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连职干部的转业经历

职场熙熙攘攘 2024-05-12 02:46:12
文章来源:涛哥讲军转;文章作者:刘永亮 2019年11月8日,是我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天。 这一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夹杂着这一年来的辛酸、焦虑、茫然,还有勤奋、拼搏与汗水的味道,正是如此五味杂陈,绘就了2019年军转之路的美丽风景。 现在整理整理,把这一路的心路历程写下来,做个分享。 考试很重要 无论档案分高还是低,考试都很重要,考试真的真的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分高的考好了锦上添花,档案分高但考试分低,失去了档案分的优势,分低的考好了可以抹掉档案分的劣势,至少可以增强选岗自信,让自己敢于去“竞争”,避免“到哪都PK不过”的悲惨局面。 理论考试,重在解决“知与行”的问题。 知的问题,无非是认识层面、方法层面的问题。 认识层面,主要是要知道考什么,我缺什么;方法层面,主要是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备考方法、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模式。 客观题部分,关键就是读原文、强记忆、多刷题。确切来说,我从今年三月份就开始陆续复习备考了。三月到四月,我结合去年客观题的考试范围,把大部分客观题都看了一遍,虽不像一些大神一样能“倒背如流”,但至少重要考点全部掌握。五月份,出了考试范围后,就要对所有考试篇目按照“读原文、挖填空、找规律、多背诵”的方法,对原文深入系统学一遍、对重要考点挖空填一遍,制定计划1-2天过一篇,不断的重复可以不断的加深记忆。到临近考试的半个月开始,我主要以刷题为主,看书为辅,以刷促看,确保每一个可能考的知识点都能够清晰再现。 案例分析部分,关键是理解与做题训练。一方面,参加培训班,听老师讲课能够掌握出题思路,解题思路与方法,对案例的考法有个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多看一些政工部下发的方案、计划以及一些会议议程,就像今年考的调研方案,其实跟部队的一些主题教育方案类似,接触多了,这种步骤类的案例就不难。另外,今年案例还考了观点看法类的,类似于小作文,这个平时有一些文字功底的也不难,这类题主要把握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具体侧重于哪个方面,需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决定。 作文部分,关键在于多写和平时素材积累。写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政工干部可以写出很漂亮的公文,用到很经典的美句,但是政工干部一开始也不是干政工的(那些入伍就是搞宣传的除外),也是不会写的,也是天天挨科长、主任骂的,骂的多了、写的多了,累积的多了,才有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才锻炼出所谓的“东海一支笔”“南海一支笔”和“X旅一支笔”。说一千道一万,写作靠的是多写和多练,注重的是“肚子里的货和脑子里的墨水”(绝不是脑子里的水,也不是浆糊),肚子里没货是因为平时“吃的书少、啃的书不够”,脑子里没墨水考试就会短路,就会出现别人考试一口一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而自己只有“哎呀(wǒcào),不会”的尴尬。 下面再说说行的问题。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解决行的问题,首先,要克服畏首畏尾情绪。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万事开头难,只要敢于迈开腿,迈出第一步,再难的事也可以分解成无数个小事逐一解决掉,要知道“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其次,要摒弃只说不做心理。光说不练假把式,有时候我们总是处于“思想的巨人”的理想主义状态,一到抓落实就回到了“行动的矮子”现实主义状态,嘴上说的很溜,拿起笔来写不到三行昏昏欲睡,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不经一番寒骨彻,怎得梅花扑鼻香。尤其是写作,不写永远不会,写着写着就会了,慢慢的就提高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尽管这是一个痛苦蜕变的过程。 再次,要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状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复习备考必须要磨砺的一项特殊技能。转业这一年,没有了工作压力,天天围着老婆孩子转,吃饭睡觉看电视,溜娃陪妻散散步,才出书房又进了厨房,生活倍感滋润,也倍感惬意,但军转考试是头等大事,可不能因此而荒废了学业,要知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唯有坚持不懈,每天挤出时间,刻苦研读,努力习作,才能在百忙之中蓄势待发。 