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除破旧农宅并复垦为耕地,腾出了建设用地指标,而这指标恰好解决了城市扩张出现的建设用地短缺问题。“增”即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减”即减少农村宅基地,有增有减,“增”与“减”挂钩。农村减少的宅基地复垦变耕地后由原农户家庭承包经营。
一、安置方式刺楸发现,农民参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大抵有两种方式安置:一是统一规划建设村民聚居点安置,将散居的村民聚拢在一个小区,实现具有农村特色的农村居民小区,有点“合村并居”的感觉;二是货币化安置,即不修建农村住宅,直接按照一定的标准折算为货币予以安置。
二、参与条件增减挂钩项目并非长期有,机会也难得,有指标,很多村子可能从未得到过参与的指标。给到了指标的村子,农户要参与增减挂钩项目,一般来说,应满足的条件为:一是农户依法享有“一户一宅”;二是农户自愿把宅基地复垦成农用耕地,强调自愿原则;三是在土地二调、影像与现场这三者中的宅基地均为建设用地。
三、实施方式按照安置方式的不同,选择住宅安置的,由项目实施方统规统建一个新农村小区,参与的农户则根据家庭人口选择相应面积户型并回购入住,再搬离原来的住宅,由实施方统一拆除复垦并验收。选择货币化安置的农户则按第四的标准执行。
四、标准一般说来,增减挂钩有三项补助:一是老旧农宅拆除补助;二是安置补助;三是过渡期补助。如果选择新农村小区安置,则可获上述补助,而选货币化安置的则只能获老旧农宅拆除这一项补助。
五、刺楸认为可获意外之财由此可见,如果我们选择货币化安置,则或许可获得一笔意外之财。有人或许有疑惑,本就是自己的房子,何来意外之财一说?这是因为,选择了新农村小区安置,则完全丧失了申请宅基地自主建房的资格,以后子女以及后代如若想建别墅,也就只能想了。
而选择货币化安置(农转非安置除外),只是把农房拆除复垦并获得相当价值的货币化补贴,并未被实实在在的安置,申请宅基地的资格指标还在,进可攻退可守,在今后想建房子时再按程序申请。
如此一来,对于那些已成为危房与即将垮塌的自建房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发挥了自建房最后的一丝价值,农户在自建房垮塌之前算得上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此外,实施方还统一拆除复垦,让农户省了一笔拆除费。
当然,拆旧复垦,即让宅基地由建设用地变为了耕地。复垦后的耕地一般不是基本农田,在承诺的年限内不在原址申请建房,之后有些地方可原址申请宅基地建房,兜兜转转就又回去了。
各地情况不一样,以上为刺楸个人观点,仅是一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