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略》记载,刘禅继位后,把大小事务交给诸葛亮,对亮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葛氏,即诸葛亮,寡人,刘禅自称。意思就是政事都听相父的,我就搞搞祭祀。
诸葛亮是如何回应的?“亮亦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
诸葛亮认为刘禅对政事不娴熟,于是总管了内政外交。
就这样,在诸葛亮主政时代,刘禅被当成吉祥物供着。
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是非常典型的主弱臣强式关系。
洪森与西哈莫尼
这种关系套用在如今的柬埔寨君相关系上依然适用:前首相洪森强势掌控国家内政外交,两代国王西哈努克和西哈莫尼是国家的象征,主要搞搞礼仪性工作。岂非政由洪氏,祭则寡人?
不久前,洪森之子洪玛奈接过了父亲手中的相印,任柬埔寨首相。
柬埔寨君相关系又变成了类似于日本幕府时代天皇和征夷大将军的关系,天皇是虚君,将军掌实权,天皇的儿子是天皇,将军的儿子是将军。
洪氏幕府能绵延几代,大家拭目以待。
今天说说洪森是如何崛起并打下如今柬埔寨江山的。
洪森
01
1952年,洪森出生于柬埔寨磅湛省斯栋德朗县一个贫困家庭,母亲是普通农村妇女,宽厚善良,父亲是乡民兵自卫队队长,严厉勇敢。
此外,洪森还有个非凡的外婆,她严厉认真,口才和能力非常出众,经常帮邻里乡亲出头打官司,在当地德高望重。
据洪森后来讲,外婆和父亲是对他性格形成影响最大的两个人。
柬埔寨是个佛教国家,洪森很小就被送到了寺庙念书,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坚毅的性格。
洪森长大后很喜欢写诗,回首童年寺庙求学时光,他写过一首题为《寺院的孩童》的诗:
啊,寺庙是佛教圣地,我在此汲取精神营养,别嫉妒有钱人家子弟,我要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寺院孩童定会前程似锦。
1964年,12岁的洪森怀揣着母亲给他的12瑞尔离开家乡,独自来到首都金边一所中学求学,学校一年学费1800瑞尔,洪森无力支付,但他没有放弃,找了一家寺庙栖身,在里面免费打杂,闲暇时还要外出化缘。
洪森以这样的方式半工半读,释放着自己无穷的求知欲。
洪森
1968年1月,柬共(即红色高棉)在马德望省维甲山,打响了武装反抗西哈努克统治的第一枪。很快他们在农村建立了大片的根据地,游击队迅速发展到几万人。
与此同时,美国、南越、泰国与北越大打出手,柬埔寨被两大阵营包围,受到多方压迫挑衅,越来越难以保持中立。
内外交困,局面复杂,国王西哈努克力不从心,玩不转,躺平了。柬埔寨大权逐渐旁落到了首相朗诺手里。
局势日益动荡,柬埔寨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1969年,洪森的堂哥因参加地下活动而被捕,他担心自己受到牵连,提前结束学业离校。
第二年,首相朗诺发动政变,宣布废黜西哈努克,建立了亲美的高棉共和国。
外出访问的西哈努克黯然飞往北京避难,他号召柬埔寨忠义之士平叛勤王,抗美救国。
朗诺配合美军轰炸“胡志明小道”,允许美军进入柬越边境围剿越共,把柬埔寨卷入了越战,极右的朗诺政权还疯狂镇压左派,将大批知识分子和农民推向柬共。
西哈努克
02
时势造英雄,柬埔寨政局巨变,改变了洪森的命运。洪森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加入柬共的。
念过书的洪森,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分子,更是一个骁勇善战的丛林游击战士,他在战场上勇猛顽强,大小百余战,五次负伤,还失去了一只眼睛。
作为回报,洪森军职飞升,在东部战区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成为柬共高级军官。
1975年,柬共攻占金边,推翻朗诺政权,建立了民主柬埔寨。
经过多年浴血奋战,柬共终于取得了革命胜利,理论上讲,洪森将位列柬埔寨开国将帅,可以享享福了。
然而,柬共话事人波尔布特不这么想,他认为当时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不纯粹、不彻底,想以柬埔寨为试验田,趟出一条纯粹的,无阶级差别、无城乡差别、无货币、无商品交易的“超级社会主义”道路。
由此,波尔布特开始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提纯操作——所谓纯粹,首先是人的纯粹,不纯粹的人,必须清洗掉。
洪森所在的东部军区受到波及,许多军官被清洗,洪森对波尔布特的操作严重不满,又担心自己成为清洗对象,被迫挺而走险,与另一个柬共高级领导韩桑林一起叛逃越南。
洪森
在越南的支持下,韩桑林和洪森成立了“柬埔寨民族团结救国阵线”,统战、吸收被波尔布特迫害的柬埔寨人,与柬共作斗争。
1978年12月25日,越南集中近20个师兵力,向柬埔寨发动了闪电进攻,柬埔寨军队或一触即溃,或哗变倒戈,柬共及其军政机关撤离金边,逃往西北部的柬泰边境丛林。
