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后,百万蒙古女子如何处置?朱元璋放一招,后世没人敢学

醉波看过去 2024-08-13 16:32:52

历史上,朱元璋是个伟大人物,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驱逐异族、恢复汉人江山的皇帝,他率领军队消灭元朝,并持续打击北元,极大扩展了国土。

这样一个人,必定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正如毛主席所言,“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说朱元璋在皇帝当中的军事才能,仅次于李世民。

事实上,除了军事才能之外,朱元璋在政治上也很有一套,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洪武之治。

而在如何对待元朝灭亡后留在明朝的数百万蒙古人这件事上,正是朱元璋超高政治智慧的完美展现。

1367年,朱元璋在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之后,开始将目光投向北方的元朝,此时元朝虽然千疮百孔,但毕竟统治中国近百年,并占据着北方,实力依然不可小觑。

为了消灭元朝,朱元璋决定以徐达和常遇春为正副征虏大将军,发起北伐战争。

而在北伐之前,朱元璋充分研判了形势,发布了著名的《谕中原檄》,确定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政治口号。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明确向全国人民表达自己的民族立场,他之所以要提出这一口号,是为了争取民心,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在檄文中,朱元璋还写了这样一段话: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大意是,蒙古人、色目人,虽然不是我华夏民族,但同样生活在人世间,如果他们之中有人懂得礼仪,愿意成为明朝的臣民,将享受与华夏人民一样的待遇。

如果说,朱元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已,让他得到了汉人的人心,那么他对待蒙古人、色目人的态度,则是对敌人的致命打击。

要知道,那时候元朝人心惶惶,许多蒙古人、色目人都很担心,一旦元朝灭亡,作为异族人的自己,是否能保住性命,而当朱元璋发布《谕中原檄》之后,他们就不用担心自身安危了。

朱元璋之所以要招抚蒙古人、色目人,目的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扩大自身阵营,分化孤立元廷,这一政策的实施,称得上高明。

北伐开始后,《谕中原檄》的威力立马展现出来,北方百姓大多支持朱元璋,而许多蒙古人也顺势投降,这些人中很多都是元朝的王公贵族和文武百官,极大削弱了元朝的实力,为北伐取得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到了八月,徐达和常遇春就攻克了大都,之后明军又陆续攻克陕西、山西和甘肃等地,从而基本平定北方,将元军赶往北方沙漠。

可以说,朱元璋消灭元朝的速度之快,很难找到哪个皇帝可以与之相比,他也因此被毛主席夸赞仅次于李世民。

由于明军的进攻速度很快,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因此元朝统治者仓皇而逃,许多蒙古人、色目人根本来不及转移,就落入明军之手。

而在消灭元朝的过程中,明军还俘虏了大量蒙古人、色目人,以及一些依附于元朝的其他民族的胡人。

因此,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待元朝留下的蒙古人、色目人,如果只是少数人,倒也好办,关键是这些人有数百万之多,就是一个难题了。

起初,朱元璋决定遵守诺言,给予蒙古人、色目人以汉人的待遇,在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之后,他下达了一道诏书,要求包含蒙古人、色目人在内的所有胡人,不准再穿胡服,不准说胡语,不准再使用胡名,而是全部汉化。

当初,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强迫汉人变风易俗,穿胡服,说胡语,书写胡文,这一政策造成的结果很严重,许多汉人都被同化,成为了文化属性上的“胡人”,汉族文化因此遭受巨大打击。

初,元世祖起自朔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

朱元璋采取与忽必烈同样严厉的措施,其实是为了重新树立汉民族的文化自信,消灭元朝的文化入侵,将胡人全部同化,以便于实施统治。

诏令下达后,蒙古人、色目人纷纷改名换姓,他们穿上汉人的衣服,学习汉语和汉文,很快就变得与汉人没什么差别了。

这些人与汉人杂居在一起,他们之中有些人继续从事牧业,有些人学习汉人劳作,有些人经商赚钱,还有些人成为了明朝的官员,跻身于士大夫阶层,总之生活都十分安稳。

......来蒙古、色目人,多改为汉姓,与华人无异,有求主官者,有登显要者,有为富商大贾者......

