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与健康

鸿朗说健康 2024-07-12 17:37:22

在中医学里面,和数字“五”有着很多不解之缘,比方说:五行、五脏、五官、五色、五味等等。

如果要把中医和数字“五”的奥秘全部讲清楚,恐怕五天五夜也说不完。

今天,我们先来说一下中医的五味——也就是酸、苦、甘、辛、咸。

五味理论与人体生理。《黄帝内经》认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人身气化即天地之气化。《类经》释曰:“夫味得地之气,故能生五脏之阴”。阴者,脏腑阴精也,指物质基础而言。《素问·五运行大论》更为具体谈到“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由此可见,五味对五脏起着重要的滋养和协调作用,五味化生精血方能形成人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心喜苦、肺喜辛、肝喜酸、脾喜甘、肾喜咸,五脏对五味各有特定的亲和性。掌握脏、味之间的这种关系,对于正确使用药疗及食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人体生命活动从根本上离不开阴阳的对立互根和消长转化,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五味也可影响到阴阳的盛衰,从阴阳属性上分,气属阳,味属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薄者为阴中之阳;从五味运动转化而言,辛甘发散属阳,酸苦涌泄属阴,咸味涌泄属阴,淡味渗泄属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总结道:“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由此可见,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功能都与五味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五味理论与人体的病理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各脏腑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对立统一,以平为期。若饮食五味偏嗜,则五味作用于人体太过或不及,就会造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这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平衡受到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为线索,列举了不同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在发病方面各不相同的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泪弛,精神乃央。”指出了虽然五脏的资生依赖于五味,但是过用五味却又能损害五脏的协调关系。

根据“同气相求”五味各走其所喜的理论,水能克火,若人体心气本虚,又摄咸过度,则可导致肾水太甚乘火,水气凌心;反之,若见心火亢盛证又为咸味所宜。故《黄帝内经》分别有“心病禁咸”与“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之说。又如《灵枢·五味》云:“脾色黄,宜食咸”,脾胃土为肾水之所不胜,若肾得谷味之咸,则可反克中焦脾胃之实积。根据这些基本的原则,执法以制方,才能圆活自如。类似的关于五味与人体病理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是很丰富的。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灵枢·五味》中不仅记载了五味所入和各有所走,各有所病,更详细解释了五味致病的病机,如在谈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时,解释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散,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濡,得酸则缩蜷,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其论从酸主收涩,影响气化运行入手,指出过食酸味,可产生膀胱约而不通的癃闭病,病变涉及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的三焦、胃、膀胱诸腑。其余诸脏也各有较深刻分析,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味理论对诊治的指导

(1)对诊断上的指导。脏腑阴阳与五味密切相关,五味影响脏腑。反之,脏腑本身的病变也可表现为对五味感觉嗜好的改变上,如:《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临床上认为口甜为脾热证之一,由于多食肥甘厚味之品,肥则助阳生热,甘者性缓留滞,碍脾不运,水谷精微,留滞于脾而不得转输,脾热之气上泛则口甜。同理,胆为少阳相火,其气主升,胆热气上逆,胆汁上溢则口苦;咳吐咸痰多为肾虚水泛等等,这类依据五味辨证的方法已经被医家广泛地运用。

(2)五味理论对治疗的指导。《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这里所谓某味先入某脏,说明五味的归脏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这是五味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前提基础。由于机体受邪不同,所中脏腑、经络各异,而五味与人体生理病理关系密切,五味所入脏腑经络、所发挥的补泻也各不同。我们便可以运用五味之性去纠正脏腑之偏,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后世以某药引药入某经,用以治疗该经之病的“引经药”,便是《黄帝内经》五味归脏理论的发挥。

五味理论运用于临床内容丰富多彩。《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如脾之所苦为湿,临床上对湿滞脾胃、气机不畅者可参选平胃散化裁。方中苍术、厚朴、陈皮皆苦温之品以燥湿健脾。再如五脏所欲,脾之所欲为甘,临床上常以小建中汤治疗中央脾土受损,营卫气血生化之源不健所致虚劳里急。在姜桂辛甘化阳,芍甘酸甘养阴的基础上重用饴糖,甘温质润,温中补虚,既能益脾气而养脾阴,又可缓肝急而止痛。

