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木何不幸,屈做汉奸门:看台湾抗战电影《英烈千秋》有感

洋凝说国际 2023-10-20 11:07:04

01

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等一系列大事发生,国际局势对台湾当局越来越不利。

为振奋民心士气、强调“正统”地位,在当局的支持下,台湾拍了一系列抗战电影,如《英烈千秋》、《八百壮士》、《梅花》、《笕桥英烈传》、《望春风》等,这些电影都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

假期无事,挑《英烈千秋》和《梅花》看了一下。

正好,两部片子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互补——《英烈千秋》是比较宏大的叙事,讲述了张自忠将军从长城抗战到南瓜店殉国这段历史,《梅花》则从微观角度讲述一个小混混洗心革面投身抗日伟业最后牺牲的故事。

本篇只谈谈《英烈千秋》。

《英烈千秋》拍成公映于1974年11月,当时引起票房轰动,被各方赞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出色的战争片”。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马英九曾受邀观看《英烈千秋》,期间数度感动落泪,据他自己讲,40年前看到这部片时泪流满面,今天再看还是如此。

这部电影真的有这么出色吗?

以我个人观影感受而言,答案是否定的。

张自忠是两岸都认可并高度推崇的抗战军魂,他的抗战故事非常精彩感人,演员挑选以及演技也不错——柯俊雄饰演的张自忠高大、硬朗、英武,很符合张自忠将军的气质。

如果青少年时候看这部电影,我肯定会看得热泪盈眶,毕竟05年那会儿看《太行山上》感动得泪水簌簌,打湿了被子。

但是以现在的心态去看当年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感觉,麻了。

也不知道是年龄大了感觉神经已钝化,还是太多低质抗日宣传片消解了心中的那份敬意,总之,看这种带有明显宣传目的的影片时,我很难把自己代入进去,更喜欢关注影片的虚构成分和史实成分各有多少,硬伤大不大。

当然,历史故事片不是历史纪录片,合理的虚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虚构要有度,尤其是这种讲真人真事的影片,一旦过了度就很容易让人跳戏。

作为政策电影,《英烈千秋》拍摄得到了军方在人员、武器道具等方面支持,战争场面气势雄浑,壮观厚重,很震撼人心,在当年算是了不起的大手笔了。

然而,然而,当我努力将情绪沉浸到宏大的战争场面当中时,我看到日军使用的机枪、火炮、坦克都不像日本本土产的,更像是美国货。

我对武器没什么研究,但我总觉得日军不会用这种貌似美国M1919的重机枪

貌似美国M1式75mm榴弹炮

以及这种坦克

以上三种武器,请懂的朋友留言告知一下。

1974年,当年参加抗战的老兵和将领,很多人都还健在,他们看到这些美械日军,不知作何感想。

按理说,既然得到军方的支持,从认知层面上讲,剧组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组局经费有限,搞不来大批二战日军武器,尤其是重武器;而军方当年从大陆撤退太匆忙,没带这些大东西,也可能带了一部分,但早就全回炉了。

无奈之下,军方打开尘封的仓库,拿出了淘汰下来的美式武器:只有这个了,凑合着用吧。

当然,武器道具只是一个小点,不能因为道具而否定一部电影。

条件就是这条件,观众多担待点。更何况,很多观众压根不关心这些东西,认为无关宏旨。

除了武器道具之外,部分剧情也让人跳戏。

02

卢沟桥事变前后,张自忠忍辱负重,代表宋哲元与日军和谈,被国人骂为大汉奸。

他这个大汉奸的级别有多高呢?和殷汝耕一样高。

张自忠素重忠义。骂他汉奸比杀他还难受,但汉奸的帽子不是想甩就甩掉的,得用鲜血和牺牲才能洗掉。

从沦陷区逃出来后,张自忠抱定了必死之心,回归军队见到老部下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

徐州会战前,他在会上说:我现在有过,无论谁都可以打败仗,独我张自忠不能打败仗!我的冤枉,只有一拼与死,拿真实的战绩,才能洗刷干净!

张自忠每次打仗前都要写遗书,每次打仗都是不要命的打法,“死”字成了他嘴边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

张自忠牺牲时是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将军衔,他是二战时期中国军队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以常理而论,他战死沙场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这个小概率事之所以发生,一是他的求死之心,二是日军破译无线电密码,掌握了张自忠的动向。

但是在《英烈千秋》中,张自忠被日军包围是因为有人向日军告密,而告密的人竟然是共产党,这就有点历史虚无了。

虽然两岸这样互搞了几十年,彼此见怪不怪,但这么一来,电影的品质无疑大打折扣。

这不是内涵,是无中生有的画蛇添足,对剧情没有任何升华,只是为了宣传而宣传。

所以,后来央视6台播放这部电影时,把这一幕果断擦掉了。

还有,张自忠死于日军枪炮,属于阵亡。

电影为了体现将军之死的悲壮,同时也为了奏响主旋律、向当局表忠心,将张自忠之死拍成了自杀——在身披六疮的情况下拔出中正剑自杀,一边自杀一边高呼委员长万岁。

怎么说呢,这样艺术化处理是可以的,但总觉得有点用力过猛。

一战于淝水,二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战死沙场的艺术效果并不弱于自杀殉国,它甚至更悲壮,更感人泪下,没必要这样处理。

最让人诟病的是最后一幕的日军将领,他和张自忠交流了几句后,突然和平鸽附体,开始反省战争,表示希望总司令英灵不灭,指点我们愚蠢的军政府,放下杀人的武器,脱离战争的苦海。

大哥,你身后还站着一大堆日本士兵呢,你这样口嗨打脸,让这些士兵怎么看?质疑军部,动摇军心,该当何罪?