对于这件事,朱元璋感到十分得意,认为自己兵不血刃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但一个叫做曾秉正的大臣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当时,曾秉正在考察了明朝胡人的现状之后,给朱元璋上了一道奏折,他在奏折中说,自古以来就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虽然胡人现在生活得很安稳,但你怎么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万一他们表面顺从,实则内心怨恨明朝呢?

曾秉正还说,为了防范未然,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应该让胡人恢复胡姓,以便识别他们的民族成分,这样就便于管理了,万一发生什么事,也好采取措施。

古人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安得无隐伏之邪心,怀腹诽之怨咨。宜令复姓,绝其番语,庶得辨认,斟量处置。

听了曾秉正的话,朱元璋犹如大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他担心未来某一天,隐藏在汉人当中的蒙古人、色目造反,防都没法防。

尤其是,元朝虽然灭亡了,但留在漠南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实力依然十分强大,他们做着重新入驻中的美梦原,时常出兵骚扰明朝边界,如果他们与明朝境内的蒙古人、色目人勾结在一起,来个里应外合,大明朝岂不是有颠覆的风险?

想到这里,朱元璋惊出一身冷汗,他连忙让人查实朝廷之中有没有任职的胡人,在排除了中央的安全风险之后,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有些犯难,因为他要是改变政策的话,岂不是言而无信,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但是,聪明的朱元璋,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下达了一道诏书,以自己之前的诏令违背了古代帝王处理民族事务的准则为由,将之前的诏令收回,同时下令全天下的胡人改回原来的名字,并禁止胡人,尤其是蒙古人、色目人改名换姓。

这样一来,朱元璋不但找到了一个台阶下,成功纠正了之前的错误,还给自己留下了一个知错就改的美名。

但是,朱元璋认为,这么做还是不保险,因为诏令下达后,也只是维持了最初的状态,潜在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那么,如何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明朝境内的数百万蒙古人、色目人,让他们不再对大明江山形成威胁呢?

有人提出,杀掉所有蒙古人、色目人不就完事了,但事实上这根本行不通,因为朱元璋早在北伐灭元时就承诺不杀投降明朝之人,他不能言而无信,不然怎么当皇帝?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杀掉所有蒙古人、色目人,不利于明朝继续开展统战工作,因为没人愿意投降一个杀俘的皇帝,他会担心自己也会被杀。

也就是说,如果朱元璋杀掉明朝的蒙古人、色目人,那么首先他这个皇帝就威严扫地了,有何面目面对天下人?其次,北元就再也没人投降明朝了,只会跟明朝死磕到底,明军的损失将会更重,消灭北元的难度也将会更高。

所以,直接拿刀杀人是行不通的,只能采取其他办法,最好是不见血,但又能杀人,还找不到凶手的办法。

作为被毛主席点名表扬的皇帝,朱元璋当然是高手中的高手了,在他眼里,办法总是比困哪要多的,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杀人于无形的办法,这也是他对待蒙古人、色目人的终极大招。

当时,朱元璋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蒙古人、色目人不能内部通婚,只能与明朝人结婚,违者杖八十,男女罚没为官奴,如果明朝人不愿意与回回人、钦察人(钦察突厥人)结婚,这些人才能自行嫁娶。

凡蒙古、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务要两相情愿,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其中国人不愿与回回、钦察为婚姻者,听从本类自相嫁娶,不在禁限。

这条法令的重点在于,禁止蒙古人、色目人内部通婚,这就意味着蒙古、色目男人只能娶明朝女人为妻,而女人只能嫁给明朝男人。

有人就要问了,不就是不能内部通婚吗,那又怎么样?

