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交易所100+1改革遭遇质疑引发股市大跌拷问监管改革的科学性

杜坤微 2024-03-26 02:51:36

股市跌不停,高层重视,监管着急,但是改革措施出台要慎重,避免引发市场波动。

自从重要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专家媒体监管都在行动,但是专家建议需要谨慎,切忌提出蠢主意不仅无益于股市走好,反而影响股市健康发展,作为监管,出台活跃资本市场政策更要反复论证,切忌病急乱投医,不仅仅是头痛医头的效果都没有,很有可能是头痛没医好,反而误伤了肾脏和肝脏,带来更大的伤害。

沪深交易所表示,加快在完善交易制度和优化交易监管方面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研究允许股票、基金等证券申报数量可以以1股(份)为单位递增,按照交易所设想,“该机制优化有利于降低投资者交易高价股的成本,便利投资者分散化投资,提高投资者资金使用效率”,但是投资者并不买账,周五沪深股市出现大跌。

沪指报3189.25点,跌2.01%,成交额为3392亿元;深成指报10808.87点,跌2.18%,成交额为4243亿元;创指报2187.04点,跌2.33%,成交额为1939亿元,超4600股处于下跌状态,这一跌居然跌上了热搜,就是市场极为看好的北上资金,也加入了抛售大军,北向资金净卖出123亿元,北上资金也对这一改革投出了反对票,上证综指居然跌破了3200点,这可是某位网红的牛市起点,牛市暂时没了,还跌破了起涨点,天天喊牛市的网红是不是觉得汗颜呢?创业板100指数跌破2200点。

沪深交易所是把100+1改革作为活跃资本市场重要举措推出来,是可以提高投资者资金使用效率,按照这种逻辑推理,券商应该是最直接的收益者,股价应该大涨,但是券商也不涨了,而是跌幅居前,红塔证券和锦龙股份跌停了,这可能是沪深交易所没有想到吧!

对于100+1这种交易端改革,作为小散的质疑是无足轻重的,但作为资深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也持有怀疑态度,吴晓求老师表示100+N、1股的交易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有什么意义,对这个市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所以大家的评价并不是很高。言外之意,正如某些媒体直接指出那样,“不赞成T+0,搞100股+1股没什么意义”。

吴晓求老师的理由是包括100+1+N,似乎能活跃资本市场,但是没有成长性,也就不会改变投资价值,实际上从周五走势看,根本就没有活跃资本市场,虽然不能以短线论英雄,但这一改革确实是难治本。

笔者注意到金融投资报也有质疑的文章,认为100+1改革是两大交易所舍本求末,在“100+1”这样的细枝末节上做起了文章。散户买不起高价股,买中价股、低价股不就行了吗?再不行还可以买基金,通过基金间接投资心仪的高价股,有些股票才几元几毛几分,交易岂不要出现几毛、几分,现在连菜场都不收1毛钱了,堂堂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居然交易起几毛几分钱来了,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这个观点虽然带有愤激的语调,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A股高价股并不多,百元股不到120家,超过1000元只有贵州茅台,百元股价就是高价了,120家股票占据5264家股票也就是20%左右,120家股票不活跃对市场也没有多大影响,何况根本不可能120家股票都不活跃,换手率超过5%是过度换手有10家股票,占比10%左右,低于0.5%换手率如果算成不活跃,大概是25家,占比20%,因为很多股票是机构重仓抱团股票,换手率低一点很正常,像贵州茅台,看不出需要提高活跃度的迹象。

所以沪深交易所100+1改革的针对性并不强,也就未能得到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反而不仅遭遇部分业内人士质疑,投资者也出现很多吐槽的声音。

当然这一改革也有很多业内人士予以高度的赞美,有的专家是从自己专业角度出发,发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理应得到尊重,但是部分专家不分青红皂白什么政策都是利好甚至都是重磅利好,观点的客观性值得怀疑。

100+1改革,本身无可厚非,国外也是存在的,可以叫碎股交易,占比也不算少,但是交易所推出100+1改革的功利性太强,在于提高股市活跃度,这就很不合时宜,目前市场期待的是T+0,交易所却来一个100+1,投资者大失所望,纷纷抛售,导致市场大跌。如果在市场平稳运行之际,推出100+1,是从完善交易制度出发,效果就可能截然不同,会带来股市明显反弹。

一项政策的改革有褒有贬很正常,但关键是对股市长期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个人观点,这种改革不会改变投资价值,不能说不会活跃资本市场,但不会对股市有多大的好处。

深交易所出台活跃资本市场的新政策,本身无可厚非,笔者要说的是改革政策需要更接地气,既要达到提振市场的目的,更要得到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因此需要更多的调研,更多的研究,而不是急匆匆的出台,想当然的改革,闭门造车的改革,不仅未能活跃资本市场,反而带来资本市场不应该的调整,还遭遇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的质疑,好心办坏事。

0 阅读:0

杜坤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