金代张元素认为“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他根据《黄帝内经》脏腑苦欲、虚实的补泻原则,提出了五脏五味补泻的具体用药范例。如治肝,辛散之以川芎,辛补之以细辛,酸泻之以白芍;治脾,甘缓之以甘草,甘补之以人参,苦泻之以黄连等等,构成了其独特的药法体系,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传统“君臣佐使”的研究方法强调药物配伍的治疗作用,但对配伍后气味间的变化规律认识不足。《素问·至真要大论》进一步指出了五味相配的治疗原则:“五味阴阳之用何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对于气味配伍规律这一问题,王氏通过《黄帝内经》、《伤寒论》中有关五味化合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后认为,五味化合有其自身规律可循。其规律可分为两类:①为相辅相成的作用,如辛甘发散、甘淡利湿等;②为相反相成的作用,如辛开苦降、辛散酸收、甘苦补泻。前者如临床上用治心阳不足之桂枝甘草汤,便是以此为法的。该方选择属阳性味的药相互配合,桂枝辛温,甘草甘温,二药合用,辛甘化阳,温补心阳,养心定悸。相反相成的配合如半夏泻心汤,其中辛味药如桂枝、干姜、半夏等能直通气机,祛寒化湿;苦味药如黄连、黄芩、积枳实等,能泻热和胃,消除痞满。两者合用,可达到辛开苦降、畅通气机、调和寒热、消除痞满的作用。

《黄帝内经》对五味理论的另一深刻认识在于提出味之厚薄不同,功用各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散”。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中焦胃院脘无形邪热之气痞塞之证,由大黄和黄连两味组成,关键在于煎服之法。方后附曰:“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大黄、黄连皆为苦寒之品,然气味俱厚,若用水煮取,则多走胃肠而行泻下之功。本方取麻沸汤浸渍稍许,绞汁而服,意在避其苦味之厚,薄取其气,以泻热消痞于中而不行下泄之能。对比三黄泻心汤便更显而易见了。两者药味相近,而后者以水煮服,则功效迥异:大黄苦寒降泄,泻心胃之火且导热下行,通利大肠;芩连苦寒直折火势而治心火内盛,迫血妄行诸症,则是取其苦味之厚了。

不仅如此,《素问·至真要大论》还把司天在泉,六气分治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及因六气胜复而产生的病变作了详细论述,其中关于五味配伍理论阐发得尤为淋漓尽致。如治疗中风表虚证之桂枝汤,则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有关风邪致病的治则。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释道:“桂枝辛热,用以为君,必谓桂犹圭也,宣导诸药,为之先聘,是犹辛甘发散为阳之意。盖发散风邪必以辛为主,故桂枝所以为君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用以臣佐也,《黄帝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药为臣,而甘草为佐也。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二物为使者,《黄帝内经》所谓‘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姜、枣为使者也”。任应秋先生对此评价甚高:“如在泉淫胜之治,六气复气之治等所述,可谓已尽其气味配伍之能事。即以现在配制方剂的水平来衡量,它不仅毫无逊色,甚至说某些配伍,还不曾达到这样高的水平”。

总之,《黄帝内经》五味理论是历代医家制方选药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后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如辛凉清热、苦酸泄热、苦温燥湿、甘淡利湿等诸法,更与四气结合,形成系统的气味配伍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在临床组方用药,必须明五味之用,宗五味配伍之法。不可只知专药治病之验,而不分药之阴阳五味。中医药的疗效核心不在实体解剖,而在内外气化功能;不仅在于药量大小,而更在于气味厚薄。

指导药物归经

五色五味所入在古代中医学中指导中药的药物归经的判别方法之一,是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的不同,进行归经的方法。如味辛、色白入肺经、大肠经;味苦、色赤入心经、小肠经等,都是以药物的色与味作归经依据的;此外还有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归经的依据,如磁石、代赭石重镇入肝,桑叶、菊花轻浮入肺;还有以形、气归经的例子,如麝香芳香开窍人心经,佩兰芳香醒脾人脾经.连翘象心而入心经清心降火等。

以药物特性作为归经方法之—,虽然也存在着药物特性与归经没有必然联系的缺陷、但它是从药物自身角度分析药物归经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可见内于归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偏执一说,要全面分析归经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先说一下五味中的酸。