其实,朱元璋这一招是相当高明的,对蒙古人、色目人可以说是毁灭性打击,我们看看结果就知道了。

前文提到过,明朝建立之初,境内尚有蒙古人、色目人数百万,到了永乐时期,我们还可以看到胡人的身影,许多蒙古人和色目人在明朝任职,比如金忠,就是蒙古族将领;铁铉,则是回回族裔官员。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我们就很难在明朝看到蒙古人、色目人等胡人了,不是他们不存在了,而是他们早就成为真正的汉人了。

朱元璋禁止蒙古人、色目人内部通婚,命令他们只能与明朝人结婚,其实就是为了让他们从血缘上被汉人同化,第一代通婚稀释一半血统,第二代又稀释一半血统,数代之后,他们后裔身上,汉人血统就占绝大部分了。

而拥有绝大部分汉人血统的人,当然是真正的汉人了。

所以说,朱元璋这一招确实是高,无形之中就“杀光”了所有蒙古人、色目人,解决了一个威胁明朝安全的潜在隐患。

当时,为了给全天下人做表率,朱元璋本人还娶了蒙古人为妃,比如翁妃,就是蒙古弘吉剌部人,元朝臣子的后裔,还比较受宠,不过朱元璋去世时,让其成为了自己的人殉,也就是陪葬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实许多蒙古、色目男人其实是找不到老婆的,因为明朝女人不是很愿意嫁给他们,所以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没有后代,这对于其族裔的发展,无疑是致命的。

而蒙古、色目女人虽然比较好找对象了,许多明朝男人愿意娶她们,但她们过得比较惨,尽管在法律层面,她们与明朝地位一样,但实际上她们在家庭当中的地位比较低,原本汉人女人的地位就很低,她们只能更低,大多给人当妾,有些甚至只能当陪侍丫环。

有人可能要说了,彻底同化一个民族,需要的时间很长,朱元璋等得了吗?

当然等不了,所以朱元璋在禁止蒙古人、色目人内部通婚的同时,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比如他命令明军连续发起了十三次北伐,用武力镇压的方式,逐步削弱北元的实力,从而消除外部隐患。

这样一来,明朝的蒙古人、色目人即便有造反之心,也不敢轻举妄动。

再比如,朱元璋还利用保甲制的制度优势,对境内的蒙古人、色目人进行监视和控制,有问题随时上报,这样就又多了一层保险。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可以发现,为了消除蒙古人、色目人给明朝带来的潜在威胁,朱元璋其实是有很多办法,而禁止其内部通婚,其实是终极大招,是一劳永逸的做法。

朱元璋的这种做法,如果发生在现代社会,肯定会被人权组织炮轰,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朱元璋所处的时代不同,其含义当然是不一样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前,中国被元朝统治了近百年,而北方的汉人则更久,比如华北被异族统治了二百多年,幽燕地区更是被异族统治了四百余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异族对华夏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掠夺和屠杀,还进行了灭根性的文化入侵,如果不是因为汉族人口多,恐怕早就灭绝了。

就拿蒙古人来说,他们从1268年开始入侵南宋,杀了无数无辜之人,屠城之事时常发生,他们还摧残妇女,掠夺资源,对中原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元朝建立之后,进一步压榨中原人民,比如他们将人划为三六九等,最高等级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概指北方的汉人和少数民族;第四等则是南人,概指南方的汉人和少数民族。

人的等级不同,享受的待遇和承担的义务也是不同,作为底层的汉人,待遇是最低的,却要交更多的赋税,承担更多的徭役,等等。

并且,元朝在许多制度上,对汉人是富有侮辱性的,比如汉人打死蒙古人要偿命,蒙古人打死汉人却只需要罚款或者充军,从制度上就规定了蒙古人命贵,汉人命贱。

总之,在异族统治中国期间,华夏人民遭遇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曾试图反抗,却遭到无情镇压,他们哭诉无门,只能默默承受命运的安排。

就拿朱元璋本人来说,他的一大家子人,许多都是因为元朝的暴政而死亡的,最后只剩下他和侄子朱文正两个男丁活了下来,这份惨痛的回忆,直到朱元璋晚年都无法忘却。

可以说,华夏人民遭受的迫害实在太多,压抑得实在太久了,直到有一天,朱元璋横空出世,消灭了元朝,恢复了汉人江山,华夏民族才迎来了曙光。

因此,我们在看朱元璋禁止蒙古人、色目人内部通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也要知道以他作为代表的华夏儿女,内心埋藏着怎样的痛与恨,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他的行为了。

当然了,朱元璋的这个做法,后世之人是很难复制的,因为它是在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

1 阅读:27

醉波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