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证明了“大单元”是真有用,还是真没卵用?

思行程 2024-08-02 14:38:33

中学的所有学科中,似乎语文学科最特别。

人人似乎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都可以建议建言,或者指手画脚。并且,就连语文教师,也深知,语文不单是语文,不单是高考,还应该培养出有同理心、独立思考、关心社会、拥有读写思的终身习惯的年轻人。

但是,就像有人担心的那样——

“现在的语文教育各种概念横行,是真的有效吗?高效吗?语文诚然有各种使命,但当下核心点任务是不是帮助学生高考?但是,只面向考试的语文课又是否让年轻人离文学越来越远?除了文学,语文教育还有哪些目标?在内卷时代,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追求理想主义吗?……”

好吧,太多问题了,都十万个什么为什么了。饭还是一口一口地吃,本文就和大家一同寻摸一件事,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还是公众号“语文匠”的一位老师提出来的,核心观点就一个:2024高考语文还证明了,“大单元”“大概念”那一套理论真没什么用。

这位老师除了论点,还有论据——

“2024年全国卷三套试题,都比较务实、接地气,注重语文基本素养,少有玄乎的概念、术语,大量考生拿了140+高分,甚至福建省出现创记录的满分。

“以2024年新高考语文Ⅰ卷为例。小说阅读、文言文、成语填空、病句修改、词语运用(“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等题,都考得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不带偏见地说,语文老师多点脚踏实地,少点凌空蹈虚,哪怕从未鼓捣过“大单元”,一点不影响高考备考。

“不信,你去问问有些地方中学的班级,今年高考语文班平达到125多,出现一批140+,哪个语文老师仰赖了“大单元教学”?

“相反,所谓“大单元”,强调不必追求“一课一得”,不拘泥于具体知识,很可能忽略借喻手法、“之”的用法等显得琐碎、不高级的知识点。”

文章一问世,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赞同的,反对的,可以说是“浪”过去“浪”过来,让人想到《上海滩》的主题歌——

“浪奔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 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 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

赞同的一方似乎更人多势众,留言也似乎代表正义的声音,否定,控诉,宣判,甚至苦口婆心,大有把那些误入“大单元”深处的家伙们給策反了的架势——

“大单元是啥?专家都要写出几本专著,几十篇万字论文,还没有说清。”

“学生们经常连一篇课文都读不熟不理解,竟然还大单元,某些专家不搞一些术语觉得不高大上似的,还有好多课改课,都是作秀课。不信问问学生,上完大单元学到了什么。估计学生还是蒙圈。[晕]”

“赞同,大单元、大概念太虚了,一线教学难以落到实处,加上课本的组织逻辑就已经很好了。不明白很多专家为何如此强调大单元、大概念,美名其曰能够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更懂逻辑,但感觉对日常教学并无帮助。”

“大单元教学是大杂烩!也可以认为是把大学比较文学那一套放到高中学段,很明显是拔苗助长的做法。我不认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走都没学会,还会跑吗?此外高中学生是理性学习,如果还要情境教学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思考,只能说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改来改去,改出了问题,值得那些专家反思!”

“一线真正教学的人都知道,大单元只适合那种省级一类高中,只是部分专家学者孤芳自赏时的炫技需要罢了,为了占领学术高地,罔顾教育实际。皇帝的新衣,赤诚的人能看得到丑陋。”

“其实,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从来与什么大单元小单元的模式无关,甚至,与什么观都无关!只与你做多少题有关,只与怎么样做题有关!”

“本人是高中学校抓教学的,从来不推行什么大单元教学,而是强调教学要落实基础。对主管部门,我也是直陈看法,好像也没人说要不得!我们的共识是试试可行,大面积推广没有必要!”