中国最早对调味品的文字记载,就是酸。《尚书·说命·下篇》里“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说明在当时,盐和梅子是饮食里很重要的调味品,但梅子是季节性食物,产量有限,所以盐梅是很珍贵的。

梅子是天然果酸。在周代,人工发酵制作的酸味调料就出现了,被称为“醯”和“酢”,这两个生僻字换到今天就是我们熟悉的“醋”。

不过两者还是有所不同,据考证, “醯”或“酢”均是以肉制作而成的酱汁,制作时会分解出大量的有机酸,包括氨基酸、乳酸、醋酸等等,所以味道是酸的。

而现在,用来制醋的原料已经从肉类换成了谷物。

中医认为:酸味的药材能够收敛人体的精微物质。比如酸味,在收敛气的时候,能使气不散移,从而起到敛气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食欲不振的时候会想吃山楂,感觉山楂能够开胃,吃几颗下去,虽然酸得直流口水,胃口却变好了。人们往往因此注意到山楂健脾胃的功效,却忽略了这与肝的关系。其实,肝木乘脾土,很多人胃口不好往往是肝失疏泄造成的。脾胃的消化功能依赖于肝的疏泄调畅,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就会影响到脾胃的正常消化,人就会出现腹胀、便溏、呃逆、胸肋胀满等情况,变得没有胃口。

山楂味酸,食用之后可以入肝经,补肝虚,助疏泄,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不克脾土,那脾胃功能也会正常,人也会有胃口,想吃饭。在我国传统医学里面,将味道分为——酸、苦、甘、辛、咸。这五种味道分别对应五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黄帝内经》中就记载,“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酸入肝经,有补肝作用,故肝喜酸。出《素问·五脏生成》。《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是指吃山楂、五味子、乌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药物可以养肝。“养肝”指的是通过“滋肝阴,养肝血”,达到柔肝、调肝的意思。只有肝阴、肝血充足了,肝脏的各项生理功能方可正常发挥。腹胀、食欲不振、水肿、月经不调、眼睛不适等症,往往从肝论治。

中医理论看着好像非常玄乎,但是如果把理论和现实生活一联系,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理论是多么的切合现实生活。《黄帝内经》中说在天为神,在地为风为木,在人为肝。取类比象,老祖宗把人体的肝比作大自然中的树木,比作绿色植物,所以又有绿色入肝之说。既然把肝比作绿色植物,那么植物生长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水,一个是肥,一般来讲水是无色无味的(污水除外),那么肥就是有味的了。这是人所共知的。那么肥是什么味道呢?当然是酸味的,我们的农家肥是腐植质酸,我们使用的化肥如碳酸氢氨,硝氨,硫氨,磷酸二氢钾等等都是酸性肥料。

由此可见,适当的食用酸味食物对人体健康是有好处的。天然酸味的食物主要是水果,这些清新的酸味是由水果中特有的有机酸产生的。水果中最丰富的酸是柠檬酸和苹果酸,柠檬酸主要分布在柑橘类果实、草莓、菠萝、石榴等水果中,苹果酸主要分布在苹果等仁果类果实中,樱桃、杏、桃子等果实中柠檬酸和苹果酸都有。这些有机酸对调解体液平衡有重要作用。酸能帮助食物中钙质的溶解,以补充骨骼所需要的钙,所以“养骨”。 《本草备要》中说:“酸湿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气,散水气。治心腹血气疼,产后血晕,症结痰癖,黄疸痈肿,口舌生疮,损伤积血,谷鱼肉菜蕈诸虫毒。”

