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知道,怎样的距离适合自己。
01前天下午,去镇上拿快递。途中遇见一只狸花猫,一点不怕生,一路跟随,于是我也放慢脚步,与它同行。
一路上有三五车辆经过,狸花猫就缓缓地站住脚,停在我身旁,等车子过去,再继续向前走。
看出来,这小家伙平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道保护自己,走路的时候专心走路,车子来了,就停下来不乱跑,等一等,会少许多麻烦。
狸花猫个头挺大,圆头圆脑,浑身毛发干净,爪子是被剪过的,显然不会是只流浪猫。
它是想要陪伴,还是饿了,还是想有个家呢?
我不太能明确懂得它的心思,虽然,它比人简单太多了。
且以为它就是单纯地饿了,想找东西吃。
但我出门没有带什么东西,路两边是树和田野,只能到镇上给它买了。
中途,狸花猫蹲在一处突然不走了,本以为,它就想停在那里,仔细一瞧,原来是有正经事要办。
正寻思要不要稍微回避一下,只消一分钟,它已经解决完了,随即用自己并不锋利的爪子刨了刨土,埋好自己的粑粑。那认真的劲头,像是在干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嗯,对一只小猫而言,吃喝拉撒,可不就是头顶大事。
狸花猫了却当务之急,又跟着我继续走,步伐似乎比之前从容了许多,不过,是我的错觉也不一定。人总是更容易主观臆断一些事情,挡也挡不住。
前行了约莫一公里左右,就快到镇上了,拐个弯,一条路直着出去,就有个小卖部,可以买到吃的给它。
狸花猫却在这时候停住了脚步,蹲在转弯处,迟疑着,它大概看到了太多的人,不想去太热闹的地方。
于是,我们就此分道扬镳。
心里想着,拿了快递,给它买食物,回去的路上,兴许还能遇见。
返回时,顺便在水果摊买了橘子。
散步回家,一路却再也没有看到那只狸花猫。
有的猫,不过是一面之缘。
另有只猫,天天见面,我们也不熟。
02某天,院子里来了只大黑猫。
头一回见它时,它正顺着楼梯往上爬,我叫了声“猫猫”,它回头看我,两只前爪搭在高处的台阶上,后脚蹬住下面的台阶,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出现的一切可能,如有危险,马上逃跑。
我缓缓走到门口,它的身子微微动了下,但没有离开,只是充满戒备地看着我。
拿了吃的给它放在台阶上,它先是跑开,见我走远,又回过头去吃,到底还是对食物没有抵抗力。
再见到它,是一两天之后,还是一样的缺乏安全感,不会离人太近。
我放了食物,也马上走开,给它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一来二去,它大概察觉到,这所小院并没有什么危险,还能混口吃的,于是经常光顾。
起初一天一次,慢慢地,赶趟儿似的,一天来好几次。
反正每次来了,也不会让它失望。有什么吃的,就给它一些。
它也不挑食,面包也吃,牛奶也喝,方便面也能吃,红薯也喜欢,馒头也可以。
我吃素,自然也不做什么肉食,小黑也就跟着我吃素。
从它对待每一种食物的态度,大致也能分辨出来它更喜欢什么,不太喜欢什么。
比如,喜欢的食物,一定会吃得干干净净,还会“喵喵”着,期待可以吃到更多。
不那么喜欢的,吃几口就放着了,随后的“喵喵”声,大概是希望可以得到别的食物。
是跟人类相比,一只小猫需要的,总是很少,也很简单。它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罢了。
我们就这样朋友似的相处着,它来了,它走了,我不是它的主人,它也不是我的宠物。
我们之间没有羁绊,没有要求。
有时候它在院子里玩耍,我在房间里做事情,回头望一眼,它在院里都溜达,或是趴在门口睡觉。
过会儿再看时,已经不见了踪影,大约是回去了。
最近它每次来,若是没看到我,就会走进客厅,走到书房门口,“喵呜”一声,喊我出去,等我出去时,它自己也率先出去,在客厅外面的门口蹲坐着,等我拿吃的给它。
我们就这样不远不近地相处着,这样的距离刚刚好。
03在这村子里住,慢慢发现,村子里的人情世故非常简单,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时候,我和别人之间,保持一种疏离状态的缘故。
没有羁绊,没有复杂的关系,我在这里,并不真正属于这里。
很多时候,我更像一个在观察生活的人,当我平静地,用自己的双眼去打量周围的世界,用一颗相对平整的心,去感知每一位遇见的人,也更能感知到她们的善意。
阿姨都是比较憨厚朴实的人,从她们身上,能看到我母亲的身影,或者自己年迈时的投影,每次见到了,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和村子里的人,就这样不远不近地相处着。
想到黑塞在《荒原狼》里塑造的主人公哈里·哈勒尔,他如同一匹荒原的狼,来自一个陌生的世界,他孤独,不善言辞,并且似乎有意识地将孤独看作了自己的命运。
他喜欢邻居家里那种安静、整洁、温暖的气息,而自己却只是远远地观望,融入不了那样的世界。
他说,“有时候,家和平静,需要离得很远。”
哈里的人格当中,带着一些过往的阴影,他也默默活成了孤狼一般的存在,但在他孤独的外表下,有一个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那是外界的暴风骤雨所轻易动摇不了的。
我不是荒原狼,但自己也不喜欢人群,不会轻易跟人产生连接,也不会保持过于熟络的关系。
我避开人群,是为了重新走向自己吗?
偶尔我会自我怀疑,是不是活得过于孤僻,可是认真审视自己内心,又发现自己很喜欢跟自己相处,这样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
跟自己之间,甚至已经达成一种默契,可以自洽,可以踏实地存在,不会感到心慌或不安,不会有想要和人过多交流的欲望。反而说多了,会感觉自己是空虚的,是焦虑的。
虽然不知道这样的自己,终究会迎来怎样的命运,我想,遵从内心,好好走下去,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想走的路,生命至少不算虚度吧。
文/素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