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汉语长大的胡志明,为何要废除汉字?

笔尖的话 2021-08-16 16:25:34

作为古代四大文明仅存的硕果,中国文化对东亚、东南亚各个国家产生的影响远远地超过了我们心中的预想。从两千五百年前的“文化井喷”之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成为了周边各国的样本。如几十年前曾对我国发动战争的某太平洋岛国,又如某个自诩“宇宙发源地”的半岛国,都曾在中原大地上不同时期的王朝脚下拜倒。

越南作为东南亚的一个小国,自然也是不例外的。而且由于陆地之间有所相接,以前的越南还直接将中国汉字直接挪用,当做了自己国家的文字。至于说为什么现在的越南文字变成了那样歪歪扭扭的“蚯蚓文”,还要从近代一位叫做“胡志明”的人开始说起。

四书五经让胡志明有了反抗殖民的意识

十九世纪末的越南和当时中国的处境相差不大,不过由于国土面积都处于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时期。生活在殖民者铁蹄之下的越南人民和当时的中国人民一样,被殖民者当做畜生、物品,整日提心吊胆,生怕下一刻自己就要命丧黄泉。

但出生在这一时期的胡志明是幸运的,他的家庭和中国的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长大的过程之中,作为中国学子必读的《四书五经》成为了他启蒙的读物。加上胡志明的父亲曾经在科举中中榜,又以教书为生,从小享受的优质教育使得胡志明的内心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产生了极大地质疑。

出于这一点,只有十五岁的胡志明,秘密参加了当地一个由越南国进步青年组建的组织,开始在越南国内开展反殖民的活动。可一直到一九一一年的年初,在秘密中进行了五年的反殖民宣传活动依旧没有取得什么可见的效果,已经二十一岁的胡志明深感无力,便选择了从学校里退学,跑到潘切市的育青私立学校当起了老师。想要通过教学的方式,把自己脑海中关于“独立”、“自由”的思想传播出去。

可胡志明在教学中“夹带私活”的行为很快引来了殖民者的注意,不得已之下,胡志明只能放弃教学,化名“三哥”在隶属于法国的一艘联合运输公司商业轮船上当起了厨师帮工。

历经半生终于得偿解放人民的夙愿

当胡志明听到以校长为首的一群人推翻了封建腐朽的清王朝后,心底大为震撼。一股不愿屈服的火焰重新装填了胡志明的胸膛,他遥遥地望着越南的方向,脑海中满是对未来的展望。

从这一年开始,胡志明就借着自己海员的身份频繁出国,走向了西欧各国。他明白了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也明白了想要学先进的理念,就必须亲自去到西方国家的道理。

从一九一二年开始,胡志明便开始流连在英国、法国、德国、老美等正在巨变中不断变强的国家,孜孜不倦的汲取着任何能够使他更加了解世界,更加强大的力量。过了七年,年仅二十九岁的胡志明就站在了位于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的大门前,向世界列国递上了一份名为“备忘录”的文件,首次向这些世界强国开口,讲出了如越南这些小国所需要的“民族权利”。

可惜那场凡尔赛会议像越南这样已经陷落在殖民者手底下的小国,在他们眼中根本就没有地位。但胡志明本来就没有对这封“备忘录”抱有什么希望,像他这样来自弱小国家的进步人士来说,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各国身上才是真正的愚蠢。

但胡志明也知道,无论这封“备忘录”会不会产生效果,能不能被各国注意到,他都必须要去做。因为只要去做了,这件事所产生的“涟漪”就会传到越南,就能够吸引更多的进步者站在一起,共同抵抗殖民。离开欧洲之后,胡志明去往了上海,之后才有了更多实质性的进步。

改变国家的命运必须要从文化和文字开始

欧洲的理念固然好,但毕竟是只属于西方国家,根本不适合亚洲这些历史传承从未断过的的国家。于是从一九二零年开始,胡志明从中国为起点,开始了“追本溯源”的行动。这一行动起来,就一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了二战中期,以胡志明为首的进步青年带领下,借着二战的势头,让越南得到了独立。

越南独立之后,胡志明深刻认识到了民族独立重要性,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胡志明的脑海中产生了要让越南文化独立的思想。因为当时的越南虽然已经完成了领土的独立,但很多进步人士却是在用汉语和英语来进行交流,甚至于颁布和实施的文件都是通过汉语来进行的。

看到了这一点的胡志明决定“创造”出一种独属于越南人的文字,以求实现“完全独立”。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修改了重整之后,一套基于拉丁文字的“越南国语字”现世。随后,在越南相关部门的带领下,汉字和英语就以极快的速度在越南消失。

结语

一九六九年的九月二日,已经七十九岁的胡志明在越南国内逝世。而到了这个时候,“越南国语字”已经在越南境内遍地开花,彻底取代了汉语成为了越南的专属文字。

纵观胡志明的一生,其实并没有太过出彩的“英雄色泽”。从小到大,受着中国文化熏陶的胡志明,自然也就生出了一颗“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心。

学汉语长大的胡志明,为何要废除汉字?

会汉语,受到中国文化启发的胡志明,为什么要废除汉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笔尖的话

0 阅读:176

笔尖的话

简介:一支笔,几句话,穷尽天下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