酸味食物入肝,食之对肝脏有好处,而肝又主血,因此适当食用酸味食物对补血养血也是有好处的。许多妇科病由肝经不舒引起,醋味酸,专入肝经, 能增强药物疏肝止痛作用, 并能活血化淤, 疏肝解郁、 散淤止痛。 “醋制”是中药炮制中重要的炮制方法,中医临床常用醋与各种药物共制,如常见的妇科用药如醋柴胡、 醋当归、 醋白芍等, 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妇科疾病。如《增订经验集》记载有治疗赤白带下的药方: “贯众一个全用,刮去皮毛,以米醋蘸湿,慢火炙热,为末,空腹米汤饮下,每服二钱”,治湿热引起的妇女赤白带下,诸药不能得效者,用此屡试有效。近年研究发现,食醋还具有美容驻颜的作用, 经常饮用保健醋和醋制品能使皮肤光洁细腻,皱纹减少,容颜滋润健美。长期坚持用稀释的醋洗脸,还有利于面部的皮肤营养。将醋与甘油以 5∶1 的比例混合涂抹皮肤,长期坚持能使粗 糙的皮肤逐渐恢复细嫩;每晚就寝前用醋涂抹发根的皮肤,还能减少头皮屑的生成;如每晚临睡觉前饮用少量醋,既有助于睡眠,又有利于皮肤的保养。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酸味食物当然也是如此,这一点《黄帝内经》中说的也很明确“酸入肝,过酸,泄肝而生火”。过酸,为什么泄肝而生火呢?是想如果肥料使用过多,植物就会营养过剩而枯萎死亡。那就变成柴火了。这就是酸入肝,过酸,泄肝而生火之意。五味入五脏,五色入五脏,其道理是一样的,只要我们认真地想,总会想出门道的。

虽然说食用酸味食物有诸多好处,但也有很多不宜。酸味食物并不是一年四季都适宜吃。春季肝气旺盛,由于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固要少吃。而秋季万物收敛,应“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增加酸味的摄入以顺应秋季的敛纳之气。中医认为,“肝主筋”。肝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味过酸会伤肝,会使皮肤皱缩坚硬,皮肉增厚,唇口染褐,腿抽筋,所以患筋病者忌酸。过食酸味还会使消化功能紊乱,胃酸过高者不宜食用。 如果咳嗽有痰,或有腹泻及排尿不畅等,就不宜食用酸味食品或药物,因为酸味有“收敛”、“凝滞”作用,不利于病邪的排出。此外,血糖较高,或有消化性溃疡、胃酸过多的患者,也不适宜。

接着说五味中的苦味。

苦味的药有三大作用。

第一、苦能泻,比如我们在泻火的时候,往往会用到黄连、黄芩这些苦味的药。

第二是苦能燥,也就是能够燥湿。身体内的湿气大了,我们可以用一些苦味的药来赶走湿气,比如苍术、黄柏等。

第三、苦能坚,所谓坚,就是坚阴的意思。

因为苦能泻火,而火能够伤阴,火泻掉了,其实就相当于保护了我们的阴液,这就叫坚阴。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即是认为良药虽然吃起来口苦,但是对于治病却是非常有利的。

其实从中医科学的角度来说,这话确实是有道理的。《黄帝内经》曰:“苦入心,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苦味食物性寒、味苦,入心经。苦味属阴,能燥湿坚阴,有疏泄作用,能清除人体内的湿热,使其保持正常平衡状态,具有“除邪热,祛污浊,清心明目,益气提神”之功效。中医的“心”为十二官之主,具有藏神、主神明及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心在五行中属“火”,在五色中是“红色”,喜用“苦味”来调治。苦能调降“心火”,平衡阴阳,从而能保证心脏运行,带动血液和氧气输送到机体各个器官和部位。

中医认为,在夏季的时候更应当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苦味对心脏最大的贡献就是可以帮助心宣泄火气,让多余的心火从身体中排泄掉,以免伤害到我们的脏器和身体。心火旺是什么表现呢?心慌、胸闷、口舌生疮、睡眠不佳、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尖红等,特别是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心火旺盛的人往往很多,因此中医建议大家夏季多吃苦味的食物也是这个道理。 心火蔓延五脏六腑都会乱了阵脚,而现代医学则证明了苦味的食物多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健胃的功效,夏季适当吃一些苦味食品,不仅能缓解由疲劳和烦闷带来的不良情绪,恢复体力,还能祛暑除热,又可以健脾胃、帮助多个器官进行调整。苦味对心脏有好处也被西医的实践所证明。

夏天里含有苦味的食物相当多,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适当食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吃到的苦味食物是苦瓜、苦菜、莴笋等,苦瓜性味苦、寒,维生素C含量丰富,有除邪热、解疲劳、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的功效;莴笋能够清热化痰、泻火解毒、利气宽胸;香椿清热化湿、解毒杀虫;马兰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首蓿清热利湿、和胃利肠。另外还有中国人最家常的饮料——茶水,茶水营养成分很多,几乎所有的茶水都带有淡淡的苦味,绿茶、红茶、苦丁茶、菊花茶等,在众多的营养素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茶多酚,茶多酚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和血栓的作用。由于茶多酚不耐高温,不可用沸水冲泡,温水冲泡更能施展其保健功效。

