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清缅战争:极盛时期的大清帝国为何折戟缅甸?

洋凝说国际 2023-09-14 22:42:00

01

1766年三月初三,刚刚被双规的前云贵总督刘藻,在惊恐交加中自刎。

消息传到京城,乾隆皇帝震怒不已,怒斥刘藻辜负皇恩,咎由自取,自绝于大清,骂完还不解恨,乾隆专门下旨剥夺了刘藻死后相应的待遇。

时间退回到1738年,那时刘藻还在教育系统服务,他文章写得好,气质修养出众,被乾隆发现赏识,乾隆认为这是大清后备干部的好苗子,特意赐名刘藻(原名刘玉麟),想栽培他。

有了皇帝的垂青,再加上舔功不错,刘藻一路平步青云。

1764年,63岁的刘藻正式出任云贵总督,这既是乾隆对他的信任,更是对他的考验。

此时云南并不太平,不太平的根源在于:大清西南方向,一股强大势力已经崛起,这股势力东征西讨,挑战中南半岛固有秩序,削弱大清在东南亚的影响力,甚至将战火烧到了大清境内。

这股势力,就是缅甸雍籍牙王朝,缅甸人称之为贡榜王朝。

1740年,缅甸东吁王朝爆发大规模起义,起义军经过十二年征战,灭亡了立国221年之久的东吁王朝。

都说新王朝新秩序,然而在东吁王朝的废墟上,孟族(缅甸少数民族)建立的新政权不仅没有给缅甸人带来安定和秩序,反而带了更大规模的动乱,他们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大肆压迫缅族(缅甸主体民族),引起缅族人激烈反抗。

1752年,缅族地方实力派雍籍牙竖起了复国兴族的旗帜,武装反抗孟族统治者。

雍籍牙是一个猛人,书面说法就是杰出的领袖人物,能入选缅甸历史上的“三大帝”,另外两大帝分别是蒲甘王朝的建立者阿奴律陀和东吁王朝的统一者莽应龙。

雍籍牙运用天才的组织能力和统战手段,把所有反抗孟族统治者的力量都团结到了自己麾下,建立了广泛的抗孟统一战线,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就推翻了孟族统治,建立了雍籍牙王朝。

和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开国皇帝一样,雍籍牙统一缅甸后,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生产,缓和社会矛盾,加强中央集权,提升军队战斗力,国力迅速强大起来。

随着实力的强大,雍籍牙王朝开启对外征战,他们相继灭亡了曼尼坡、暹罗(泰国),控制了老挝,建立了西起曼尼坡,东至暹罗,北接中国云南,南至马来半岛的霸权。

雍籍牙在征服暹罗的战争中病逝,他的两个儿子莽纪觉和孟驳继承乃父遗志,继续对外扩张掠夺,缅军主力在中南半岛大杀四方之际,小股部队也在不断骚扰云南边境。

鼎盛时期的雍籍牙王朝,以这样的方式与鼎盛时期的大清帝国碰撞到了一起。

02

1660年,吴三桂的军队进入缅甸,逼迫当时的东吁王朝交出了流亡缅甸的永历皇帝,这是清缅双方最早的官方接触,此后双方就断了往来,清王朝无意向西南扩张,东吁王朝也不愿挑战清王朝。

直到1751年,即将灭亡的东吁王朝才派使者到北京朝贺,接受大清册封,与中国建立宗藩关系。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

乾隆对风雨飘摇的东吁王朝没有施以任何援手,坐视缅甸内部改朝换代。

1760年,雍籍牙开始扫平缅甸北部割据土司,缅北紧邻中国,土司们被雍籍牙击败后,残余势力纷纷请求进入大清避难,乾隆指示云南地方官员不予接纳,要求他们严守边境,不要插手缅甸事务。

乾隆的不干涉政策,没有换来雍籍牙的感谢,反而引起对方的轻视:大清,就这?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希望身边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同理,缅甸统一强盛对当时的清王朝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乾隆稍微有点国际视野,他应该尽可能的支持缅北土司,对抗雍籍牙王朝,掌握主动权。

缅北土司在明朝时期原属中国势力范围——明朝在云南边陲设置了六个宣慰使司,随着明朝衰落、东吁王朝崛起,缅甸人开始向北扩张,对六大土司威逼利诱,对心向大明的土司武力讨伐,六大土司逐渐脱离中国。

不仅如此,云南境内的中国土司,迫于东吁王朝的压力,还要向他们交保护费,专业名词叫“花马礼”,花指花银,马就是马匹。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疆界并不像今天这样有严格的国境线,尤其是我国西南边陲,土司林立,中央帝国很难直接管理这些地区,疆界往往只是习惯线,随着土司们今天归顺这边,明天归顺那边,疆界也随之变化。

