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孩子:“千禧时代父母的教养教练”帮你破解头疼的育儿难题

郑胜辉 2024-09-12 06:12:51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458天

《看见孩子》,出版于2023年6月。这是一本给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它是2022年《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豆瓣评分目前高达9.3分,可见这本书的内容帮助到了不少人。这本书的作者是贝姬·肯尼迪,她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三孩妈妈,被《时代》周刊誉为“千禧时代父母的教养教练”。

作者写这本书的契机,可以追溯到她曾经报名的一个培训项目,目的是学习一些所谓的“经过科学验证的”管教儿童的方法,包括奖励小红花、表扬、忽视、关房间等等,这也是当时多数育儿专家推荐的干预措施。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作者却感觉很不舒服。她想,如果有人把这套方法用到她身上,她肯定会很不好受。作者发现,这些方法源自行为主义理论,它关注的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难以观察到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虽然这套管教儿童的做法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它的焦点是消除“坏”行为,实现顺从,为此甚至不惜牺牲亲子关系。行为主义偏重塑造行为,而非理解行为。但父母的目标并不是塑造孩子的行为,而是培养人。因此,作者认为,在育儿过程中,父母要把人和行为分开,把孩子的行为看作需求的表现,看清孩子心中真正的需求,这是书名“看见孩子”的意思。

在这本书中,作者在开篇就强调了第一条育儿准则——善意养育。意思很简单,就是相信你和孩子的本心都是好的。这句话看起来很普通,但做起来很难。虽然没有父母会故意把孩子往坏处想,可一旦孩子做了什么错事,父母往往还是会下意识觉得孩子居心不良,忍不住斥责孩子:“你是不是故意想让我生气?”很多育儿建议的背后都是这种负面假设,觉得孩子是在耍心眼,而不是表达内心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坚持善意养育的原则,坚信孩子本心是好的,我们就能把孩子和他们的行为区分开。

孩子的行为不是评判孩子的标尺,而是洞察孩子需要的线索。比如,“我讨厌妹妹”这句话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渴望被关注、害怕被抛弃的孩子;不愿意去学校的背后,可能也藏着一个正在困境中挣扎的孩子。问题行为背后,是孩子尚未被看见的需求。这本书,就是告诉家长到底要如何“看见孩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纵容孩子的行为,在书中,作者也给出了如何引导孩子行为的方法。

接下来,我分两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分享作者的一系列育儿准则。第二部分,解决一些具体的教养难题,包括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如何处理二胎矛盾、如何帮孩子建立自信。如果你被其中某个问题所困扰,也希望这部分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

养育第二个准则:明确父母和孩子的职责。在任何系统中,清晰的角色定位和明确的职责分工都是保证系统顺利运转的关键。每一个家庭也是一个系统,每一名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职责。

先来聊聊父母的职责。父母的职责,是通过设置行为规则、接纳和共情来构建安全的成长环境。这个“设置行为规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小凯来小蕾家里找她玩,两个孩子玩起了搭积木的游戏。一开始还很融洽,可没过多久,两个孩子就因为哪个积木该往哪里摆产生了争执。小蕾抓起了一块积木,朝小凯扔了过去,紧接着又扔了一个。小蕾的妈妈说:“小蕾!停手!不准扔!”可是小蕾根本不听,还是不停地朝小凯扔玩具。

像小蕾妈妈这样说“不准扔”,可能是大多数父母的本能反应,但这并不是有效的干预措施。作者指出,在上面这个案例中,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行为规则缺失。你可能会想,小蕾妈妈不是已经对小蕾制定了“不要扔”的行为规则吗?不是这样的。行为规则不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而是告诉孩子我们会怎么做,并且阻止孩子的行为。有效的行为规则,是妈妈告诉小蕾:“我不允许你乱扔玩具”,然后站在两个孩子中间,把积木挪到小蕾够不到的地方,或者是把小蕾抱到另一个房间,坐下来陪着她,让她无法再继续扔玩具。这些措施,才是在设置行为规则。