其实“吃苦”也并非非要局限于夏季,中医自古就有“吃苦度夏”之说。其实不仅仅是夏天,一年四季都可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可入心经而降泄心火,心火去而神自安,对延年益寿大有益处。夏天心火旺,心病还需心药治。注重调节情志很重要,比如静心。首先要做到清心寡欲,因为心中少一分欲望,就少一些烦恼,也就不会伤及心脏。

虽然说吃些苦味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有诸多好处,吃苦味食物虽可以远离上火的烦恼,但苦味食物不可过食,而且应因人而异。中医认为,苦属阴,骨也属阴,气同则入,所以苦走骨,骨得苦则阴更盛,表现为骨重而行动不便。因此,骨病不宜过食苦。苦养心,过苦伤心。苦寒伤胃,本身脾胃虚寒的人不宜过食苦味食品,否则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后果。同时苦味之品容易化燥伤阴,损伤人体的阴液,尤其老年人如果平素有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阴虚体质的表现,要避免过用清苦降火之品。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一些健康养生的宣传往往是偏听偏信,不依据自己的体质状况作出明智的选择。比如有些人听说吃些苦味的食物好,就不分季节,不分体质的多吃。但吃出问题的也不少。很多媒体都多次报道过这样的事例,比如《宿迁日报》:主妇林女士用瓠子炒菜,发现味道苦。本来想把苦瓠子扔掉,但想到电视上的养生专家经常说,夏天就要吃点苦,苦味食物清热泻火,利尿排毒。菜上桌之后,孩子先吃了几口便喊太苦。随后称自己头有点昏,胃里也不舒服。家住府苑小区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她是盐城人从小便习惯吃瓠子。可前几日,她也差点被一个苦瓠子害惨了。“那天买的瓠子有点发苦,吃时就有点反胃,我以为苦味的东西比较‘寒凉’,胃里不舒服一会就好了,没想到腹痛腹泻了一整天,可受不少罪了。”刘女士想起来还有点心有余悸。网友李先生也说“毒瓠子没有吃过,倒吃过苦瓜的‘苦’了。因为听说‘夏天必须吃苦’,我就天天勤奋吃苦瓜,结果造成慢性腹泻。后来医生让我停掉苦瓜,过了几天腹泻真就好了。导致现在我是‘沾苦色变’。”

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苦瓜是夏令时蔬,清热解暑。一直以为,苦瓜是可以常吃,甚至多吃的——“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是坊间食俗。但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却说,夏季饮食宜“减苦增辛”。因为苦主沉降,不利于阳气生发;辛主升散,与夏季阳气发散的状态相吻合。特别是阳虚患者,更应忌“苦”。在各种味道当中,人体对苦味的敏感度最高,苦味的东西都是大寒。通常浓度为几十万分之一甚至更低的苦味物质,就能尝出明显的苦味,咸味百分之零点几的浓度才能感知到,这个差异,说明了安全性的差异。 有人以为苦味“清热解毒”欣然吃苦,甚至无视身体的警示,故意品尝不认识的苦味野菜、苦味果仁,致使苦味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所以一定要意识到,苦味通常是是身体对有毒物质的警示,不可忽视。“中医认为苦味属阴,有疏泄作用,容易消耗元气,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一些肠胃较热的人吃苦瓜吃多了拉肚子的情况。”这些人在吃苦味的同时,也要尽量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进行平衡,比如拿姜跟苦味食品搭配,这是因为夏天吃生冷食品较多,容易肠胃着凉。胃肠道寒凉、大便不成形的人要少吃苦味食品。孩子也要少吃,因为孩子本身肠胃较弱。

然后是五味中的甘味。

甘味的药,也有三大作用。

一是甘能补,也就是补虚,比如黄芪,味甘能够补血,龙眼肉,味甘,能够补血,熟地,味甘,能够补阴,肉桂,味甘,能够补阳。

二是甘味能够缓,也就是缓急止痛,比如甘草、蜂蜜、饴糖,这些味甘的药物,对疼痛有比较好的缓解作用。

三是甘味能和——调和药性、和中、和胃等等,甘草就有很好的调和作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人爱食甜食,有的甚至达到了无甜不食,无甜不欢的境界。俗话说,“食蔗高年乐,含饴稚子欢”。甜蜜蜜的糖,人人爱吃。吃甜食有补充气血、解除肌肉紧张和解毒等功能,而且糖果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点心中适当加些糖可提高食欲。

