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历代中医对早泄的治疗,针对本病精关失控、易开不固的病机特点,应用最多的是固涩法。
那么何为“固涩法”?涩以固脱,凡是针对固脱而设的法则,就被称为固涩法。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云:“散者收之”,意为耗散不能约束的病症可用收敛固涩药治之。
当然固涩之品也有分别,不可乱用,姑且可将其分为五类:
一、补涩类:如金樱子、芡实、益智仁、蒺藜、桑螵蛸等。
二、升涩类:如升麻、柴胡等。
三、宁涩类:如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龙骨、牡蛎、远志等。
四、清涩类:如白芍、乌梅、甘草等。
五、温涩类:乌梅、五味子、山茱萸、诃子、益智仁、乌贼骨等。
固涩法作为一种治法,也同其他治法一样,各有其适应证候,不能相互替代,只能相互补充。
临床应用并非只局限于纯虚无邪之证,针对早泄一病错综复杂的证情变化,只有在辩证清楚下恰当配伍才能更好发挥其涩精固泄之功,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回顾一则医案,患者龚某,37岁,主诉早泄,病程已有5年。
据其妻子叙述,患者龚先生平素性格较为内向,遇事易胆怯,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逐渐发病,虽能作强,但临门即出,无法自控。
患者平日夫妻生活较为规律,心情易烦闷,善太息,乏力困倦,纳可眠差,多梦易惊,大便可,小便时清长。舌暗,苔厚腻,脉弦略细。
辨证: 肝郁胆虚,肾气不固;
治法: 疏肝利胆,益气固肾。
拟方:柴胡、白芍、党参、合欢花、炒白术、巴戟天、炙甘草、龙骨、枣仁、川芎
药进10剂,心情畅快许多,遇事较前冷静,睡眠明显好转,观其舌略红,苔薄腻,脉眩。
患者肝、胆二气渐通,心血渐复,唯肾关开阖尚不足,故予原方加金樱子。
续服10剂,患者自述时间恢复至病前,情绪开朗,睡眠得佳,小便有力,此患告愈。
患者来诊时,因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善太息,脉弦细,此乃肝郁之象,故以柴胡、白芍、川芎疏肝行气兼行血。
根据其妻子叙述,患者平素遇事胆怯,多梦易惊,可见是胆虚兼有心气不足,方中加入酸枣仁、龙骨、合欢花、党参益气补胆、安神定志。
同时酸枣仁味酸,酸味之品有收敛之功,配伍龙骨使其固涩之力倍增,以期止泄之功。
此外,据多年经验所得,慢跑可利于将肝郁之气发泄出来,肝郁纾解,故而疏泄得宜,则气机通畅,气通则万病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