乾隆没有利用好这一点,使自己陷入了被动,雍籍牙日益轻慢中国,缅甸人侵扰大清的气焰高涨,他们往往以几百人的小股部队,越境抢劫,掳掠人口。

云南地方官员,都是被清廷高度驯化的奴才,对于缅人挑衅,他们一味妥协以求息事宁人。随着雍籍牙王朝出兵征服暹罗,需要征调大量人口和物资,缅甸军队侵扰的频率越来越高。

03

刘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调任云贵总督的。

愈演愈烈的边境骚扰事件,迫使乾隆的态度日趋强硬。

由于情报工作做得太差,刘藻和乾隆认为这些小股部队是缅甸贼匪或无政府武装,没有意识到这是缅甸正规军。

乾隆指示刘藻调兵进剿,摧毁巢穴,除恶务尽,不要满足于仅仅驱逐出境,苟安了事。

刘藻收到指示后,开始部署反击。

然而,此人是个纯书生,靠写文章拍马屁混上来的,不懂军事,他没有洪承畴那样的天赋,也没有曾国藩那样的知人善任。手下将领欺负他不懂,各种瞒报哄骗,牛皮吹得震天响,其实不堪一击。

经过残酷战争洗礼的缅甸军队,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不弱于清军,清军与缅军遭遇后,往往一触即溃,等缅军抢劫完离开,清军再宣布收复失地,上报表功。

由于野战能力不行,清军只得分兵防守,这就导致清军处处被动挨打,局面越来越糟。

1765年十二月,参将何琼诏、游击明浩率领600绿营兵渡过整控江,前往救援猛阿,途中与缅军发生遭遇战,清军战败。

刘藻未加核实,在奏报中说这两人不听军令,贪功冒进,导致大败,何琼诏阵亡,明浩负伤,六百余人只剩百余人生还。

奏报递上去后,何琼诏回来了,跟着他回来的还有455名绿营兵。

啪啪啪,刘藻的脸都被打肿了,不过他此时应该顾不上自己的脸了——他得担心自己的命。

乾隆是个十分精明的皇帝,他依靠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强大的推理能力,对照地图,从刘藻的奏报发现了很多前后矛盾之处,由此判断刘藻没有说实话,往小了说这是文过饰非,往大了说这是不忠诚、不老实,欺君之罪!

乾隆对刘藻大为失望,先是把他降职为湖北巡抚,不久将其革职。

刘藻深知失去皇帝的信任意味着什么,还没等到新任云贵总督来交接,他就畏罪自尽了。

接替刘藻的人是杨应琚,此前曾任两广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是一个能干实事的人。

杨应琚到任后,加紧收集情报,整顿军队,他一改之前刘藻处处设防的战略,调动大军主动越境出击,攻占了缅军盘踞的整欠和孟艮,并派官员经营这两地,要求当地土人剃发易服,想将其彻底纳入大清版图。

在杨应琚内抚外剿之下,边境局势为之一变,乾隆也很满意。

缅北土司本来就是骑墙派,看到清军雄起,向清军输诚请求内附,此时杨应琚才知道骚扰边境的不是缅甸贼匪,而是雍籍牙王朝的正规军。

正规军,老子打的就是正规军。

杨应琚产生了一个错觉,他认为缅甸军队不过如此,缅北土司请求归附,更证明了缅甸人心涣散、局势混乱。这正是解决缅甸的大好时机,不能错过。

在给乾隆的奏折中,杨应琚说缅甸军队畏威而不怀德,侵略成性,现在如果不趁势教训他们,恐怕将来边境不得安宁,为长远计,应该主动出击。现在我已经派遣当地土族情报人员,前往缅北,绘制地图,侦察情报,为将来做准备。

乾隆回复:如果时机成熟,可以出兵教训缅甸。

至此,清王朝对缅甸的政策彻底转向强硬、激进。

真正的清缅战争,徐徐拉开帷幕。

04

杨应琚在边境陆续集结了14000多人,大肆采办战备物资,准备对缅作战。

随着部分清军开进缅北,木邦、蛮暮土司向清军投诚,整卖、景线以及景海等土司请求归附。

兵不血刃,传檄而定。杨应琚志得意满,开始憧憬开疆拓土、封狼居胥、青史留名。

从立不世之功到犯弥天大错,往往只在朝夕之间。

木邦、蛮暮两地向清军投诚,意味着缅北门户洞开,缅王孟驳迅速从暹罗战场抽调了一万军队,由莽聂渺遮统率北上,与清军争夺木邦、蛮暮。

缅军不愧是百战之师,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占领了木邦,攻克蛮暮重镇新街(八莫),清军退守铁壁关、虎踞关一线。

缅军大规模反攻,前线清军失利,杨应琚乱了方寸,心理压力太大,病倒了。

之前在奏报中说形势一片大好,缅人不堪一击,现在被反杀,如何向皇帝交代?

