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舆论抹黑志愿军,靠人海战术打赢朝鲜战争,真相到底是什么?

论史鉴过去 2024-03-07 20:45:2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靠人海战术打赢的朝鲜战争?西方对解放军的刻板印象,以及舆论宣传无法洗白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的狼狈!

朝鲜战争中,举十七国之力的联合国军惨败于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之手,令美国人蒙羞至今。

不愿接受失败的美国转而动用舆论武器,污蔑志愿军采用人海战术,靠堆砌人命打赢战争,企图站在道德制高点抹黑中国。

朝鲜战争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志愿军是否采用了人海战术?

朝鲜战场的真实兵力对比

2021年国庆期间上映的电影《长津湖》,在收获了超高票房的同时,也收获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舍生忘死的战斗,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牺牲精神,仿佛将我们带回那个赤旗招展的年代,正是先辈们前赴后继地投身战场,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逸生活。

不过,在观影过程中,也有许多观众对电影中志愿军战斗的细节表示疑惑甚至不满。

比如第九兵团围歼美军北极熊团的战斗中,冲锋号一响,埋伏在新兴里周围的志愿军战士立刻撤去伪装投入战斗,霎那间漫山遍野都是战士冲锋的身影。

而电影中呈现出的画面很明显能够看出,志愿军战士们几乎是一拥而上,战士之间大多是紧贴着的,有的连一人间距都没有保持,与真实历史大相径庭,没有摆脱人海战术的刻板印象。

由于导演刻意追求所谓的大场面,导致《长津湖》没有跳出西方舆论的宣传圈套,成为这部主旋律佳作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因为在真实的朝鲜战争中,真正采用人海战术的其实是联合国军一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海战术。

在冷兵器时代,占据人数优势的一方可以不计伤亡代价,从正面冲垮敌阵,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人海战术”。

在缺乏远程杀伤手段的时代,人海战术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火枪与大炮横空出世后,简单粗暴的人海战术也就逐渐落伍了。

而马克沁机枪的问世以及铁丝网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彻底为人海战术的棺材板钉上最后一排钉子。

而我军可是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战争磨炼出的钢铁雄师,怎么可能还在使用人海战术这种老掉牙的战法。

这不仅是对我军的侮辱,同样是对曾经惨败于我军的日军、国军的侮辱。

而从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考量,志愿军也绝不可能采用人海战术。

一方面,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战争初期具有绝对制空权,超高密度的火力覆盖下,使用人挤人的人海战术只有死路一条。

另一方面,朝鲜半岛以山地地形为主,根本不适合大规模集群冲锋,这是战争最基本的常识。

而从实际作战兵力来看,占据人数优势的实际上是联合国军。

1950年10月,入朝志愿军总兵力为29万人,而此时盘踞在朝鲜半岛的联合国军总兵力已达到44万人。

同年11月上旬,为了准备第二次战役,解放军第9兵团被调入朝鲜,此时志愿军总兵力为45万人,其中还有7万人是后勤和支援部队。

但同期联合国军也扩充了兵力,于11月下旬总兵力达到55.3万余人,如果非要说哪一方在战争中采用了人海战术,联合国军无疑是最符合条件的。

而我军直到1953年3月战争临近尾声时,驻朝总兵力才达到135万人,但这也是为了巩固防线,推进和谈进度,而非为了在大规模战役中采用人海战术。

因此,关于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采用人海战术的说法,完全是西方的舆论抹黑,久而久之形成群体共识,而这套说法的源头,最早能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

所谓人海战术的以讹传讹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在抗战期间投笔从戎加入国军。

抗战胜利后,黄仁宇又于1946年2月,以幕僚身份随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郑洞国来到东北。

在东北的4个月里,黄仁宇主要工作便是留守郑洞国的司令部,负责接收电报、汇报战况、参加参谋会议等等,偶尔也会押运弹药到前线部队,但没有实际参与作战。

而黄仁宇驻留东北的这段时间,恰好是国军处于优势,在东北一路高歌猛进的阶段,东北民主联军仍居于守势。

1946年下半年,黄仁宇通过考试前往美国陆军参谋大学进修,等他回国时,解放战争的形势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东北攻守易势,解放军在全国多面开花,一开始占尽优势的国军只得转攻为守。

战争形势的瞬息万变令黄仁宇百思不得其解,由于没有亲自上过前线,所以他只能从一些从前线退下来的军官口中了解真实情况。

黄仁宇在个人回忆录《黄河青山》中写道,曾有一位新一军总部的参谋向他讲述,解放军习惯采用人海战术,他们会在几百码宽的前线摆出1000人,国军用机枪把前面的人打倒了,后面的人还是会蜂拥而上,解放军就这样取得胜利。