越军仅用了13天时间,就占领了金边及柬埔寨绝大部分国土。
此时,韩桑林和洪森成立的“柬埔寨民族团结救国阵线”排上了用场,他们在越军的扶持下,成立了柬埔寨人民革命党和柬埔寨人民共和国,行使国家全部权力。
当年,中国的立场是支持柬共、反对越南,因而不承认所谓的柬埔寨人民共和国,而是称之为金边政权或韩桑林政权。
毫无疑问,金边政权是越军的傀儡政权,洪森在其中担任外交委员(外交部长)。
凭借聪明和勤奋,洪森很快适应了军官到外交官的角色转化,工作得心应手。
1981年,他出任副首相兼外交部长,1985年当选为总理兼外交部长,是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政府总理。
韩桑林
起初,韩桑林在金边政权中权力最大,但随着时间流逝,其权力逐渐流向洪森,洪森出任总理后,韩桑林丧失了行政权和外交权。
两人如何斗法不得而知,但明眼人都看出,年富力强、能力出众的洪森取代韩桑林是迟早的事,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议员都知道洪森是“柬埔寨明日之星”。
03
越南扶持韩桑林政权占领柬埔寨,然而这种军事占领并不稳固。
柬埔寨有三支主要抵抗力量,一是撤往边境丛林的柬共,二是流亡外国的西哈努克,三是宋双领导的高棉人民解放全国阵线。当然,抗越主力还是波尔布特的柬共人马。
西哈努克没什么实力,但国际影响力大,可以搞到国际援助,因此不容忽视。
鉴于三方都不是越军的对手,柬共试图搞统一战线,乔森潘主动联系西哈努克和宋双,提议三方联合。西哈努克和宋双鉴于柬共太恐怖且臭名昭著,拒绝联合。
当时的国际形势,越南已经引起众怒,反越反苏是多方共识,在相关国家的撮合下,柬埔寨三方还是联合了,成立了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
1989年1月,越南终于支持不住,从柬埔寨撤军,柬埔寨形成了金边政权与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并存的局面。
换句话说,越军撤走后,其扶持的金边政权并没有随之崩溃,经过十年经营,金边政权已经站稳了脚跟,牢牢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地区。
两个政权谁也消灭不了谁,再打下去徒增民族灾难,且时间进入9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主流,战争不流行了。
1991年联合国五常,东盟六国,再加上柬埔寨四方,在巴黎开会形成了柬埔寨和平协议。
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外国武装力量、军事装备全部撤离柬埔寨,柬埔寨一切武装力量脱离接触、停火、裁减70%,全国举行公正的大选,制定宪法、成立新政府,柬埔寨宣布永久中立。
以上种种,由联合国进行监督、核查、指导。
如果是公正的全国大选,拼的肯定是民意民心。
洪森反应很快,为了改善形象,他将柬埔寨人民革命党改组为柬埔寨人民党,淡化了革命色彩,人民党以谢辛为主席,原党魁韩桑林成了可有可无的名誉主席——直到2023年的今天,90岁的韩桑林还是人民党名誉主席。
洪森
为了争取民心,1991年11月洪森亲自前往北京,把西哈努克接回了金边。
西哈努克虽然早就不是国王了,但潜在影响力巨大,洪森不能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利用天子的声望来搞选举他还是很有兴趣的。
洪森开动宣传机器,大肆宣传和吹捧西哈努克,西哈努克的威望和影响力蹭蹭上涨。
投桃报李,西哈努克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充分肯定了金边政权在13年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为洪森背书。
政治上的敌友关系反转就是这么有趣,几年前还是傀儡头子的洪森,转眼成了忍辱负重的同志,几年前还是卖国的金边政权,转眼成了稳定国家局势的中流砥柱。
洪森与西哈努克
04
早在1981年,西哈努克就组建了奉辛比克党,自任主席。
1992年,西哈努克的继承人拉那烈亲王出任奉辛比克党主席,宣布与柬埔寨人民党结成联盟,如果选举获胜,两派还将组成联合政府,由西哈努克任国家元首,洪森任总理,拉那烈任副总理。
西哈努克与洪森的合作,堪称声望与实力的完美结合,柬埔寨大选胜利者非这两个党莫属。
双方强强联合,打破了四方平衡,宋双很不满,但无可奈何。
剩下的就是柬共了,哦,NO,柬共早已宣布解散(名亡实存),我们还是叫它红色高棉吧。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选,红色高棉心虚了,它没有民意支持——不解释,没有多少实力——洪森控制着柬埔寨70%的土地和80%的人口。
所以,波尔布特决定抵制大选,拒绝遣散军队,对抗联合国工作人员和维和部队的检查。
和平和大选是人心所向,红色高棉此举,无异于逆势而动,自取灭亡。