我们发现不仅女性和儿童爱食甜食,很多男性也爱食甜食。鲁迅好喝茶,每茶必备佐茶的甜食点心,但他不喜欢过于甜腻或油腻的点心,只挑些甜而不腻,腴而不俗的素味方式月饼,像松子、枣泥、椒盐等等。国学大师王国维也嗜食甜食,他卧室中有一个朱红的大柜子,上面两层专放零食。他的儿子六十年后还记得:打开柜门,琳琅满目,如同是一家小型糖果店,从胶切糖、小桃片、云片糕、酥糖等苏式茶点,到红枣、蜜枣、茯苓饼、核桃、松子等,应有尽有。王夫人每个月从清华园进城采购零食和日用品,回来必是满满一洋车,那些精致的点心都是为他所准备的。

其实无论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适当的吃些甜食对人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我们传统中医认为“甘入脾”,即甜食是进入脾脏的,对脾有好处。对于喜爱甜食的人来说,不能不好好讨论一下中医中所谓“脾”这个脏腑,它通常和胃相联系,你经常能听到医生说“脾胃不和”“脾胃虚弱”,这就是在说我们的消化系统的问题了。中医把“脾胃”当做人体后天的根本,认为所有的疾病都是从脾胃虚弱开始的。那么“脾”到底有哪些功能呢?首先,脾主运化:一是运化水谷的精微。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后,由脾来消化吸收,将其精微部分,通过经络,上输于肺。再由心肺输布于全身,以供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其次,脾统血:血液在脉道正常运行,除依赖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又有赖于脾气的统摄控制,使之循经运行不至溢于脉外。所以脾气充足,则血不妄行。若脾气虚弱,气不摄血而溢于脉外,即所谓“脾不统血”,可出现月经过多、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慢性出血疾患。还有,脾主肌肉和四肢:人体的肌肉、四肢依靠气血津液等物质来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有赖于脾。因此,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壮实,四肢活动有力。反之,脾气衰弱,营养缺乏,则肌肉消瘦或萎缩,四肢乏力。

中医学的源头《黄帝内经·五味论》中说“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合五脏之气也。” 脾欲甘,也就是说脾主甘味,因此脾气虚、脾经弱时,适当多吃点甘味食物,可补益脾胃,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主要的是它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反复强调“甘入脾”,也就是说脾主甘味,因此脾气虚、脾经弱时,适当多吃点甘味食物,可补益脾胃。

中医是一门非常精细的科学,她非常讲究辩证论治。当然,不论是甘味食物,还是甘味药物,也需辨证对待,体质不同选择不同。中医认为,“甘味”还可分为“甘温”和“甘凉”,对于阳气不足的人来说,最好选择“甘温”的药物或食物(如面粉、糯米、南瓜、莲子、芋头等);对阴气不足的人来说,最好选择“甘凉”的药物或食物(如绿豆、丝瓜、冬瓜、茄子、白菜、黄瓜等)。就脾胃来说,“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润”,因此要治脾病,可多选择“甘温”以助其升;而“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因此在治胃病时,最好多选择“甘凉”以助其降。另外,从养生角度来看,春天最好适当多吃一些甘味食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素问· 六节藏象论》中指出:“肝者,通于春气.”就是说,肝的生理活动与春季的阴阳变化是相互通应的。春为肝气当令,肝气易于偏亢.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太旺容易克制脾土,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食滞,或者不爱吃东西,而甘入脾,所以春天适当多吃一些甘味食品,可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对养生大有好处。 