不过呢,反对唱衰“大单元”的声音也,只是反对派相对少了一些。

观点理由大致梳理了一下,基本是——

1.大单元教学指向的不是“教”,而是“学”,教师要在轻捷的指导下下功夫,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时间,去逐渐“大”起来,逐渐学会单元——单篇——单元的阅读模式。

2.如果教师都还是单篇教学,“大单元”认知不到位,引领不到位,学生的有限阅读无论量与质都无法保证。

3.反对大单元的老师,更多是对“大单元”缺乏认知,也拒绝认知,畏惧感,不愿意走出舒适区,不乐意接受新事物,这种老师的无勇气无智慧,是什么样的小变革都会心怀不满,怒气中烧的,是不利于语文学科的建设和良性发展的。不管是学法的变化 还是教法的调整 ,都需要“没有真正的进入人的内心”。

山东语文名师孙晋诺老师是坚定的“大单元教学”的支持者。“优秀的学生是被庸俗的教师毁掉的”,套用孙老师之前的学生观,大致也能推断处他的一种语文观,那就是“优秀的大单元教育法是被庸俗的语文教师毁掉的”。

首先,孙老师厘清了“大单元”的有关概念——

“大单元教学我个人理解为主题单元教学,训练的是学生学习相似主题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去学习相同主题可以有不同表达的思路和方式,更训练学生归纳概括,快速阅读的能力,理解同一主题下不同的作者如何表达人生,就从这一点来讲,个人觉得是可取的。一开始拿到群文阅读,大家都会很懵逼,但是在摸索中大家也在慢慢适应,更何况每个单元有提示,后面有单元任务,其实教学重难点是很清晰的。当然也会有弊端,正如作者所讲的最基础的东西会被忽略,但我觉得这是小学初中基本没抓好的问题,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初中高中没衔接好,以前初中该强调的语法,结果现在没有,高中本该体现宏观,但初高中知识断联这才是最大的问题,高中应该是初中知识的升华,但初中目前太机械导致学生到了高中一下午觉得语文太难。所以,我个人觉得大单元教学其实对于一线教师来讲是可以逐渐摸索适应的,而且对学生练习阅读作文都是很有效的。”

其次,孙老师批评了“大单元对高考语文没卵用”的“歪门邪说”——

“以“不懂大单元而考出众多140+”作为“大单元没卵用”的依据,出自号称语文老师之口,令人大跌眼镜,其逻辑如同“老子不读书,照样赚钱身体棒活到八十三,读书没卵用”,“老子不懂生育学,照样生出个有卵儿子,生育学没卵用”。粗鄙成了小事,不学好才是可怕的,粗鲁嗜血凶残的李逵的原生态成了语文老师的榜样,多少令人哭笑不得,奈何好像当事人还以此为荣。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导向,还是从高考命题的现实转向,都足以说明,教育教学在求变求新,在由纯知识教学转向以人为本的素养教学,“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死死地守着固有的观念不能与时俱进,把高考命题之一时的不成熟或是瑕点当作高考命题的真面目,以此揶揄教育教学发展方向,有朝一日,“真无卵——用”,那可是断子绝孙的大事!”

有老师以自己对“大单元”教育的认知研究“史”,印证了孙老师的所说不谬——

“虽然刚送走的2024届是用的部编教材,遵循的是新课标;但实际教学仍是采用单篇教学。

“这个暑假,沉下心来把必修上教参开头部分琢磨完,第一单元理解大半。心里有个想法:我像99%的一线老师一样“讨厌”大任务单元式教学,与其说是讨厌,不如说是不知所措。

“所有学校对大任务单元式教学都进行过相应的讲座式培训,我个人觉得,不如把教参翻开慢慢研读一番。人文主题~核心任务~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核心素养,这些是大单元教学的框架,它与单篇教学,与落实基础并不必然矛盾。

“一个单元,几篇不同文体的文章,要去完成相同的核心任务,这些核心任务本身也包含语文的基础知识,最后完成相关的人文主题写作。这个过程,还会拓展相关文章,还会设计相应练习去落实基础知识点。

“实际上,无论是单元式教学,还是单篇教学,实际的教学过程都必须是踏实谨严的。总体的感受是,老师更多的是去设计这个过程,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教师不是不讲,而是精讲;由于是一个单元的总设计,比起单篇教学设计来说,确实难度大了太多。

“教参上也说并不是一来就放弃单篇教学,而是根据学情自行选择。

“我认为不需要非此即彼,但可以不断尝试,两种教学模式可以并行。无论哪种模式,追求的都是希望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培养出相应的素养,老师长期一言堂的确不是什么好的学习方式,更多是教,很少主动学。”

