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样”:光伏、锂电池、电动车,会取代房地产成支柱产业吗?

成廉聊房产 2024-04-04 09:04:30

在农村盖过房子的人,都知道,在裱糊、翻修一栋老房子的时候,房子的四梁八柱,是不能轻易拆掉的。

就算要把钢筋混凝土的石柱子,换成不锈钢的金属柱子,在替换的过程中,也起码需要几根比较承重的木柱子,来充当“千斤顶”的作用来承重,否则,房屋就有可能坍塌。

房地产在国内的支柱地位,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近年来逐渐在国内兴起的现象,就如同上面这样的过程,只能是一个新产能逐渐占据更大权重,旧产能权重占比下降的过程,此时说替代,都还为时过早。

所谓“先立后破”,也是这个道理,当新的支柱产业没有完全顶起来之前,旧产能大概率还会是经济的四梁八柱。

光伏、锂电池、电动车等“新三样”,目前来看,至少需要保有以下3个方面的忧患意识:

1、体量和规模都还太小,尚不足以撼动地产行业链接上下游上百个行业的联动力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上市企业知名的也就那么几家,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连一家突破万亿的企业都还没有,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 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其中,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达逾120万辆。

就算按照销量最大的15~20万的价格区间来计算,一年的市场规模也就1.4~1.9万亿的规模,这个体量,远远跟不上燃油车的市场规模。

更不要说,和动辄每年10几万亿的商品房销售规模相提并论了,而且,10几万亿还只是住宅的直接销售金额,还不算地产行业带动的上上下下上百个产业链的市值规模。

2、出口海外之路,并不容易

必须承认的是,光伏、太阳能、电动车和锂离子电池等新兴行业,不少生产厂商的业绩,是和车企、能源补贴等脱不开关系的,如果没有补贴,他们未必能取得现有的成绩。

对此,《工人日报》引述业内人士分析称,造车成本相对降低,汽车市场供给过剩、需求相对增长放缓是此次汽车价格战开打的原因。

2022年被称为中国新能源车内卷元年,2023年更是全行业内卷,车企不负毛利卖车,小米创始人雷军最近就坦言,SU7是亏本卖,“卖一台亏一台”。

毕竟,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若不考虑正常生产成本和价格,向任何一个国家输出过多的廉价商品,都可能对该国的相关产业和市场,带来竞争压力。

当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内卷大军”浩浩荡荡进军国际市场分一杯羹时,也不得不考虑一下,国际市场对于“内卷”的接受程度。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想要走出国门,真正赢得海外市场,其实并不容易。

不只是新能源还是电动汽车,甚至在其他行业,如果说,违背了价格和市场的规律,都不是长久之计,只能是权宜之计,按照市场化的思维来看,是不可持续的,补贴反而会让行业更加内卷。

有学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犹如养猛虎,相互缠斗,起初是有支持与津贴,“先给一点肉,然后肉愈给愈少,让它们互相杀”,最后将剩下几头真正的猛虎。

3、居民消费观念的惯性:汽车是消费,买房才是资产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观念里面,房子买来是增值的,是一种家庭资产,而汽车,买到手就贬值,是纯粹的消费。‘

因此,很多家庭在车和房的选项中,都是首先考虑买房的。

此外,制造业的扩张,也离不开房地产,毕竟,现实情况中,人们购买家电、设备等耐用大件商品的前提,是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才舍得花大价钱来装修、来购置设备。

如果只是租房,那么大概率不会买什么名牌的家电、家具、设备等,顶多花2000~3000元在网上淘一些便宜货,装点一下生活氛围感而已。

因此,大规模推动设备、家电、汽车等以旧换新,加快内循环,激发国内市场对工业制造品更大需求,为制造业复苏注入更多动能,也需要房地产的复苏和托底。

综上所述,房地产仍然是支柱产业,且无论是在当前,还是在未来,都是无可替代的。

0 阅读:2

成廉聊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