二 选岗两三事 结合我的经历,讲一讲我选岗的一些细节,可能对以后战友选岗更有帮助,按照时间先后一一展开: 1 一月,撰写简历。在部队。由于我的部队远在广西,为了避免简历失泄密问题,在政工部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早早就设计好自己的简历,打印装订并过了密,做好推销自我的前期准备。 2 二月至七月,勇于展示。围绕笔试范围,我把重心放在了写作训练。期间,也抽空写了7、8篇文章,投给涛哥,随后被一一发表,瞬间自信感满满(虽然写的也就那样不是很好,但也不差那种),但是起码迈出了展示自我的第一步。 3 八月至九月,推销自我,积极争取机会。考完试后,拿上简历,去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次登门拜访,就因为开会“被等了”一个小时,但还是在上午如愿见到了久闻其名的涛哥。 简单几句开场白,打消了我的紧张与不适,我略显僵硬的地上了我的简历,做了自我介绍并请涛哥帮忙向各用人单位积极推荐。 涛哥看了看简历,随后问了一些问题,了解了我的想法,解答了我的困惑,并针对我的实际情况提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事实证明,这些建议在后续的选岗过程中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然后让我留下几份简历回去等通知,顺利完成了第一次面谈。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悄无声息后,我主动给涛哥发了电子邮件,询问推荐情况,说已推荐等通知。终于在一天下午,有了电话打进来,是残联的X老师,说去事务局看了我的简历,符合他们今年岗位标准,问我有没有兴趣去他们单位了解一下。于是兴奋的我爽快的答应了,约好面谈时间,挂掉了电话。 第二天,我如约来到了残联,见了两位老师,开始了正式的面谈,紧张是难免的,毕竟从来没有经历过,但老师们都很热情随和,面谈很融洽,他们问了他们想问的问题,我了解了我想了解的情况,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很顺利,最终他们很满意。 就这样第一次面试,成功,结果也是不错的。但是,后来经过和战友们的聊天,结合我自己的档案分情况,考虑到残联竞争的战友可能会比较多,尽管我也很想去,但是有时候那句“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话语,总能够左右一个人的想法,于是我毅然放弃了这个意向单位,并把这个情况反馈给了涛哥,继续让涛哥帮忙推荐。 随后,又是漫长的等待,这期间我自己也根据去年的安置表,跑到一些单位去送了简历,也跟他们负责人事的领导,大胆做了自我推荐,但是都没有了回音。 如此,人总是在等待的时候,显得尤其焦虑,尤其感到茫然。那一段时间,手机只要有陌生电话打进来,我都显得有些莫名的激动。 终于第二次机会来了,这次是信访局,通知去面谈,我如往常一样,如约而至,早早来到了图书馆坐等,掐着点进门。 可是那天进大院办事的人特别多,排队排了半小时,眼看约好的时间就要到了,不免紧张了起来。可见,凡事都得有提前量才行,不然事到临头就真来不及了。 到了面谈地点,又是一阵等待,因为已经有人在谈了,后面陆续也来了三四个战友,这一下气氛就紧张了起来,原来通知来面谈的不止我一个。 终于轮到我,进入会议室,面对两位女老师,我也不知道是谁,直接开始问问题,相对有些严肃,我更加紧张起来,好在部队的锻炼,让我逐渐镇定下来,逐一完成了两位老师提的各个问题,我也做了自我介绍,表达了我的想法。 其中,有一个问题,我至今记忆犹新,这或许是对每一个人都是灵魂拷问,老师问“你有什么优势和特点?”,我对自己有过自我评价,有些许准备,于是很快做了回答。 后面的过程就很顺利了,再一次进入回去等通知环节。 直到后面,通知我最终结果时,我才放下心来,因为我过五关了,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后面一段时间,还陆续收到了别的几个单位的电话,约去面谈,同样的程序,但我都被一一PK掉了。 以上,是我选岗的一些亲身经历,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体会: 1 一是简历是门面,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今天能够顺利得到信访局领导的青睐,得益于我在政工部处理过几起老兵来访事件,我也在简历中简单几句带过这个经历,没想到最后成了那一颗救命稻草。 2 二是有清晰的自我定位,知道自己要什么,更要知道自己有什么、会什么。明确自己的优势,才能对症下药,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经历过协调会的惊心动魄,后面区行政的选岗或许最能体现出大众心理,我负责的是奉化区行政登记,第一轮只有4人报,第二轮有8人报,到第三轮一下21人报,可是只有12个岗位……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认定之后就不要犹豫。 3 三是自己的事自己上心,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自己的岗位也要靠自己去争取,等是等不来的。 以上絮絮叨叨的一大堆,算是对今年军转工作的一些总结,也算是一些个人见解,说的不到位的地方,还望各位战友多批评指正。
0 阅读:404

职场熙熙攘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