从这位国军参谋口中,解放军仿佛冷兵器时代赤手空拳或者拿着大刀长矛的野蛮人,只会一窝蜂往前冲,任由守军屠杀。

从未真正上过战场的黄仁宇轻信了军官同僚的话,想当然地将东北民主联军取得胜利的关键归结为使用了“人海战术”。

老电影《南征北战》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

而所谓的“人海战术”,正是无能的国军将帅们为失败所找的借口。

当时的国军靠一手谎报军情和虚假宣传,大肆渲染我军采用人海战术,竭力将解放军妖魔化,三大战役还没打完,国民政府的宣传部门就火力全开,向国统区以及国际社会宣传,解放军的胜利是通过人海战术取得的。

但这套说辞忽悠没上过战场的小老百姓还行,却说服不了其他国家的将领们。

毕竟国军拿着清一色的美械装备,飞机坦克大炮一应俱全,面对这些武器装备,人海战术无异于排队枪毙,实在没有说服力。

当然,由于蒋介石政府早已被美帝国主义收下当狗,所以西方媒体也没有戳破“人海战术”的谎言。

而新中国成立仅过去一年,西方军队便与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正面交锋,开战前麦克阿瑟认为志愿军不足为惧,叫嚣要在感恩节前打到鸭绿江边。

麦克阿瑟的牛皮刚吹出去,联合国军便在前线栽了跟头,被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甚至兵力皆逊于己方的志愿军打得溃不成军,在前三次战役中被志愿军一路撵到三七线以南,还把南朝鲜的首都汉城给丢了。

由于战绩实在惨不忍睹,导致联合国军的将领们实在难给后方政府和国民一个交代,于是他们效仿当年的国军,谎称不是联合国军不给力,而是志愿军采用了人海战术,联合国军以寡敌众,这才败下阵来。

随后,西方媒体开始发力,从“人海战术”的角度污蔑志愿军草菅人命,紧接着以讹传讹,逐渐形成对中国军队的刻板印象。

实际上,上世纪解放军之所以被称之为轻步兵的巅峰,凭借的并非低端的人海战术,而是众览全局的战略思想和出神入化的战术指挥。

三三制与优势兵力学说

在一些抗日神剧中,常常会出现团长“嗷”一嗓子,全团战士就跟打群架似的,毫无章法地往敌人阵地冲锋。

其实这就是错误宣传,因为在真实的战场上,我军对战士站位的研究甚至精细至每一个班的每一名战士,这便是著名的“三三制”。

根据1983年版的《步兵连排进攻战术教材》可知,一个连的正面进攻宽度在400米至500米左右,纵深在300米左右。

根据我军的常规战法,在连排级作战时,一般是划分各个梯队,一个排作主攻,一个排负责助攻,后续还需要安排预备队,保证在主攻排出现严重伤亡时,后续部队能及时接替,通过交替协作完成进攻任务。

而具体到班一级别的“三三制”,主要采用的是三种步兵冲击队形,分别是一字队形、三角队形和梯字队形。

以三角队形为例,全班9名战士分为三个小组,由班长、副班长、组长分别带领一个小组行动,为了缩小己方受攻击面积,每个小组以散兵线拉开至20至40米。

同时,由三个小三角组成一个大三角,保证班长处于全班核心位置且视野开阔,方便战术制定与传递。

而根据战斗需要,还可以将队形变化为一字队形和梯字队形,战士之间的间距也随着变化。

通过无线电、旗语、号声等通讯方式,逐级建立从班至连的进攻体系,这正是我军威震朝鲜战场的三三制。

而在大战略层面,我军始终贯彻毛主席的军事思想。

1946年9月16日,毛主席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文中明确指出,通过平分兵力全歼被我军包围之敌的战略只会导致“处处发力,处处不得力,拖延时间,难于奏效”的结果。

毛主席主张集中至少三倍于敌的兵力,并且组织大规模炮兵,对敌军薄弱的一点进行突破,将敌人分割处理,从而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

毛主席军事思想在宏观领域为胜利指明方向,而我军各级军事主官则采用穿插迂回、切割战场的方式将其实现。

比方说在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的横城战役中,我军诱敌深入,在横城地区集中了10万兵力,包围韩美军2万余人,最终歼灭敌军1.2万余人。

而在西线,我军则以第38军、第50军和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牵制联合国军主力,这才使得横城方向的包围奏效。

因此,在那些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的回忆中,他们常常腹背受敌,仿佛四面八方都有志愿军的身影,这并非简单粗暴的人海战术,而是先进战术战略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时至今日,抗美援朝胜利已过去七十年,但那些悲壮的,热血的,令人心潮澎湃的英勇事迹却仿佛就发生在昨日,依旧荡气回肠。

本文由“论史鉴今”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27

论史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