1993年5月,在联合国的监督和保护下,柬埔寨举行全国大选,奉辛比克党利用西哈努克的声望,赢得了45.47%的选票,人民党获得了38.22%的选票,屈居第二。
拉那烈大喜过望,踌躇满志,决定甩开人民党单独组建政府,至于之前两党合作的宣言,仿佛没发生过。拉那烈背后站着西哈努克,显然,这也是西哈努克的意思。
你不仁,我不义,让你们看看谁才是柬埔寨的扛把子。
洪森宣称大选存在普遍舞弊行为,表示不承认大选结果,他话刚说完,柬埔寨东部七省宣布自治。
中国北洋军阀混战的时代,地方军阀不承认中央,用的最多的办法就是宣布自治。
洪森此举,暗合此道。
西哈努克被迫妥协,提议实行两首相制:拉那烈当第一首相,洪森当第二首相。
他强调:“两个首相有第一和第二之分,但权力平等。”
政府各部,除内政部和国防部由两党联合掌管外,其余各部平分。
洪森同意了提议,七省自治随之平息。
洪森
1993年9月,柬埔寨通过新宪法,国名改为柬埔寨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团结与永恒的象征。
退位38年之久的西哈努克重登王位,同一天,他任命拉那烈和洪森为首相。
值得一提的是,洪森不仅是柬埔寨第二首相,还是柬埔寨王家军联合总司令、四星上将。
为了继续提升自己的声望,洪森拜了西哈努克为义父,西哈努克册封他为亲王。
双方在相互利用和相互斗争中共存。
红色高棉躲在丛林里继续抗拒和平,被新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
在政府军的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下,红色高棉处境日益艰难,领导层开始分裂、动摇。
1996年,英萨利率领2个师向政府军投诚,1997年总司令宋成及全家被杀,总参谋长塔莫软禁了波尔布特,1998年波尔布特病死,而后乔森潘、农谢率领残部向政府投诚。
1999年,随着最后一个头目塔莫在柬泰边境被捕,红色高棉最终消亡。
拉那烈亲王
05
首相的“首”,本来有第一的意思。
柬埔寨有第一首相和第二首相,那到底谁才是“首”?
为了争这个“首”,洪森与拉那烈展开了激烈的权斗,1994年他迫使拉那烈解除了财政部长桑兰西和外交部长施里武的职务,把这两个关键的位置夺了过来,奉辛比克党实力大减。
为了赢得1998年大选,洪森与拉那烈争相利用红色高棉做文章。
先是,洪森策反了英萨利,拉那烈不甘落后,成功统战了乔森潘,洪森见势不妙,一口气给拉那烈扣了四个大帽子:勾结红色高棉,私自进口武器,建立非法武装,非法调动军队。
1997年7月,洪森发动政变,麾下军队包围了奉辛比克党总部,宣布废黜拉那烈第一首相职务,拉那烈被迫流亡国外。
“7月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干预,美国对柬埔寨进行制裁,联合国宣布中止柬埔寨会员国资格,东盟主动要求出面调解洪森与王室的关系,洪森强硬警告东盟:不要干涉柬埔寨内政。东盟特使与西哈努克和拉那烈谈完后,来找洪森谈,洪森断然拒绝。
洪森与西哈努克
这次政变干净利落,直接打掉了奉辛比克党总部,没有对社会稳定造成破坏,柬埔寨局势很快稳定下来。国际社会除了指责洪森不讲武德之外,也挑不出其他问题,此后逐渐承认了既成事实。
1998年,柬埔寨举行第二次全国大选,人民党获得了203万张选票,奉辛比克党获得了155万张选票,国会122个议席中,人民党获得了64席,奉辛比克党获得43席。
人民党虽然第一,但没有获得议会2/3的席位,无法单独组阁,奉辛比克党位居第二,依然有较大实力。双方还有合作的基础。
在西哈努克的调节下,两党达成全面合作协议:由洪森担任唯一首相负责组阁,人民党将国会议长的位置(此前由人民党主席谢辛担任)让给拉那烈,两党平分内阁各部长位置,组成联合政府。
洪森与拉那烈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重要部门和要害岗位都掌握在人民党手上,洪森依然掌控着实权。
西哈努克无奈地感慨道:洪森在我面前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字辈,但他是一个务实主义者,在本国领导人中,只有洪森才是真正的强人。
的确,洪森只要实权,不要虚名,如果需要,他可以把一切虚名送给西哈努克——“柬埔寨历史上最伟大、最著名的国王”,“柬埔寨的独立之父、民族和解之父以及国家重建之父”。
2004年,西哈努克因病退位,传位西哈莫尼。西哈莫尼醉心于搞艺术,对政治不感兴趣。西哈努克评价他:立场中立,不介入政治,不属于任何党派,这适合柬埔寨的现状。
一个温和、文艺的国王的确适合柬埔寨现状,也很对洪森的口味,君相关系处得比较和谐。
西哈努克与西哈莫尼
此后,洪森再无对手,一直担任着柬埔寨首相直到不久前。
虽然交出了相印,但洪森仍是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堪比相父摄政王。
栈恋权位不假,给儿子铺路也不假,洪森的难得之处至于他谋己的同时也谋国,是一个干实事的人,在洪森的驾驭下,柬埔寨在国际上左右逢源,搞到了很多援助,国内局势稳定,经济和人民生活也有一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