之后会惹怒蒋介石给自己带来危险,另一方面又害怕解放军会把自己给“解放”。

毕竟,刘文辉在西康省经营多年,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当中央领导得知刘文辉的顾虑之后,很快就派出了使者邀请他到香港,与民盟的邓锡侯等人派出的代表商讨四川和西康地区的起义内容。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最终在8月确定了起义的时间和方式。

12月9日,刚刚从重庆跑到成都的蒋介石还在想着刘文辉所说的“我是大军阀、大地主,共产党不会留着我”的话时,刘文辉已经和邓锡侯、潘文华等川军将领通电起义,成为了新中国人民政府的一分子。

结语

蒋介石得知刘文辉等人起义之后,虽然让胡宗南命令部队炮击刘文辉的住所,但老蒋也只能坐在逃跑的飞机上空骂几句罢了,一切都已经于事无补。

不知道逃到了台湾的蒋介石有没有因为当初没能够派其他人炸掉泸定桥而懊恼,也不知道刘文辉有没有因为没有炸桥而庆幸。

本文由“论史鉴今”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1 阅读:99

论史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