杨应琚犯了和刘藻同样的错误,他选择了瞒报、谎报。清军被缅军打得节节败退,杨应琚在奏折中说清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缅军才不关心杨应琚如何化悲剧为正能量,他们提出议和迷惑清军,主力开到在铁壁关外的楞木,以牵制清军主力;另一支偏师则沿伊落瓦底江北上,越过神户关、万仞关进入云南境内,抄了铁壁关、虎踞关清军后路。

缅军主力与清军主力在楞木交战,几个回合下来,清军挡不住,坚守不出,此时又听闻后路被抄,人心惶惶。

好在清军兵力占优势,派出了几支军队围攻缅军偏师,缅军偏师只有2000人,面对人多势众的清军讨不到多少便宜,主动撤了。

杨应琚还在绞尽脑汁想把谎话圆过去:缅甸人不是要议和吗,把议和改成乞降不就妥了?

他大笔一挥:缅兵头目莽聂渺遮来营乞降,请求罢兵归顺,考虑到缅甸山高水远,大军直捣巢穴,得不偿失,如果缅酋孟驳诚心悔罪,建议宽恕他,至于木邦、蛮暮两地,是缅人维持生计的地方,恳请赏赐两地照常贸易。

这招高啊!既可以满足皇帝的面子,又可以逃避丢失木邦、蛮暮的责任。

山高皇帝远,谁会来莽莽丛林实地核查?

不巧,乾隆还真派人来核查了。

乾隆不是个好糊弄的人,他粗滤算了一下,杨应琚奏报上消灭的缅军数量,加起来都有好几万了,形势一片大好,为何不乘胜追击?反而说什么山高水远、得不偿失,想将就了事?

前后矛盾,哄鬼呢。

乾隆派御前侍卫傅灵安、御医李彭年到云南,一面给杨应琚治病,一面调查情况。

这一查,露馅了。杨大人还是不够了解自己的顶头上司啊。

信任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杨应琚被押往承德避暑山庄,赐死。

05

乾隆是个爱面子的人,天朝上国被小小蛮夷搞得如此狼狈,这是他无法忍受的。

大清地大物博,多派点人过去,以绝对优势兵力,不信不能碾压缅甸人。

为此,乾隆任命满洲亲贵明瑞(富察皇后的侄子)为云贵总督,从京城健锐火器营调集了3000旗兵,从四川调集了8000绿营兵,从贵州调集了10000绿营兵,又从云南绿营精选了5000人,共计26000人,各种军需物资敞开供应。

与刘藻和杨应琚不同,明瑞是武将,在平定准噶尔部和回疆的战斗中,战功卓著。

乾隆的战略意图是:大军平推过去,先军事占领缅甸,然后建立多个土司,分而治之,将其纳入中华版图,就像征服回疆那样,一劳永逸解决缅甸问题。

清军的具体作战计划是兵分两路,明瑞率领主力12000多人出畹町,经木邦南下直捣阿瓦;额尔景额率领8000军队出铁壁关,经新街攻占猛密,然后南下与明瑞会合,攻击阿瓦。