“不准扔玩具”和“我不允许你乱扔玩具”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告诉孩子“不准扔”“不准再继续看电视”,是在要求孩子去抑制自己的冲动。但是说实话,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大脑中负责抑制冲动的前额叶皮层还未发育成熟,所以他们很难自控,我们就很难通过命令让正在打人的孩子停手,或者让想看电视的孩子自己关上电视。而且如果我们要求孩子自己去控制自己,这可能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号,那就是:“我发现你失控了,但你要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这会增加孩子的无助感,因为当孩子失控时,他需要有一个成年人为他设定安全而稳固的行为规则。

其实不只是孩子,我们每个人在情绪失控时,都想要有个人能始终保持冷静、掌控局面,给我们带来安全感。那么,“我不允许你乱扔玩具”,就是在告诉孩子,我会怎么做,我来帮助你控制自己。如果父母能冷静地阻止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会明白,哪怕是最强烈的情绪也永远不会失控。孩子会感觉到:虽然有时我的情绪十分可怕、无法控制,但对我的爸爸妈妈来说,它并不可怕,也可以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也能把这种控制力内化。

当然,除了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我们也是孩子情感的守护者。所以,父母还要去接纳和共情孩子。共情很好理解,它指的是去理解和体会的孩子感受;而接纳,指的是相信孩子的情感是真实的、合理的。当孩子难过时,如果对孩子说:“你太敏感了,根本没必要难过”,那么孩子会感到自己的情绪没能被接纳、被认可,甚至会对难过的情绪产生羞耻感。如果我们去告诉孩子:“我能感到你很难过,你也有理由感到难过”,孩子会觉得有人能接纳、理解自己的感受,这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可控。

我们刚刚说完了父母的职责:通过设置行为规则、接纳和共情来构建安全的成长环境。那么孩子的职责,则是通过感知和表达情感来探索学习。他们需要了解自己能力的边界,他们在家里的角色是什么,他们有多少自主权,他们在尝试新事物时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所以,当孩子试图挑战你的权威时,他可能是在表达情感、试探边界,试图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也是孩子一个学习的过程。一旦你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你就可以重新看待孩子的很多行为。

说完了第二个育儿准则:明确父母和孩子的职责。接下来,我们来讲讲第三条育儿准则:减少羞耻感。

在作者的诊室里,来访的父母会表达他们对孩子的各式担忧,历数孩子的种种顽劣。在父母们的讲述中,常常包含着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羞耻感。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我女儿总是不愿意说对不起。昨天,她把妹妹的玩具藏了起来,惹得妹妹哭个没完。可她不愿意承认是她惹哭了妹妹,还坚决不肯道歉。所以我就急眼了,她真是太不懂事了。她是不是完全没有同情心?”“我儿子特别倔。他数学题不会做,我抽时间帮他,可他也不听,后来还发脾气。真是气死我了,我真不懂他为什么不愿意让我帮他。”“我女儿经常撒谎。她被学校的足球队开除了,却没有告诉我。我对她说,她必须跟我讲真话,撒谎是不对的,可是完全不管用。”

这些都是什么情况?这些孩子看起来没什么共同之处,但作者指出,每一个孩子,不管是拒绝道歉的、顽固不化的,还是撒谎成性的,都把他们的心门紧紧关闭了起来。这些孩子都感受到了内疚和难堪,他们随后又都采取了不成熟的方式来应对,以此来逃避这些负面感受,这就是羞耻感,也就是“我不能做自己,我不能有这种感受”。

作者给羞耻感下了个定义,它是一种情绪,是“没有人愿意去了解和接纳我的这部分自我”。羞耻感让人想躲起来,与他人保持距离。孩子会感到:我是坏的,我不可爱,没有人喜欢我,我必须隐藏感受、改变做法,才能找回安全感。所以,羞耻感会把孩子“卡”在那里,动弹不得,让孩子看起来像是拒绝道歉、不愿意接受帮助,或者不诚实。而孩子的这种木讷和呆滞往往会激怒父母,因为父母会把孩子的这一反应看作无视或冷漠。如果父母不但没看出孩子的羞耻感,又对孩子加以指责的话,这会强化孩子的羞耻感,让局面变得更差。

