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安诺汉字印章:西方篡改汉字起源,还是中西交流产物?

小僧乱翻史书 2024-08-02 10:02:45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彭乙彬

编辑|t

引言

一枚来自中亚安诺遗址出土公元前2300年的石印上,竟然雕刻了汉字?外国学者表示“我们不得不考虑中国文字的起源问题。”这枚汉字印章到底有什么来历?是纯属巧合,还是中西方交流的产物呢?

(安诺石印)

一、安诺遗址石印上是汉字吗?

2000年美国的考古队在安诺遗址内,发现了一枚煤精石印,原本这只是一枚普通的石印,直到人们看到了上面镌刻的文字后,震惊了所有的考古学家。

这是一种类似汉字的符号,在发布挖掘成果时,作为挖掘者之一的赫伯特教授还表示,这上面镌刻的应该是古代文字。石印上镌刻的符号,与中国古代汉字十分相似,甚至单独拿出来对比,都可以找到一样的符号。因此许多参与讨论的学者都认为,这应该就是中国汉字。

(安诺石印)

当然也有许多学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符号系统。表达符号的系统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苏美尔人也在5000年前就发现了文字,所以安诺遗址出现符号并不稀奇。

令人奇怪的是,根据检测这枚石印的时间在公元2300年,如果是汉字,那么这上面的文字更类似我国西汉时期文字,与符合时间的商周时期并不相同。

这件事情迅速引了中外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梅维恒教授认为,中国的印章与文字,很有可能受到了中亚文化的影响。甚至约翰.卡拉鲁索教授认为,安诺遗址在公元前3000年的发展,影响到了当时的中国。

(安诺文化)

安诺遗址本身就分布在中亚地区,属于大夏玛剑类型文化,这种文化广泛分布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一般拥有精致的陶器和石膏器物,安诺遗址的年代在公元前2200年到1700年之间,换算成中国的朝代,是在夏朝时期。

可以说安诺石印被发现后,引发了多重争议,我们也可以看到石印上的符号,的确有种熟悉的感觉,和西汉的字似乎别无两样。可难道要说,中国的汉字莫非是从中亚的文化,演变过来的?

(安诺石印)

我国北大的裘锡圭教授表示,如果这东西不告诉自己出土的情况,他认为这个东西不会早于西汉。梅维恒博士认为,安诺印章让他们重新思考了中国文字的起源,在他看来,如果这枚印章的年代不出错,也就是说中亚很早就对中国文字的起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此,美国西东大学的中国古文字专家马托斯并不认同这一看法。他说印章上的符号,的确和中国汉字相似,但并不代表这是真正的汉字。同时美国的艾兰博士也认为,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将他定性为某个时代的文字。

(艾兰博士)

裘锡圭教授在和梅维恒见面后认为,其中一个符号可能代表“谷物”,因此有可能这枚印章是用来计算粮食数量的。并且这枚印章出土的地方,恰好是安诺遗址中,与农业有关的一间房屋。因此不能说安诺石印上的符号,一定就是汉字。

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多方各抒己见,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我们其实更偏向于,这枚印章也许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我国考古学家蔡运章先生,就论证了这一点。首先是该石印的符号,都是由直线笔画构成,看起来就像是“乙、木、五、一、匸”,这些符号也能在我国史前的陶器符号中找到。

(蔡运章)

首先石印一般是用来祭祀天神的法器,我国古代祭天还会使用不同颜色的玉器。安诺石印是黑色与朱砂色,也就是“玄色”,根据《周礼》记载,“天谓之玄”,石印的颜色与天空颜色对应上了。一般来说,古人还将印章看做驱邪的法物,蔡运章认为,安诺石印也可以充当人神沟通。

再关于文字解读,“乙”的本意是春天草木破土而出,因此如果石印用于祭祀,可能表现了是在春天世界。“木”这个符号,在我国出半坡彩陶中也有体现,“木”是万物复苏的意思,而且被镌刻在石印正中央,也可以指代掌管春天的神灵含义。

(半坡遗址出土的“木”字)

“五”这一符号,则和我国马家窑文化出土陶器文字相同,“一”则更加常见,在石印中“五”“一”分明上下连接,可做“五十一”的含义,也就说五十一份祭品。最后一个“匸”更像是筐的含义,在《说文》中就提到了,“匸,受物之器。”

所以这里指的是盛放祭祀天神祭品的器具,所以按照蔡运章的解读,这当中的含义就是在春天祭祀。蔡运章认为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体现,在他看来,安诺石印祭祀神灵,而且祭祀的还是太阳神,中国也有供奉神灵的惯例。

(祭祀天神)

我国古代有春日祭祀太阳的礼仪,而安诺石印就是史前的人祭祀太阳时的法器。第二,安诺石印的符号,与我国殷商时期的文字,有相互佐证,虽然有别,却能找到线索。加上我国古代其实拥有印章的历史起源,是非常久远的。

根据《印铭》记载从有“王”开始,就有印章。在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我们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的一枚石印戳,所以有印刻发展也不足为奇。安诺石印,或许就是以前东西方人类文明交流的产物。

(古代各类印章)

而且安诺石印的背部呈现了桥纽,和我国的“铜印鼻祖”的形制相同。在我国殷墟出题的“亚禽”印章也和安诺石印形制一样。在印度河流域,距今5000多年的“印章文字”形制也是相同的,现在安诺石印出现在中亚,其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蔡运章认为,安诺石印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双方的交流,早从四五千年前就有端倪,在丝绸之路上的国家,都曾在5000年前有过彩陶文化,就像是一条连接亚欧的纽带这就是明显的文化交流的体现。

(殷墟“亚禽”)

三、中国汉字起源很早

面对外国学者对于中国汉字的质疑,其实我们更应该严肃面对。1904年的美国学者在安诺遗址发现了彩陶之后,有瑞典学者认为,中国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就体现了中国文化是西方传来的说法。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常常有西方人否认中国的文化,就拿安诺石印来举例,他们也开始定义为汉字起源是西方传来的。但其实我国最早在距今有5300年的良渚文化中,就发现了刻有汉字“田戊”的陶杯,也就是说良渚文化已经出现了文字记录。

(良渚文化的汉字陶片)

甚至早4200年前的陶寺文化遗址中,人们就提到了“文尧”二字,正是处在尧舜时期。因此中国汉字起源很早,想要凭借安诺石印就改变中国的汉字来源,显然是错误的行为。

参考资料

中亚安诺石印文字考略.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1-05

中亚安诺遗址出土的石印.中国文物报,2005-05-07

陈星灿:《纽约时报》关于安诺出土“石印”的争论.考古网,2011-10-31

0 阅读:22

小僧乱翻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