显然,只要有类似“大单元”教育的争吵,不满者、叱骂者显然占据了主流,他们的一些判断也不无道理,包括他们对一些所谓专家的不满,这些专家既不深入一线洞察教情,又利欲熏心,以一种“理论”吃遍天下,一种不行了又炮制出新的一种……

但是,如同孙晋诺老师等一线力挺“大单元”的老师,他们诚然暂时是少数,似乎是弱势的一方,但很明显,他们的队伍在发展壮大中。毕竟,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肯定是不容易的,有一个认知接受的过程,不管是基于自己的向真向善向美的生涯规划,还是基于对新高考、新教材、新课堂、新学情的适应,都需要更多的从教者,由抱怨回归理解与理性,由烦躁回归沉淀与建设,如此,我们的语文教育过程,才可能变成——

1.既有春蚕咀嚼桑叶,又有疾风扫荡落叶。

2.既慢中生快张驰有致,又“个性和共性并重”。

3.既千姿百态不拘一格,又能师生共生共长。

总之 ,对于广大的语文教师而言,不管现在语文教育的形势多么“艰险”,不管现在的“大单元”对现在的高考有用没用,只要诚心对待语文教育,对待自己的事业和身边的学子,很多的教育法都可能内化于心,最终有利于高考,也有利于师生点共同成长。

松浦弥太郎,是日本生活美学大师,现任《生活手帖》总编辑。在《一百个基本》这本书中,他以诚恳的思考,审视日常生活:原来好的生活可以很容易,恪守“基本”,才能享受生活;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才能理解自己的本质。

这里,笔者从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里,摘出我认为最重要的二十个“基本”,分享給我的语文同行们,算是对你们“不幸”读到这篇“拙作”的小小礼物:

1)与时间做朋友。

2)不破坏,不失信。

3)栽培,守护,坚持。

4)看,再看,持续地看。

5)勤于动笔。

6)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下去不断磨炼、挑战。

7)不为自己设限。

8)保持坦诚。

9)关键时刻不怯场的勇气。

10)坦率地接受好意。

11)模仿、学习、赞扬尊敬的人。

12)恰如其分地交际,不做八面玲珑的人。

13)桌上什么都不放,从一张白纸的状态开始工作。

14)推进「自我项目」。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小事。

15)不惧怕失败,做好失败笔记。

16)不使用「绝对」「普遍」这样的词。

17)懂得刹车比会加速和操控方向盘更重要。

18)播种、浇水、培育、收获,做个农夫。

19)是生活而不是工作让我们之所以为人。

20)时常更新自己的「基本」。

0 阅读:842
评论列表
  • 2024-09-15 06:55

    要搞大单元教育首先得把单元设计好,这是教材编辑的工作,很明显,现在的教材支撑不了大单元教育。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更注重文本阅读理解和基础语文知识语法技巧的积累,很显然,这需要找优秀的文学篇目学习,这个条件,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语文工作者已经留下了丰富而充沛的资产。所以,搞大单元才是弃精华而取粗鄙,弃成熟而取粗糙,目的不是为了好好学习好好教育,而是为了标新立异已达到“创新改革”之类的目的。然后就可以养活教研员们和教授们了。

  • 2024-08-26 19:34

    出来装逼的人没一个有真才实学的。

  • 2024-08-26 19:52

    变的人看不起不变的人,同样习惯自己方式的人也看不起胡乱变的人。所谓大单元教学大概就是我这个月的伙食里要食蛋类几斤,牛奶几升,粗纤维多少千克等等,既营养丰富,又分门别类尽显科学……总之就是把日常大家见惯的东西让它高大上,显得有文化的味道!而过着日常生活的人一看不就是青菜萝卜蛋肉禽,你包装这折腾那,除了显示迂腐,还是一个莫名其妙不可理喻的怪人!

    genpig 回复:
    不是,不改,显得我不专业啊[呲牙笑]
  • 2024-08-27 00:26

    把不懂大单元教学比喻成不懂生育学,这个老师也真是个人才

  • 2024-08-30 16:42

    有的人就是浪得虚名,炒作出的砖家,大单元教学就出自这些人之口。提出个名词,哗众取宠而已。

  • 2024-08-26 09:43

    一句话概括: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充分的孙老师在鄙视发展不充分的庸俗老师!

思行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