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印度人皮肤白,有的又很黑?看看印度人长相差异有多大

小僧乱翻史书 2024-08-01 10:02:41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不夜侯

编辑|t

引言

美国学者托马斯曾经在书中写道:“肤色决定一个人的身份乃至命运,在美国是很常见的事情。”

不用过多解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白人以外的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中,或多或少的都会遭遇到区别对待。

(美国著名“黑命贵”运动)

神奇的是,依靠肤色来确定命运,却并非美国专有。位于南亚的印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同肤色面对的处境恐怕更加艰难。

一、同为印度人,为什么有白有黑

国人对于印度人的了解,最初来自印度的电影等艺术作品。在固有印象中,印度人的肤色介乎于白种人与黑人之间。

毕竟地处北纬10到30度的地区,由于阳光照射强烈,很明显印度人不会像亚洲高纬度地区的人那样,肤色偏于白皙;

(兼具东西方之美的印度美女)

然而事实是当人们去到印度旅行时,街头巷尾的印度人并非电影中常见的那样肤色偏浅,反而仅次于非洲黑色人种的印度人在街上比比皆是。

一边是肤色白皙,鼻梁高额头宽,身材高大,头型偏长的一类印度人,另一边是肤色浅褐,薄嘴唇,卷发长脸型的,同样是印度人。

(深色皮肤的印度美女)

明明身处一个国度,为什么会出现外貌差距,尤其是肤色大相径庭的两个群体呢?并非移民国家的印度,为何会像美国一样拥有两种肤色的公民呢?

科学家们给出了答案,原来看似闭塞的印度,其国内的人种并非唯一。而来自其他地方的“移民”历史,还要追溯到公元前。

(印度肤色差异)

二、名不虚传的“种族博物馆”

公元前2000年,祖辈生活在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旱灾的缘故,开始放弃家园大量迁徙。

其中的一部分雅利安人由中亚向东,越过兴都库什和喀喇昆仑,来到了如今的伊朗,印度地区。

世代以放牧为生的雅利安人,性情好战,精于骑术。他们的战斗力远非印度地区原住民——达罗毗荼人能比,很快就占据了印度河上游地区。

(历史中的雅利安人)

在接下来漫长的历史中,雅利安人的势力范围继续扩张,直到他们控制恒河上游,达罗毗荼人彻底成为了雅利安人的奴隶。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也有一部分蒙古人迁徙到此,但因为无论从数量还是影响力方面,都无法和雅利安人相比。

所以导致了后世的印度人中,黄皮肤的占比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蒙古血统的加入,毫无疑问令印度人的血统更加驳杂。

(蒙古人)

与之类似的印度少数人种还包括肤色更深,身材矮小,毛发稀疏,拥有宽鼻厚唇的尼格利陀人,以及外形与尼格利陀人相似,肤色稍浅的原始澳大利亚人。

以上五类构成了当今印度主流的人种组合,不过在当今的印度想要找到完全纯粹的某一人种,还是不现实的。

(尼格利陀人)

即使身为占领者的雅利安人,在历史的变迁中,也逐渐和其他种族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混血印度人,印度人的种族成分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当今的印度人很可能同时拥有白种人的五官,原住民的肤色加上其他种族的外貌特点,所以很难一口断定一个印度人属于哪个人种。

(难以归类人种的印度平民)

既然大家都不是纯粹的人种,那么纠结肤色的深浅在现在的印度是否还有必要呢?

对于一个印度人来说,肤色不但有用而且十分重要。因为肤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种姓的高低。

(印度人)

三、肤色为表,种姓是根

种姓制度,是一个印度独有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个制度起源于莫卧尔王朝末期,最早由婆罗门提出,出于利益的需要逐渐在社会中上层被认可。

在种姓制度中,印度人被分为四个阶层,其中位于社会阶层顶端的是神职人员,即婆罗门。在神话故事中被引申为神灵之眼。

在他们之下,还有代表贵族阶层的“神灵之手”刹帝利,代表农民的“神灵之腿”吠舍,以及位于社会底层的意为“神灵之足”的首陀罗。

(印度种姓的划分)

其中出身婆罗门的,必然是肤色偏白的雅利安人后裔;而肤色较深的达塞人,一生下来就被归为首陀罗。

一旦成为首陀罗,那么大部分的社会福利和晋升渠道,都将对其关闭。不但禁止被参与祭祀活动,而且这些人终其一生,只能从事危险,肮脏,劳累的工作直到死去。

(印度高种姓)

由于生活在贫贱之中,这个阶层的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尤其在女性地位不高的印度,首陀罗的女性可能面临比其他种姓更加危险的现状。

1858年,英国人正式开始殖民印度。在了解到当地独有的种姓制度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英国人将种姓制度当成了一种工具。

在英国殖民者有意的推动下,这种极具封建色彩的制度反而更加深刻的影响了印度的未来。这也是这种制度至今无法根除的一个原因。

(印度偏黑色的妇女)

曾几何时,低种姓的印度人在遇到高种姓时,必须及时避开。如果一不小心触怒了更高的种姓,轻则遭受一顿毒打,重则可能会被活活打死。

而伤人的高种姓者,却不会因为伤人受到任何惩罚。哪怕低种姓的女性被高种姓男性侮辱,也不可能从法理上得到任何的帮助。

(肤色差异)

而肤色就成为了区分种姓最为直接的条件,“在印度肤色越白身份越高”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肤色背后的种姓制度,也是印度区别于美国的,对于不同人种间采取不同的社会适用准则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崔炳忠.世界人种博物馆——印度[J].地理教育,2009,(04):18.

李建阁.印度种姓制度的嬗变[D].河北师范大学,2019.

5 阅读:986
评论列表
  • 2024-08-01 10:58

    啊三果然名不虚传

  • 2024-08-01 16:24

    [并不简单]会不会当年英国佬留下的种,方便控制国家

小僧乱翻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