甘味食物虽然对脾胃有好处,但是不能过度食用甜味之品,否则还会伤及脾胃。甘味食物吃得太多,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脾瘅”。什么是“脾瘅”?“瘅”在这里有“热”之意,脾瘅即脾热,也就是说吃多了甘美的食物,容易壅滞脾气,使脾气日久郁而化热.这种脾热,最早是灼伤胃阴出现“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再往前发展就是糖尿病了。如被称为“糖僧”的近代文人苏曼殊,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甜食达人,他自记在杭州曾“日食酥糖三十包”。他最爱吃蜜枣,有一次,腰无分文,他能拔下金牙换钱去买蜜枣吃。苏曼殊三十五岁就去世了,都是给甜食闹的。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过多的食用甜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各国人口死亡率竟与该国糖的消耗量成正比。世界卫生组织在调查23个国家人口的各种死因后指示,嗜糖比嗜烟更可怕。长期嗜食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寿命要比正常食糖者缩短20年左右。据英国和加拿大医学科学家研究证明,老年人的某些癌症竟与多食甜食有着不解之缘。日本学者认为,糖是一种酸性食物,如果大量食用,会使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呈现中性或弱酸性环境,这样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削弱白细胞抗击外界病毒进攻的能力,加之钙量不足,均可成为致癌的诱发因素。吃糖过多,糖在人体内表现为较强的有机酸,它促使胃酸增多,加重胃病患者的疼痛,造成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减低胃肠的蠕动,造成便秘。吃糖过多,在肾脏中产生高浓度的草酸,草酸与钙产生化学作用,生成草酸钙沉淀,就是尿道结石和肾结石的成份。据统计,结石患者多爱甜食。

食用甜食适量最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物极必反,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接着说说五味中的辛。与其他4种药味相比,辛味不仅与味觉有关还和嗅觉有关。

关于辛味的功能,《黄帝内经》中有“辛甘淡属阳、酸苦咸为阴”的文字说明。《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功能最早的概括。具有辛味的中药,在常用中药所占的比例为40%,其中辛温药较多,辛平、辛凉药比例较少。另外,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也往往有辛味,称之为辛香之气。辛味药所含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辛味药以入脾、肺、胃三经为主。辛味药主要分布于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芳香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化痰药等之中。辛味药的功效除具有解表发汗、行气、活血之外,还有化湿醒脾、祛寒温中、通络祛风、化痰散结、开窍醒神、温肾壮阳、杀虫解毒等作用。

能行:主要体现在行气、行血。行气是指辛味有疏通气滞之功效,能调达气机升降和调整脏腑功能。比如枳实、陈皮、乌药等含挥发油,能影响胃肠平滑肌活动,疏通气机,消除气滞。行血是加强心气和血脉的功能,促使血液正常运行。比如活血化瘀药多有辛味,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包括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消肿、活血疗伤、活血消痈、破血消瘕等。

能散:主要表现在散表邪、散里寒、散内结。散表邪是通过“发汗”来体现的,这种发汗实际包含西医学扩张体表小动脉和促进汗腺分泌的作用。例如解表的辛味药麻黄有发汗、解热作用。散里寒,多是指辛味温里药的功效,既有味之辛烈来驱散在里之寒邪,又以其温热之性温煦中焦阳气。例如中药细辛、干姜、川乌等。散内结是指辛能外解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毒,内疏气血郁结,使郁结之气得以消散。比如半夏、白附子的化痰散结,薤白的通阳散结等。

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这样,辛就不只与味觉,而且与嗅觉有关了。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外来香料、香药不断输入。到了宋代,由于香药盛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芳香药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具有芳香气味的辛味药,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之外,还分别具有芳香辟秽,芳香化湿,醒脾开胃,芳香开窍等作用。

辛味补肝带来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泻脾胃,因此,总吃辛辣的人是胖不起来的。总吃辛辣的东西、喝酒,你的胃黏膜就会被破坏,然后就会胃出血、胃溃疡,会损伤脾胃。但是如果你的脾胃有太多阴寒的东西,吃辛味的东西就刚好合适。

补肝带来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泻脾胃,因此,总吃辛辣的人是胖不起来的。

辛味的第三个作用是宣肺。

如果肺里面有很多的黏痰、黏液,怎么排出去呢?有些人是不会吐痰的,还有些人是排不上来,那这时他就需要去宣一下肺。如果患者的肺宣发开了,他的小便也就顺畅了,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提壶揭盖法。

六味地黄丸前两味—山药、山茱萸,都是酸性的,泽泻是咸味儿的,怕酸的收敛太过了,就用一个辛味儿的使它宣散一下,这就是牡丹皮。牡丹皮又叫粉丹皮,是粉色的。我们用的是它的茎,像一个个小圆圈儿。你去抓药的时候尝一下,它会有一股辛辛辣辣的味道。