因此,父母必备的育儿技能之一,就是识别孩子的羞耻感,搞懂什么情形会唤起孩子的羞耻感,以及它随后又会转化成什么样的行为,然后再帮助孩子减少羞耻感。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我们回到前面的例子上。姐姐把妹妹的玩具藏了起来,惹哭了妹妹却不肯道歉。拒绝道歉,本身是羞耻感的典型表现。孩子看起来很冷漠无情,实际上她是被自己的“坏”给吞没了,还被“羞耻感”卡得一动不动。她不能道歉,因为一旦这么做了,她就要把自己看作一个做了坏事的人,于是她僵在了那里,以此逃避更大的痛苦。

一旦注意到孩子被羞耻感卡住了,我们可以按下暂停键。如果这位母亲坚持对孩子说:“说对不起很难吗?你怎么能不在乎你妹妹呢,快点说对不起。”这只会让孩子更加坚信自己是坏孩子,加强羞耻感。我们需要把重点转移到减轻孩子的羞耻感上。比如,你可以这么对孩子说:“嗯,我知道说对不起是很难的。你还没准备好,那么我先帮你说吧。”先暂停教育孩子,让这件事先告一段落。可能是几个小时之后,你发现孩子已经不再被羞耻感所困扰,你就可以对孩子说:“说对不起是很难的。

我是大人都觉得很难!”然后看看孩子会说些什么。重点在于,只要孩子还被羞耻感卡着,父母说什么都没用,孩子的反思、领悟和成长都无从谈起。如果孩子被羞耻感裹挟,父母就需要先放下教育的念头,让孩子知道她的本心是好的,她是可爱的、有价值的,我们是在乎她的。只有这么做,才能帮助孩子从羞耻感中解脱出来。

任何年龄的孩子都会有羞耻感,不论是5岁还是15岁。不管是拒绝道歉,还是向父母撒谎自己没有被足球队开除,这都可能是他被“卡”在了羞耻感里。羞耻感还可能会造成长期影响。比如,很多成年人身上,仍然有一些深入骨髓的羞耻感。当我们表现出儿时不被父母接纳的行为时,羞耻感可能会卷土重来,我们感觉自己依然被“卡”在不被接纳的当初。比如,假设你在一个非常看重“坚强”、秉持“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家庭中长大,你很可能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你怎么这么爱哭?”“你这样没人喜欢和你在一起。”于是,你只能把自己脆弱的那一面藏起来。这就是羞耻感。成年之后,你可能依然不善于流露脆弱、敞开心扉,你认为这只会威胁你和他人的关系。这会让焦虑不断累积、发酵,直到它爆发的那一天。

和孩子一样,羞耻感也会阻碍成年人的改变和成长,影响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还有在亲子冲突中回应孩子的方式。所以,在你努力觉察和减少孩子羞耻感的同时,你也可以花些时间来思考自己的羞耻感。你过去不得不隐藏的是你的哪部分自我?它对现在的你还有什么影响?你的哪部分自我至今仍需要得到认可、共情和接纳?

以上是我们说的第三条育儿准则:减少羞耻感。最后一条育儿准则分享给你:心理韧性大于快乐。

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孩子是否是快乐的,我们竭尽全力,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在这本书里,作者却提出了质疑:如果父母过分关注快乐,可能会忽视孩子在生活中产生的其他情绪。作者认为,快乐,远没有心理韧性重要。

心理韧性是我们在体验各种情绪时保持自我的能力,它能帮助我们从压力、失败、错误和逆境中走出来。对于孩子来说,心理韧性是非常重要的。积木倒了再搭需要心理韧性,拼图遇到困难需要心理韧性,学习单词需要心理韧性,被同伴孤立也需要心理韧性。心理韧性强的孩子能及时调整心态、鼓励自己、不断尝试。很多人会把心理韧性看作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能力,但事实上心理韧性和成功与否无关。它是忍受痛苦的能力,是哪怕暂时没有结果,也仍旧气定神闲、不失自信的能力。有了心理韧性,快乐才能持续存在。它不仅能让孩子成为快乐的小孩,还能持续发挥作用,帮助他们在将来成为快乐的大人。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呢?答案很简单:共情,倾听,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通过稳定的陪伴给予孩子安全感,找出孩子的优势,允许孩子犯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以及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陪伴他,让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而不是直接代替他解决困难。如果孩子搭积木时遇到困难,比起直接帮他搭好,不如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我们怎么做才能把它搭得更结实呢?”然后摆出一副好奇的模样,这都是在和孩子共情,让他继续面对困难。父母需要时刻在心中提醒自己:我是在鼓励孩子忍受和克服困难,还是在教唆孩子从中逃离?