张自忠将军再伟大、他的话再富有感召力,他也不能像尤里一样控制人心。

强行说教想法是好的,下次不要再想了。对电影而言,这无疑是一处败笔。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几个小问题。

比如板垣征四郎,这哥们存在感太强了,哪里都有他,连枣宜会战都没有错过,亲自指挥日军包围了张自忠,报了临沂之战的仇,这就有点扯了。

再比如台湾地处热带,建筑都是明显的南方风格,看到这些建筑,观众很难带入苍凉厚重的北方平原。

03

最后,谈谈《英烈千秋》中最有意思的几处情节。

1933年张自忠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了喜峰口大捷,捷报传到山东临清,县长带爱国群众们齐聚张家,鞭炮齐鸣,大家纷纷赞扬张是临清县的大英雄,替临清县挣光彩,了不起。

亲兵张虎山升了少尉,他的老母亲颤颤巍巍地赶到张家,表示感谢:这都是师长带出来的。

转眼了到了1937年,张自忠替宋哲元出面与日军和谈,尤其是战争打响后,佟麟阁、赵登禹战死,二十九军南撤,只有张自忠一个人留在北平折冲樽俎,与日本人虚与委蛇,从此戴上了大汉奸的帽子,享受到了与大汉奸殷汝耕同等的待遇。

1937年8月29日,《大公报》刊发了一篇《勉励北方军人》的文章,高度评价了段祺瑞、吴佩孚顶住日军威逼利诱,坚决不做汉奸的行为,号召北方军人向这两位典型学习。同时,文章还警告北方军人“万不要学寡廉鲜耻的殷汝耕及自作聪明的张自忠”。

《大公报》是当时全国发行量极大的报纸,说是主流媒体也不为过,它对张自忠的定性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的民意。

群情汹汹,纷纷要求中央严惩张自忠,张自忠老家门口被爱国群众们贴上了大字报,其家人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张自忠的哥哥因承受不了舆论压力而上吊自杀。

对此,《英烈千秋》没有回避:张自忠的女儿张廉云上街买菜,看到有人在为抗战募捐,于是上前捐了自己的手镯,没曾想爱国群众认出她是张自忠之女,把手镯扔到地上,用脚踏、吐唾沫,大骂她是大汉奸之女,还往她头上扔面条。

张廉云狼狈跑回家中,发现爱国群众已经把她家包围了,并在大门上写上了“此木何不幸,屈做汉奸门”,张廉云解下外套,一边哭一边擦拭大字,却被爱国群众拉开。

原先夸张自忠的人忙不迭地与张家做切割,唯恐避之不及,张虎山的老母亲赶来大骂:我的儿子给他当牛当马,最后当成了小汉奸,跟张自忠学下流。

人情冷暖,冷的时候寒彻骨髓。

蒋介石对张自忠在华北的事很清楚,没有为难他,让他休养了一段时间,不久任命他为59军军长。

在电影中,张自忠担任59军军长,意味着中央为张自忠摘掉了大汉奸的帽子,消息传来,县长带领爱国群众们齐聚张家,大唱赞歌,狂吹彩虹屁。

张虎山的老母亲又出来发表感言:小虎子,咱们家是祖上有德,你是贵人相助,还不快去找师长去,快去。

三次态度转变如此丝滑,毫无不适感与愧疚感,在下佩服得五体投地。

影片想通过张自忠将军的忍辱负重,来树立他伟岸的形象,但是我从影片中的爱国群众身上感受到了恐怖。

就像《天龙八部》中群雄一样,乔峰打契丹时,群雄认为他是盖世英雄,乔峰契丹人身份暴露,群雄认为他是契丹狗贼,乔峰为宋辽和平自杀,群雄称赞他是大仁大义的大英雄。

乔峰一直是那个乔峰,群雄的嘴变来变去。他们就像一群丧尸一样,嗅到气味就扑上去撕咬,从来不会思考这个气味的来源,以及气味的真实情况,对他们的胃口就把你捧上天,不对他们的胃口就把你撕成碎片,所谓“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

每个人都有了解真相的权利,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了解真相的能力。

当没有了解真相能力的时候,不要急于讲立场急于站队,不妨冷静下来,查查资料,听听反面意见。

实在不愿意动脑筋思考的话,可以不参加咬人活动,听听歌,刷刷剧,免得成为张虎山老母之流,徒增笑柄。

2 阅读:31

洋凝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