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等到曹操去世后,司马懿才开始夺权?

笔尖的话 2021-08-12 15:20:39

说到三国时期,人们脑海中立刻就会想到东汉末年发生在中原大地上的那场“三国争霸”,魏蜀吴三国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太过深刻,也很难将三国联系到其他的历史时期。

同样的,以“太监儿子”身份“出道”的曹操,其一生的作为也令人记忆犹新。尤其是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逃离洛阳,前往陈留的路上说的那句千古名句,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形象立刻就饱满了起来。

可是你知道吗?曹操耗尽一生打下的偌大魏国,却在死后被司马懿的后人篡了位,历史上著名的“司马代曹”事件,把属于曹操的胜利果实吃得一干二净。

司马氏与曹氏的对比

其实对于司马氏族会在曹操死后篡夺曹氏族帝位的结果,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意外的。因为早在三国早期,曹操刚刚成为丞相,达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成就时,曹操就曾表达过对司马懿这个人的担忧。

并且,司马懿和曹操的出身不同。虽然曹氏家族本身在亳州也是不输的世家大族,但对于司马氏族来说,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先不说司马懿,单从司马氏族的历史渊源来看,曹氏家族就完全比不上。

司马氏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周王朝的西周时期,周宣王姬静为了中兴周王朝,一度将属于王室的权力下放给召穆公、仲山甫、尹吉甫、程伯休父等人,使得周王朝在短期内得到了很好的修养,虽然后来因为周宣王太过依赖于“以战安国”而导致失败,但就是在这失败之中,官居大司马的程伯休父被周宣王赐姓司马,成为了中国所有姓司马的人的祖先。

而曹氏早先以经商发迹,根本比不上已经流传了近千年的司马氏族。曹操之所以能够升官入仕,还靠着他那位在皇宫里当“太监”的父亲曹嵩,和父亲长辈全都在当官的司马懿根本没得比。东汉末年,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还是京兆府尹,司马懿加上另外七个兄弟还被誉为“司马八达”。

就这家世之间的对比,曹操怎么可能会对司马懿放心?但由于司马懿本人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在生活上“两袖清风”,曹操一时之间难以拿捏住司马懿的把柄,况且司马懿本人的才干也不输诸葛亮这个蜀汉的治国能臣,便一直将司马懿留在了身边。

其实家族太过庞大也不是什么好事,官居丞相的曹操要是铁了心地想搞掉司马氏族,完全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把司马氏族的人除掉。只要司马氏族的人不想背上一个“造反”的臭名声,就肯定得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也正因为这一点,当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之后,司马懿不得不选择投靠曹操,在曹操的手底下打工。

曹操死后再无压制

当各路诸侯渐渐被魏蜀吴三国吞并、歼灭之后,三国的鼎立局面渐渐被确立,被曹操“圈养”在许昌的汉献帝刘协不得已娶了曹操的女儿曹节,并在把曹节立为皇后的第二年就给曹操封了个魏王的称号。

这时,整个东汉末期又以曹操的势力最大,司马懿在看清楚曹操真正的目的之后,一度曾劝曹操“废汉称帝”,虽然曹操碍于自己起家是说过“匡扶汉室”之类的言论而没有做出称帝的行为,但他还是因为这件事而获得了曹操的信任,成为了曹操势力中真正的核心人物。

曹操被封为魏王之后只活了五年就病死在洛阳,而司马懿又因为官居太子中庶子,协司马氏族的力量力捧曹丕上位,顺利的从曹操阶段过渡到了曹丕阶段。这个时候,做了魏王的曹丕为了感谢司马懿的力捧,将司马懿的官职又提了一层,直接提到了拥有实权的地步。

到了这个时候,早就意识到曹丕没什么真材实料的司马懿心底就放宽了,虽然当时曹氏在朝堂上还有着以曹真一脉为首的权臣制衡司马懿。但凭着司马懿对曹丕的了解,他不仅在曹丕面前重新提起了“废汉称帝”的话题,更是帮着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禅让,以曹魏取代了汉朝。做到了这一步之后,司马懿在曹魏朝堂之中的地位,早就已经不再是几个曹氏权臣能够撼动得了的了。

公元二百二十六年,魏文帝曹丕病重,将儿子曹叡立为皇太子,命司马懿和曹真等人辅佐曹叡之后,就死在了当时魏国的国都洛阳。连续走过了曹操、曹丕两位君主的司马懿,又在公元二百三十一年熬死了曹家最后一个可以和他“同台竞技”的曹真,真正的做到了“权倾朝野”。

司马炎终成百年大计

公元二百五十一年,又送走了魏明帝曹叡之后,已经有七十三岁的司马懿寿终正寝。虽然局势被交接到了下一代的身上,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不仅接续了司马懿的大将军权柄,还废黜掉了邵陵厉公曹芳,改立了高贵乡公曹髦为帝。但可惜的是,司马师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在回洛阳的途中生病去世。

好在长子司马师死后还有次子新城乡侯司马昭,司马昭可没有父亲司马懿和兄长司马师那么含蓄,在他作为司马氏族的主事人期间,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歇后语就完全可以解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公元二百五十四年,司马师在回洛阳的路上死去之后,司马昭被推成了新任的大将军。

之后,司马昭更是借着自己兄长的行为,让心腹贾充指使当时的太子舍人成济,刺杀了年仅十九岁的曹髦,而后改立了曹奂为帝。到了这个时候,曹氏集团的势力已经被清除得差不多了,魏国朝堂上能够剩下来的曹氏将领和文臣,基本上都是不被司马氏族放在眼里的人物。

于是,谋划了近百年时间的“司马代魏”在公元二百六十五年发生,虽然这一年司马昭也病死在洛阳,但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还是很好的接替他完成了这一举动。

而被司马炎篡位的曹奂也没有死,司马炎在逼迫曹奂让位之后,为了表示大度,也为了拉拢原本就效忠曹氏的将领和文臣,将曹奂封为陈留王,打回了曹操当年起兵的地方。

结语

这个看似有些仓促的结果,其实却并不仓促,历史的轨迹就像是一个圆,它的起点和终点本身就重合在一起,当年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几十年后司马炎用同样的手段逼迫曹奂让位。面对着这似曾相似的历史发展,那“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真是将三国时期的唱绝。

但要说为什么后期司马懿才夺权,曹操的继承者们压制不了司马懿,这都跟司马懿这个人逛逛,心思缜密的他,在曹操在世的时候,不敢夺权,等其去世后,知道他的儿子们没什么能力,才开始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当然了,这期间所发生的种种,除了令人觉得好笑之外,也不缺乏令人深省的东西。如一心只想争霸天下,却忽略了教育后代的曹操,隐忍一生最后终成大业的司马懿,这其中发生的诸多事宜对我们来说其实只是几行墨迹,但对于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却是他们实实在在的经历。

为什么等到曹操去世后,司马懿才开始夺权?

曹操死后,为什么儿子们压服不了司马懿?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笔尖的话

0 阅读:34

笔尖的话

简介:一支笔,几句话,穷尽天下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