此外,我们如果太过于注重让孩子高兴、快乐,还有可能让他们在长大后成为焦虑的人。一旦父母成为“情绪警察”,时刻帮助孩子避免不高兴,而不教孩子如何应对不高兴,那么孩子会形成这样的脑回路:“不高兴不好,不应该不高兴。”当儿子说自己跑步成绩不好时,我安慰他说,“可是你学习成绩很好啊”;当女儿抱怨同学生日不邀请她时,我告诉她,这位同学邀请的人肯定很少。我以为自己是在帮助孩子,但孩子听到的可能是:“我不应该难过,一旦我感到难过,我必须尽快开心起来。”这不利于帮助孩子理解负面情绪,也无法锻炼孩子的心理韧性。

许多父母想要保护孩子远离负面感受,但与其保护孩子远离痛苦,不如锻炼孩子面对痛苦的能力,而坦诚和陪伴就是锻炼孩子的最佳方式。与其对孩子说:“奶奶只是离开我们,去另一个地方了。”不如这样告诉孩子:“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你听了可能会难过。奶奶昨天去世了。你要是觉得特别难过,那很正常。”然后陪孩子坐下来,看看孩子有什么反应。你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发生了难过的事情,我们可以和自己爱的人聊一聊,一起渡过难关。

第二部分

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

很多父母可能都要经常面对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先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发脾气可能不是故意捣乱,而是孩子健康发育的必要环节。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能坚持自己观点的人,“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哪怕别人对我说不行”。我们不能在孩子幼小时鼓励他们顺从听话,同时又期待他们长大后能果断勇敢。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坚定地认识到自己的需要,我们就得把发脾气看作孩子健康发育的必要环节。

如果孩子开始出现像是摔东西、掐人、咬人这样的攻击行为,这表明孩子的大脑额叶已经被情绪淹没,进入了对抗状态。这时,孩子已经无法正常思考了。那么为了防止局面进一步恶化,父母需要展现出权威的一面。前面我们讲过,父母的职责之一是设置行为规则。在孩子失控的情况下,父母要坚决地介入其中,制止孩子的危险行为。在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刻,不要试图教导孩子,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约束。作为三孩妈妈,作者在这方面估计也是很有经验,她说:“我有时会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约束,约束,约束。我能做的一切只是约束。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

父母具体该怎么做呢?首先,用“我不允许你这样做”来代替“不要这么做”。就像我们上面说过的那样,“我不允许你”表达的意思是,一切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父母会阻止孩子的失控行为。因为,我们经常忘记,失控的时候,孩子自己的感受也是很糟糕的,他们也不喜欢自己这种失控的行为。发脾气的时候,孩子因为发育上的局限,是无法阻止自己的。所以失控的孩子需要成年人的介入,为他们提供约束。

接下来,你可以把孩子带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房间,并且对孩子说:“我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你的安全。现在,我会和你一起坐下来。你现在很安全,我就在这里陪着你。”与其说这些话是说给孩子听的,不如说是说给你自己听的,这些话能让你重新感受到自己作为父母的力量。你可以关上门,坐在门口陪着孩子,时刻准备用手制止孩子打你或者踢你,并且对孩子说:“我不会允许你打我的。”还有,注意你说话的语气和方式。有意识地放慢语速,让语气变得柔和些。处在情绪爆发中的人需要的是镇定、平稳的声音。你可以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只是情绪有些崩溃。我在这陪着你。你可以觉得生气、不高兴,没问题。”

