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浙江的吴奶奶(化名)已经70多岁了,但她偶尔还会到山上干干农活。前几天,吴奶奶突然感到一边耳朵疼痛不已,请邻居过来仔细检查后发现,吴奶奶耳后竟无缘长出一颗黑色的“小圆粒”。邻居认为,这很有可能是蜱虫。在家人的陪同下,吴奶奶前往医院就诊。经医生仔细检查,确认该“小圆粒”确为蜱虫,且其头部已深深钻入皮肤。好在医生及时将蜱虫取出并进行了消毒处理,吴奶奶目前已无大碍。
随着天气渐暖,又进入了蜱虫活跃期(4-9月),往年这个时候,也有不少蜱虫叮咬的相关报道。
近日,疾控中心也发出提醒,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要警惕身边潜伏的蜱虫危险。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应尽快就医及采取措施去除,不要用蛮力拉扯,更不要徒手捏碎。
01
蜱虫虽小,“杀伤力”却强
蜱虫,呈红褐色或灰褐色,体型小,背腹扁平,一般只有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小,寄生在动物体表吸满血后可以长到像黄豆一般大。
擅于隐蔽,诡计多端
蜱虫容易附着在皮肤较薄、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如颈部、耳后、腋窝等。
另一方面,蜱虫叮咬后会不断释放出麻醉剂,使人体无痛痒感,因此很多人在被叮咬初期无痛无痒,数日后才发现。
携带多种病原体
蜱虫叮咬后,会引起溃疡、发炎等局部皮肤损伤,通常都是比较轻微的。但蜱虫可携带多种病毒、细菌、原虫等病原体,可能会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给人类,导致一系列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等。
警惕蜱虫病“人传人”
值得注意的是,蜱虫传播的某些疾病存在人际间传播的风险。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又称为“蜱虫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潜伏期一般为7天-9天,也可长达2周,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该病病死率高且无特效药可治疗。此外,人体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也有可能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
近期,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报道一名医生在接诊蜱虫病患者后被感染的病例,这是日本国内初次发现蜱虫病人际间传播的病例,一度引起网络热议。
我国此前已有多例蜱虫病“人传人”的病例报道。
去年,浙江某女子的母亲在外出务农时不幸被蜱虫咬伤,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尽管经过医院的积极治疗,老人家还是不幸去世。该女子在照顾母亲期间,也出现了类似的发热、乏力等症状。经医生诊断,确认该女子同样感染了这种病毒。幸运的是,女子及时就医并接受了相应的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02
蜱虫活跃期,该怎么办?
1.躲
应尽量减少前往森林、丘陵地区草地等区域。
2.防
如果确实需要外出,务必做好防护措施:穿长袖长裤,并确保裤腿扎紧,以减少皮肤裸露的面积;穿浅色衣物有助于及时发现附着的蜱虫;此外,在衣物上喷洒驱虫药,裸露的皮肤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液,能进一步增强防护效果。
3.查
回到家后,要及时检查身体,特别要留意腋窝、腹股沟、头皮、颈部、腰部及脚踝下方等部位是否有蜱虫附着。
如果家中有宠物,也要仔细检查宠物有没有受到蜱虫的叮咬。
被蜱虫叮咬后的应急处理
一旦发现蜱虫已钻咬入皮肤,切勿生拉硬拽,更不要徒手捏碎或尝试用火焚烧,以免损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建议第一时间前往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尝试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先让蜱虫头部放松,接着找一根尖头的镊子将蜱虫的头部或尽量靠近头部的地方紧紧夹住并垂直向上,缓慢用力将其取出。取出后,务必用碘酒或酒精对伤口进行局部消毒处理。
在叮咬后的两周内,我们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乏力、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这可能是蜱虫传播疾病的表现,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