阿瓦城,位于今天曼德勒西南,是雍籍牙王朝的国都。

明瑞走马上任的时候,缅甸军队攻占了暹罗国都,虽然暹罗人仍在抵抗,但缅甸终于可以从暹罗战场抽兵回援缅北了。

这意味着清军增兵了,缅军也增兵了,双方实力差没有多少变化。

清军浩浩荡荡向木邦杀来,缅军不战而退,避其锋芒,坚壁清野。

占领木邦后,明瑞将这个后方重镇交给随后赶来的珠鲁那防守,然后亲率主力向南杀去。

明瑞不愧是满洲悍将,清军一路攻城拔寨,杀到了相孔,这里距离阿瓦城只有70多里。

这也是明瑞推进的极限了——缅军坚壁清野,清军孤军深入,粮草不济,加之旗兵不适应丛林气候,军队疾病流行,师老兵疲,已经无力攻下阿瓦城。

明瑞只得撤军,缅军一路尾随骚扰,在运动中逐渐将清军包围于孟育。

与此同时,清军后方也出现了问题。

额尔景额占领新街后,在老官屯被9000缅军挡住,清军久攻不下,额尔景额受不了丛林气候病死了,其弟额勒登额接手军权,但这货是个垃圾,竟然畏战不前,擅自后撤。

更严重的是,缅军主力已绕到清军后方,切断了清军补给线,围攻木邦,珠鲁那率领4000守军拼死坚守,还是没顶住,缅军占领木邦,珠鲁那自杀。

木邦被围攻期间,额勒登额的军队距离木邦最近,但他没有出兵增援,坐视木邦丢失。

缅军攻占木邦,相当于后世日军攻占腊戍,致使中国远征军后路被截,全军动摇。

明瑞指挥清军突围,并亲率旗兵殿后,结果被缅军火枪击伤,他自知难逃一死,自缢而亡。

不得不说,明瑞还是挺有范儿的,打仗冲在前面,撤退留在最后,死得轰轰烈烈。

缅军人数并不占优势,也不擅长打歼灭张,清军主力突围而去。

明瑞被围期间,乾隆多次命令额勒登额前去接应,结果这货仍然坐视不救。

明瑞之死让乾隆震怒不已,他决心继续追加赌注,向缅甸人展开报复。

报复之前,他要先剐了额勒登额——凌迟处死。

06

1768年,乾隆任命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调集了三万大军,准备再次征讨缅甸。

从指挥官身份,可以看出这次清军阵容非比寻常——以傅恒为例,他是乾隆的小舅子,首席军机大臣, 是皇帝最信任的肱骨大臣。其他人也是清一色的满洲贵胄,个个位高权重。

这要是再打不赢,皇帝都想要御驾亲征了。

傅恒抵达云南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决定稳扎稳打。

清军没有从木邦南下,而是向西进发,先打造战船,顺大金沙江(即伊洛瓦底江)南下,水陆并进,大金沙江水面宽阔,便于运输军队和物资。

清军顺利占领了猛供、蛮暮、孟养、新街,缅军不战而退,退到了老官屯。

老官屯位于大金沙江险要处,缅军在此修筑了坚固营寨,营寨延伸到江州沙诸,易守难攻。

缅军玩起了龟缩功,坚守不出,清军久攻不克,无法顺江而下继续推进,战争随之陷入僵持状态。

时间一长,丛林气候又一次帮助缅军——清军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相继病死,傅恒也病倒了。清军高级将领大多不愿再战。

清军士兵因气候原因减员过半,傅恒在给乾隆的奏折中说“原派各营兵三万名,满兵一千名,现计存一万三千余名”。

乾隆看完奏折,思虑良久,回复:以此观之,撤兵为是。

缅甸军队挡住了清军的进攻,但伤亡也不小,精疲力竭。

清军多次征讨缅甸,让缅军统帅摩诃梯诃都罗看清了清王朝的实力,他明白缅军虽然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但缅甸无力与清王朝长期耗下去。

1769年十二月,双方前线将领罢兵言和。

虽然后来和约的履行过程比较曲折,但那只是枝节,大方向已不可逆转——双方打不动了。

延续7年之久的清缅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此后缅甸再也没有侵扰清王朝。

1788年,经历内乱、实力大减的缅甸人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向乾隆上表称臣,成为清王朝的藩属。

清缅战争虽然没有达到吞并缅甸的既定目标,但也没有打成云南保卫战。

总体而言,清军的表现还是合格的。

清缅战争被乾隆列入了“十全武功”。现在说起十全武功,很多人不屑,认为水分太大,乾隆自嗨过头。

平行而论,十全武功虽有水分,但含金量并不低。

虚荣心也好,远见卓识也罢,是乾隆通过历次战争奠定了清王朝极盛时期的版图。

严格意义上讲,乾隆才是中国历史上开疆拓土第一人,清军战斗足迹从宝岛台湾到天山南北,从青藏高原到热带丛林,武功之盛,远迈前朝。

通过历次征战,清王朝把周边所有适合扩张的地方都扩进了版图,把中国疆域推向到了农业文明所能延伸到的极致。

再往前推进,就力不从心了,或者说得不偿失了。缅甸无疑是典型。

缅甸莽莽丛林,穷山恶水,几万大军千里征战,后勤成本奇高,打下这些地方,没有什么收益,又无法吞并,驻军不划算,不驻军又守不住,纯属鸡肋。

从边境自卫反击战发展到对缅甸的灭国战,乾隆确实误判了,好在及时止损,没有深陷泥潭。

0 阅读:3

洋凝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