你还可以做几个深呼吸,呼吸得夸张一些,让孩子听到。孩子能够被父母的情绪状态所感染,如果孩子看到了你调节情绪的过程,那你也是在帮助孩子平复情绪。此外,不要试图讲道理,不要说教,不要惩罚。不要说太多话,因为孩子正处在受威胁的状态,他没有精力去处理语言信息,还可能会把你说的话视作威胁。你冷静的样子和深呼吸才是孩子需要的东西,你需要等待孩子的情绪之火逐渐熄灭。可能只需要5分钟,也可能需要半小时。你所有的这些行为,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可以把情绪表达出来,但我不允许你的情绪造成破坏或伤害。把情绪宣泄出来能让你觉得更舒服,但不计后果的爆发只会让你更难受,所以我不会允许你这样做。”

等孩子的情绪平稳下来后,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松一口气,然后想赶紧把这篇翻过去。不过,作者提醒我们,如果等事情过去后,我们还能和孩子一起回顾当时的情形会更好。我们可以讲述当时的情形,让孩子回到当初情绪失控的那一刻,帮助孩子厘清头绪,同时给予他关心、共情和理解。这样也能慢慢地提高孩子应对情绪失控的能力。

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二孩矛盾。随着二孩、三孩家庭越来越多,如何处理手足之争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处理孩子间的矛盾时,很多父母的做法都是追求公平。姐姐获得了一个玩具,那么也得给弟弟买一个。但作者指出,追求公平反而是冲突的一大推手。我们越是追求公平,其实反而会鼓励争斗。因为如果父母总是在强调公平,那孩子就会提高警觉度,盯着对方有什么,然后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这样下去,从长远来看,孩子成年后,可能也会过度关注同龄人的生活,关注别人住什么房子、开什么车。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从内心发掘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从外界寻找。

如何解决这个“公平”的问题呢?如果孩子大喊:“不公平!”父母最好不要第一反应就去确保公平,说“你很快也会有新鞋的!”而是努力引导孩子关注内心,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对孩子说:“看到哥哥有了新鞋你没有,你觉得难过是不是?这很正常。你也能有一双新鞋吗?现在还不行,亲爱的,你还不需要买一双新鞋子。但是不用担心,你和哥哥都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你可以考虑一下,然后告诉我你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这样,孩子能慢慢学会看向自己的内心,弄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在多孩家庭里,很多父母的想法都是:兄弟姐妹应该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应该永远善待彼此。但作者指出,这些想法都过于理想化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要想缓和矛盾,父母就必须接纳孩子指向兄弟姐妹的那些复杂的情绪。我们越是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对某个兄弟姐妹的嫉妒或愤怒,我们就越是能引导孩子去调节这些负面情绪,让它们不要通过侮辱、贬低等行为爆发出来。所以,父母要允许孩子向自己宣泄对兄弟姐妹的情绪,可以单独和孩子聊一聊他的不安或者嫉妒。你越是接纳孩子的嫉妒,当嫉妒浮出水面时,问题越容易解决;你越是不允许孩子嫉妒,嫉妒的情绪就越是容易把孩子吞没。

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有兄弟姐妹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我也知道,你对姐姐有很多不满。你可以趁着单独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把这些不满都说出来,我会尽力理解你的感受并且帮助你。还有一件事很重要,我肯定不会允许你骂你的姐姐。我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证家里每个人的安全。”如果孩子们之间真的发生了冲突,父母也要及时介入、控制局面,例如,带着孩子们做个深呼吸,引导他们说出各自的看法,不偏袒,不站队,不贴标签。

好了,到这里,我们聊了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还有如何处理二孩矛盾。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最后一个育儿难题:如何帮孩子建立自信。

说起自信,我们往往会把它定义为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感到满意。但作者指出,这是对自信的误读。如果我们把自信定义为自我感觉良好,那么我们就会避免让孩子感到失望,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擅长某件事,但这其实是在伤害自信。作者认为,自信指的不是感觉好,而是相信“我完全知道我现在的感受,我的感受是真实的,拥有这种感受的我也是好的。”自信是不论自己有什么感受都觉得很自在,相信不论我有什么感受,我都可以做自己。