再举一个例子,有个方子叫千金苇茎汤,是用来治肺痈的。这里面用到了冬瓜仁,是酸味儿的,有时候还会加点儿薏苡仁,也是酸味儿的,还有桃仁这些都是补肺的(托里透脓能把肺气鼓舞起来)。另外,咸味儿的有酒军(熟大黄)、芒硝;辛味儿的有苇茎。温病里面煮苇茎、芦根,讲究的是—“令香气大出”,这样宣肺的作用就可以体现出来了。

最后说说五味中的咸。“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中医理论认为,五味对应五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五味不仅是五脏的主要营养来源,还能调节相应脏腑。日常饮食搭配恰当,五味调和,可使脏腑、筋骨、气血得到滋养,有利机体健康运转。若饮食中过度偏嗜某种味道,则会造成相应脏腑功能的损伤失调,进而诱发疾病。

咸味药主要有两大作用。

一是咸能下,是能泻下通下的意思。比如便秘的人,大便秘结难下,常会用到芒硝等味咸寒的药物来泻下。

二是咸能软,软就是软坚散结的作用,比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常常会用到昆布、牡蛎等味咸的中药来软坚散结。

《素问·五脏生成》中说:“色味当五脏……黑当肾,咸。”《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北方黑色,人通于肾……其味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其在天为寒……在脏为肾……在味为咸。”以上都说明咸为肾之味。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行的配属为:酸属木,苦属心,甘属脾,辛属金,咸属水。五脏之中,肾亦属水,故咸与肾同类相属。五味中的咸和五脏中的肾具有特殊的亲和性,凡是咸味的食物都入肾,具有补肾的作用。

说到咸味的食物,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的生活,没有一天能够离开盐。盐作为咸味的代表,除了可以调味外,还有补肾、引火下行、润燥祛风、清热渗湿、明目的功效。李时珍说:“盐为百病之主,百病无不用之。故服补肾药用盐汤者,咸归肾,乃药气人本脏也。”肾有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而咸味食物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及水盐代谢,可增强体力和食欲,防止痉挛。因此,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量喝点儿淡盐水,可补充体内微量元素。具有咸味的食物,多为海产品及某些肉类,如海带、紫菜、海藻、海蜇、墨鱼、猪肉等,那么既然咸味有那么多好处,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多吃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吃咸味菜不可怕,但是过量食入咸味食品则对人体是害的!主要是对肾脏有害!

中医发现,很多朋友在日常饮食中,都口味偏重,喜欢吃一些过咸的食物。但从养生保健的角度分析,如果你经常吃过咸的食物,就可能会伤肾。究竟,吃过咸的食物都会有哪些危害?

  1.面色黑黄,皱纹增多。吃盐过多的人容易造成肌肤粗糙发黑,经阳光暴晒后更是明显,同时皱纹增多。吃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就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会使皱纹增多。

  2.雀斑、黄褐斑。吃盐过多,除可使面色黑黄外,也有可能导致面颊长出雀斑。若同时摄入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过多,则会影响肝脏正常代谢而使雀斑更显眼。要想皮肤好,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多喝水,帮助皮肤排毒,同时要把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

  3.头发脱落、发质枯黄。吃太咸不仅会造成营养代谢性脱发,还会让头发变得枯黄。从中医理论上讲,肾气盛则头发乌黑有光泽,肾气虚则头发干涩而枯黄。近年来,国外很多研究也表明,饮食过咸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进一步引起排钠障碍,从而使血压升高、蛋白代谢紊乱,影响头发中蛋白的形成,使头发的颜色变淡,甚至枯萎。

  4.面部浮肿。肿肿的脸蛋可没有美感,之所以会有浮肿可能有许多原因,但吃太咸也可能是其中之一。摄取过量的盐会令水分代谢出现紊乱,水分滞留在体内,会出现浮肿现象。少吃盐、多吃利水的食物才能有所改善。

5.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肾脏的损害!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食之过量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专家告诫,长期高盐饮食可能导致肾脏疾病。

值得提醒的是,中药材的使用,要建立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而且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配伍使用才行。

0 阅读:4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