当孩子感到难过时,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停止难过,会否认孩子的感受,比如向孩子说:“这只是一件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父母的本心是好的,是希望孩子能高兴起来、肯定自己。但孩子听到的可能是:“我可能不太了解我的感受……我本觉得我很难过,可我最信任的成年人却告诉我,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而这可能让孩子无法信任自己的感觉。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我们可以说出孩子的感受并且表达接纳,这样孩子会相信自己的感受是真实的。比如,你的女儿说她不想去参加足球训练。比起说:“可是你很喜欢足球啊!”不如说:“你现在觉得踢足球有点难,是吧?这是正常的,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办。”

第二,我们可以多多使用这个句式:“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做的?”比起“你真棒!”“你真有天赋!”这样的外部肯定,我们要更多地夸奖孩子的内心,夸奖孩子做事的过程。比如,比起夸孩子画得很好,不如问问孩子:“你是怎么想到要画这个的?”“你是怎么想到要把这几种颜色混到一起的?”这样夸奖才能帮孩子提升自信。使用这样的句式,我们是在告诉孩子,我们感兴趣的不仅是他产出的结果,还有他思考的过程。孩子不会过度渴望获得别人的正面评价,而是关注自己在做的事情,更多地去了解自己。

第三,更加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个性、感受和想法,而不是他的成绩、结果等外在表现。假设孩子参加了运动队,那么,属于孩子的内心世界的,有孩子在训练中的努力、孩子尝试新事物的意愿、孩子对比赛结果的看法。相反,属于外在表现的东西就是进球数、比赛结果等等。在孩子的学业方面,属于孩子内心世界的,有孩子在哪个科目上感兴趣、孩子尝试加分题的意愿,而属于外在表现的就是学习成绩、考试排名。父母越是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也会更看重自己内心的声音。自信的孩子,往往有同样的信念,那就是自己的内心要比外在表现更重要。

最后,如果自信是信任自己,那么培养自信的孩子就是教孩子信任自己的感觉。其实,哪怕是对成年人来说,这也很难。我们也都会有怀疑自己感受的时候,“我是不是反应过度了?”“我有这种感觉是对的吗?”这都是在自我怀疑。作为父母,为了让孩子养成理解和信任内心感受的习惯,我们要多对孩子说“你最了解你现在的感受”。如果孩子很害羞,不愿意离开你,你可以对孩子说:“你还没有准备好和别的小孩子一起玩,没关系。你最了解你自己现在的感受。等你准备好了再过去。”这些都是在告诉孩子,相信自己的感受。

结语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把孩子的行为当作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去看见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我们聊了作者提出的四个育儿准则,包括善意养育、明确父母和孩子的职责、减少羞耻感,还有心理韧性大于快乐;我们也讨论了一些具体教养难题的解决办法,包括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如何处理二孩矛盾,还有如何帮孩子建立自信。在这本书里,作者还给出了更多的育儿准则,以及更多育儿难题的处理方法,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读一读原书。

最后,我还想和你分享书里的一句话:亲密感最重要。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源自对关注或者亲密感的渴求。因此,父母要多多关注孩子,看见孩子的内心。作者的一位来访者曾经对作者说:“我觉得,你说的所有的话,背后的主题都是亲密感。亲密的感觉最重要,别的都是其次。即使我的儿子对我说‘我讨厌你’,我也仍然能首先去感受他的内心;即使我的女儿不听话,我也仍然能体会到她内心的痛苦,而不是强迫她听话;即使我的丈夫冲我发脾气,我也能理解他到底在说些什么,而不是立即为自己辩解。我对自己也一样!不管我遇到了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关心自己的感受,或者和其他人分享我的感受,我的状态都不会太差。”

亲密是羞耻的解毒剂。对任何孩子来说,让他感到羞耻,都不会促成积极的行为改变。羞耻感像一个泥坑,只会把孩子困住,而亲密感能让人自由。父母需要做的,是通过接纳、共情和陪伴,让孩子知道:“你可以做你自己,哪怕你感到痛苦,你也仍然可以做你自己。你可以和自己在一起,我也会和你在一起。”

撰稿:于理;脑图:刘艳思维导图工坊;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成为榜样,把时间变成孩子的资产。每周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帮助孩子拥有一个、每一本书都学习过的书房。

妈妈有焦虑,来母亲智慧文化馆!

地址:杭州南宋御街“密不可分母亲智慧文化馆”

联系人:叶子老师

0 阅读:0

郑胜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